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场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席卷浦东大地,却没有浇灭百姓走出家门,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热情。
作为2020浦东文化艺术节的重要项目——市民百场纳凉晚会、优秀文化团队百场大走亲、文艺轻骑兵沿江沿海百村行启动仪式暨首场演出,于昨晚于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惠南分中心如期举行。眼见大雨将至,活动场地迅速从户外广场转移到一旁的惠南群星剧场,部分观众席位上提早贴好的封条,体现出主办方准备充分的活动预案。
当晚开启的“三个100”系列活动,统筹区、街镇及开发区的优质文化资源和文化空间,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让更多“草根民星”也能登台展示才艺。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大雨倾盆,浦东的“文化大舞台”都将时刻准备,等待老百姓的欢呼喝彩。
昨晚,在名为“民星闪耀大舞台”的首场演出中,精彩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场,掌声、欢呼声,将惠南群星剧场打造为一片欢乐的海洋。男女声二重唱《幸福中国一起走》,唱出老百姓对“中国梦”的美好向往;舞蹈《功夫墨韵》浸润浓郁传统文化;大型魔术《魔幻奇迹》让老百姓零距离欣赏大场面的街头魔术;谢幕曲《相亲相爱》延续了当晚演出的炙热气氛:“今夜万家灯火时,或许隔窗望梦中佳境在……”
演出中,两支浦东优秀的市民文化团队成为当晚“民星”,曾多次在全国群文舞台上斩获荣誉的航头镇鹤韵曲艺队,以欢快的节奏、身边的故事,带来了宣传垃圾分类的音乐快板《志愿者有担当》。“这是疫情后我们参与的第一次公开演出,很高兴又能重新与观众见面。”队长富玉文介绍,鹤韵曲艺队的成员,绝大部分是各行各业的普通市民,大家放弃休息时间进行排练,想办法把垃圾分类唱得生动有趣:“疫情期间,我们用视频互动的形式,在网上开展排练。”
“世界世界你可听见?我家乡丝弦,美妙的语言……”另一支“民星乐团”惠南镇鑫淼艺术团的小朋友,则带来了童声小组唱《习弦》,展现了浦东国家级非遗项目——琵琶艺术·浦东派的文化活力。台上的小朋友一半以声乐演唱,一半用琵琶弹唱。“学琵琶很辛苦,有的时候手指还会弹破。但是我喜欢弹琵琶,拨起琴弦我的心情就会变好。”演出前,10岁的常静欣告诉记者,比起其他琵琶流派,浦东更加传统和古老,“还是我们浦东本地的。”参与指导节目的是浦东最年轻的非遗传承人——1993年出生的琵琶艺术·浦东派区级非遗传承人王睿琳。她所在的传习所里有100多名学习琵琶的小学员,其中不乏“好苗子”。
这场演出吹响了“三百”系列活动的“冲锋号”。3个月的文化艺术节期间,浦东将面向各街镇、开发区和基本管理单元,在100个文化广场开展100场纳凉晚会,贯穿整个夏季。包含戏曲、曲艺、综艺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各类节目。
第二个“一百”,即浦东将面向沿江片和沿海片的100个村开展轻骑兵文艺服务活动,既包含彭庙、海沈、新南等美丽乡村示范村,也有北部靠近黄浦江口的新西村和凌桥村,南部靠近海岸线的中港村、大河村。节目将挑选优秀群文节目等,文艺轻骑兵下基层服务的形式,采用“小快灵”的节目组合,带来以沪剧、越剧、综艺为主的戏曲、曲艺类节目。
第三个“一百”,浦东将聚焦全区千支优秀团队的文化产品,分陆家嘴、三高、世博、川沙、周康航、临港六大片区,分片区进行节目整合和打磨,并采用走亲和团队pk等形式,开展100场跨街镇交流展示。节目清单将全部采取百姓节目百姓演的形式,推出百姓文艺草根明星,百姓文艺粉丝团打call身边达人等主题活动,激发市民参与文化的热情。这也是浦东首次把民间文化团队的产品纳入到区级文化配送平台,进行精准化扶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