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号线兰花塘地铁站边停车变得规范有序、大吉铁塔宿舍楼道间堆放的杂物消失不见、道路小区等地方的文明标语随处可见……近日,浦口经济开发区的居民和员工真切感受到身边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当前,浦口开发区全体人员坚持上下联动,点面结合,扎实苦干,连续奋战,全力以赴提升辖区市容市貌管理,不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品质营商环境。通过主动“破题”,集中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重难点问题,以“绣花”功夫绘出园区精致“容颜”,不断创造让企业居民“双满意”的文明园区。
宣传大走访,志愿服务氛围浓
文明园区的打造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在浦口开发区,一幅幅主题鲜明的公益广告、一条条通俗易懂的宣传标语、一张张入户分发的宣传单……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志愿者自发参与到文明园区的建设中。
连日来,浦口开发区组织志愿者队伍深入街头巷尾、宿舍公园、企业商铺,多点位实地开展不文明行为劝导工作。截至目前,已有超130名志愿者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
志愿者们“无孔不入”的渗透性,在园区内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目前主要途径有三种。”园区志愿者介绍,一是利用主次干道及企业内电子大屏循环播放文明礼仪宣传视频、图片,截至目前,累计播放内容40余条;二是在园区主次干道及居民小区、企业、厂房、工地项目等载体附近设置宣传点位,及时更换破损、老旧宣传内容,截至目前,园区安装、更换插牌、海报、广告牌等共计350余处,并仍在补充;三是利用新媒体载体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公益视频、推文,积极进行正面引导,让“讲文明”真正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提升民众满意度。
坚持常态化,确保问题不反弹不落空
8月15日下午,在浦口开发区梨园路,记者见到了正在步巡的城管中队督察组组长高源,只见他一身蓝色制服早已被汗水浸透,“有没有纸巾借我一下,汗流到眼睛里了,辣。”高源一边摘眼镜一边说,接过记者递过来的纸巾,他连连道谢。
连日来,高源带着园区城管中队的队员穿梭在园区各处,抓乱象,解顽疾,奔着问题去,瞄准症结改。一处处问题的整改,一个个卫生死角的清除,让园区城市面貌得到了显著改善。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城市能否走向文明,关键看管理。城市面貌的改变、城市品位的提升最终落实在城市每个角落。通过常态化的督导,浦口开发区抓实各项细节,全面排查,对环境保洁、违章停车、占道经营等问题进行全面整改,精准精细助力园区建设工作。
“我们结合精细化管理工作,通过自查摸排,制定任务清单,不断查不足、找差距、补短板,集中整治各个环节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和整改,确保问题整改不反弹、不落空。”高源介绍,下一步,园区将继续发挥督导作用,用“绣花”功夫为园区“美颜”,让城市面貌、品质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
聚焦“老大难”,用心当好“店小二”
在地铁S3号线兰花塘·科学城站,开发区城管中队队员正在烈日下施划机动车停车位。“为缓解停车难矛盾,我们在这边划了100多个临时停车位,双垅地铁站新增了90多个,基本能够满足大家的停车需求了。”城管队员介绍。
近年来,随着浦口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及地铁S3号线的开通运营,周边居民出行需求逐步攀升。然而,由于越来越多的居民开车到地铁站乘坐地铁,站点周边的乱停乱放现象一度十分严重。“根据规划,后期这边将是一条主干道,我们在区相关部门报告后,决定采取划定临时停车位的办法解决过渡期问题。”高源介绍。
不同于一般的城区及街道,作为全区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和主战场,开发区内入驻了几百家企业,做好“店小二”一直是园区的职责所在。除了在企业、商铺和人才公寓进行宣传外,园区结合“企业服务年”需求,安排大量人力维护好企业周边秩序,对违停、占道经营等现象进行跟踪整改。
据了解,目前园区已成立专项督查组,坚持日督查日通报工作机制,采取现场查看,线上监督,全程跟踪的工作方式,对园区各责任部门贯彻部署、整改推进情况开展全方位督查检查。同时坚持挺纪在前,对于一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将呈报党工委启动问责机制,严格工作作风。针对“老大难”问题,坚持强化跟踪,整改到位,打造一个让企业和居民都满意的文明园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