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赵黎浩)8月24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召开《关于支持滇中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系列新闻发布会·加快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专场,邀请滇中新区管委会负责同志介绍相关情况。这也是本系列的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
8月24日上午,《关于支持滇中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系列新闻发布会·加快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专场在海埂会堂召开。记者 赵嘉 摄
发布会上,云南滇中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夏生安介绍,滇中新区将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集群、国际化的经贸基地、科创服务平台。
据介绍,滇中新区依托安宁工业园区、空港经济区、杨林国家级经开区三个千亿级的园区来打造高质量发展产业集群。园区内工业企业遵循着“做强存量,做大增量”的原则来统一发展工业企业。安宁工业园区聚集了昆钢、天安化工、云煤能源、嘉华水泥等传统企业,这些产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淘汰落后产能的局面,滇中新区把传统产业通过科技手段转型升级。另外,滇中新区依托中石油1300万吨炼化项目,大力发展石油炼化一体化。随着1300万吨炼化逐步扩大产能,滇中新区将聚焦乙烯和芳烃,实现工业化的深化。空港经济区地处牛栏江保护区,对产业要求比较严格,滇中新区制定了主要发展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电子信息两大产业,经过滇中新区5年耕耘,现在空港经济区已经聚集了中国中药、国药中生、云南大益生物及京东方等国家龙头、行业龙头和云南省龙头企业落地生根。杨林国家级经开区引进了“三车一中心”——东风、北汽、江铃和中国高原特色汽车检测中心,现在“三台车”已经全部实现量产,汽车配套产业如电机、电控及相关的产业接下来会聚集到杨林经开区,实现了高端制造产业链的聚集。
滇中新区通过长水国际机场周边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综合保税区加强协调和融合,通过复制自贸试验区的成功经验,提高服务水平,为入园的企业在保税、仓储、物流、国际贸易和贸易加工方面提供便利,同时在滇中新区打造总部经济,促进外贸企业入驻新区,把新区建设为国际化、多元化的经贸基地。
据了解,滇中新区引进一批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的研发中心、创新中心、科研院所,把科技力量凝聚在滇中新区,使滇中新区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区。通过技术培养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由企业提供支撑、承接,通过孵化平台把这些成果在新区转化成产业,从而促进滇中新区科技发展。打造新区的科技核心竞争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