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府大讲堂”第十二讲:天府新区与浙江余村“绿色共振”

2020年08月14日 10阅读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天府大讲堂”第十二讲11日在天府新区开讲,本次讲座邀请到了浙江省安吉县委党校校委委员、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原党支部书记潘文革。潘文革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浙江余村的实践与启示”为主题,以余村发展历程为主线,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诠释了余村争当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的生动实践。

浙江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是天目山北麓的一个山村。20世纪90年代,余村作为该县最大的石灰岩开采区,凭借“靠山吃山”,每年有300多万元净利润。但随着开山开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植被被毁、空气污染、河水污浊等一系列生态问题随之而来。21世纪初,余村党支部决定关停矿山和水泥厂,还村民一片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便源于此。

讲座中,潘文革表示,“两山”理念在余村首次提出,不仅为余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浙江乃至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指导。15年过去了,余村的创新实践,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美丽乡村建设在余村变成了现实,“两山”理念也从余村走向全国。

据了解,“两山”理论的实践,给余村带来的是巨大的生态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益。如今,这个村域面积仅4.86平方公里的小山村,每年能够吸引几十万的游客到访。潘文革说:“目前,村上共有有一百多户村民自立门户,当上了老板,随着余村农家乐、土特产、体验馆……一个个开起来了,人气名气都来了,村民增收了,幸福感自然提高了。”

此次来到天府新区,潘文革对正在建设中的公园城市印象深刻。11日早上,潘文革先后参观了天府新区规划厅、公园城市展示厅,详细听取了天府新区的发展理念、生态格局、城镇空间结构、国内外交通体系、功能定位、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等,并通过沉浸式影像,直观感受天府新区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的未来美好场景,详细了解了天府新区建设全域大公园、推进公园社区示范工程、促进生态价值转化等方面情况。

“这是我第二次来成都,第一次到天府新区,这次给了我很新奇的感觉。”潘文革说,天府新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到处都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尤其是看到眼前的青山绿水,让人流连忘返,天府新区一定会成为人们向往的城市。

谈及“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与余村的关联,潘文革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引下,余村走出了一条美丽乡村建设的道路,成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样板,而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也让大家看到了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王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