为推进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进一步促进自贸区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建设,努力形成检校合作、实践理论研究融合发展,协同推进自贸检察工作新格局,7月31日上午,天府新区(四川自贸区)检察院与四川大学法学院自贸试验区暨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举行了自贸法律工作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自贸检察工作座谈会。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郑泰安,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鲁篱,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军杰,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兰荣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钟凯,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研究所所长、副教授雷芸出席签字仪式暨工作座谈会。成都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制度创新处负责人陈丽,天府新区国际合作与投服局自贸建设处副处长冉峰等受邀参加。天府新区党组书记、检察长邓贵杰,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永强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邓贵杰检察长在致辞中向参会的来宾介绍了新区检察院基本情况,希望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经常性联系机制,在维护稳定、促进公正、保障开放、服务发展等方面充分发挥各方职能,增强合作,推动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自贸法治工作新格局,全力为四川自贸区建设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治保障。副检察长王永强向与会代表全面介绍了天府新区(四川自贸区)检察院关于自贸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自贸检察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未来工作的展望。
经过前期沟通,天府新区(四川自贸区)检察院与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就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自贸区法治建设科学健康持续发展达成了共识,双方签订了《关于建立自贸法律工作合作机制备忘录》,在自贸政策法治理论与实务研究、人才培训交流、自贸司法案例及白皮书发布等方面加强交流协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探索解决自贸司法实践中的难点问题,推动检校双方共赢发展。四川大学法学院自贸试验区暨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分别授予天府新区(四川自贸区)检察院“自贸检察实践基地”牌匾。
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天府新区(四川自贸区)检察院自2019年12月30日成立以来的工作成效,分别从战略和战术层面就如何进一步做好自贸检察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在战略层面,与会专家建议要从自贸检察体系化、类型化、规律化以及制度创新发展、容错机制构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加强研究、积极探索、树立标准,为全国自贸检察工作塑造品牌。在战术层面,与会专家认为,检察机关要结合四川自贸区、天府新区自身特点和实际,紧紧围绕知识产权、金融等重点自贸特质类案加强专业化办理,着力破解自贸检察工作中的痛点难点,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
下一步,天府新区(四川自贸区)检察院将结合与会专家建议,进一步梳理完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自贸区建设,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创新司法服务方式,建立健全符合自贸区法治需求的检察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发展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扎实推进自贸检察工作品牌建设,为四川自贸区、天府新区打造内陆开放经济高地、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