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黄山高新区全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围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产业,补齐新型工业化短板,坚持走独具魅力的新城发展之路,紧盯长三角龙头品牌,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园区功能、优化营商环境。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5亿元,同比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58亿元、增长26.84%,财政收入5.58亿元、增长0.24%。
项目建设蹄疾步稳。今年上半年,黄山高新区统筹推进101个总投资314亿元的重点项目,其中25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7亿元,竣工3个、新开工5个,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3%;19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26亿元,占年度目标计划的65%,计划开工项目2个,已全部开工。天之都环保、源本食品等一批项目完成开工前准备,力争三季度开工建设。持续推进徽艺小镇非遗创意园核心区项目,一期40个大师工坊全部完成招商,涵盖雕刻、漆器、新安医学等30种业态,25个已开工建设。北门停车场、小镇客厅、交易展示中心土建已竣工,正进行玻璃幕墙施工。未来科技城获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组织屯阀等3家企业申报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菲英等2家企业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完成第一批次高新技术企业7家。中国银联客服黄山分中心投入运营,智宬轩项目投入试生产。1—6月,完成工业投资4.14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技改投资1.86亿元,同比增长33.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10%左右,实现进出口总额6091万美元,同比增长19.12%。
招商引资精准突破。1—6月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58亿元,同比增长26.84%,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2.23%;新签项目1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3.33%。围绕中国银联关联产业,洽谈拉卡拉智能支付、大唐高鸿、银联商务、银联数据等项目;在上海设立“反向飞地”湾谷斐迪园,针对生物医药产业开展调研,挖掘湾谷科技城现有生物医药企业资源,加强与复旦大学湾谷校区、生命科学院等院所的合作交流。紧盯已签约的成熟项目,集中力量围绕关键节点和推进计划进行“破题”,实现匠传食品、高铁中央厨房土地摘牌,推进徽食观光工厂、源本功能食品等项目土地挂牌。围绕已落地的重点项目,深化项目方案,倒排进度表,在青云新经济产业园开工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中国银联、富田精工二期、非遗商业街、高档蔬果饮料研发生产基地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谋深谋实战新园、徽艺小镇二期、万创互联网与大健康产业园等项目。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续建、新建小罐茶区间路、潜口路、丹霞路、百川东路等道路建设。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未来科技城1#、3#创新大厦土建工程基本竣工,内部装饰完成45%;食堂公寓楼投入使用。持续推进梅林佳苑、蕉充三期安置区建设,提前完成市政府下达的“2020年新开工60套”的目标任务。完成联强、萃华科技等企业雨污分流,清淤、疏通、检测污水管网约15公里。完成约山小桥及周边护坝的清单编制及招标前期工作,启动徽光路上游3公里河坝建设工作。提升万安路、翰林路、银蝶湖南路、枫树路约50座污水井,封堵10余处雨污混接点,提升市政设施管护运行水平。
生态保护持续推进。今年以来,黄山高新区扎实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2019年省生态环保督察等交办高新区信访件19件,已全部整改完毕,正等待验收销号。常态化推进霞塘河综合整治,建立完善专人巡河制度,持续抓好入河污染源排查整改工作,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及时查找水质异常原因,及时整治提升。1-6月份,霞塘河水质P值均值为3.41,达到市政府下达目标。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环保专项整治,帮扶企业办理环保手续和排污许可,加强环境应急处置工作,开展“六五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截至6月底,已完成118家排污登记,完成率81%。
下半年,按照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战”都要赢的总体要求,深入抓好“六稳”,落实“六保”工作,扎实推进“地均人均提效年”,补短板、拉长板、铸模板,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确保完成“1112”的年度目标任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