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国家长远发展为基点,以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吹响了建设健康中国的时代号角。党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近年来,南通开发区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努力完善“健康开发区”建设环境,不断提升健康开发区建设社会动员能力。“我们始终把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围绕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健康问题,将健康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推进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社会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形成大健康的社会治理格局,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利,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南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羌强说。
面对疫情大考,在防控中展现“新担当”
“我们援疆回通人员在短短七天隔离期间得到你们每位工作人员的关心,深表感谢。”8月25日,7位南通援疆专家走出南通开发区疫情隔离点,递上一份感谢信,由衷表达感激之情。
正如感谢信中所说:“你们不在抗疫的最前沿,但有了你们的辛勤守护才有了现在的安宁。”南通开发区卫健人在区防控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始终坚守在防疫战场上。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和长三角涉外疫情联防联控联动机制工作要求,自8月2日起,江苏省对从上海机场入境来苏人员实施接转和隔离健康观察。8月9日,开发区防控指挥部接到昆山转运工作组通知:8月10日将有24人转运至开发区进行隔离。接到通知后,开发区立即启动转运接驳程序,及时确认转运人员数量,提前做好隔离点房间清扫、环境消毒等准备工作,并协调物业对隔离点周边进行临时封闭管理。
自疫情发生以来,小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徐春野医生一直从事防疫一线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耐心细致。此次转运,他再次被委以重任,承担起转运途中的医疗和防疫保障任务,和民警邹春才、驾驶员柳启平组成第一批工作组,赴昆山开展转运工作。
一路上,徐春野每隔十分钟就要了解一次车内人员健康状况,及时协调处置各类突发状况,转运车辆最终在中午12点顺利抵达南通开发区书香世家隔离点。隔离点负责人杨雅琪、医生曾建飞以及护士黄颖、茅佳慧早已身穿防护装备,做好交接准备。大家顶着烈日有序进行人员信息登记,分配房间。随后,曾建飞还背着装满消毒液的喷雾器,对车辆进行全面彻底消杀。
在隔离点,针对岁数较大等特殊隔离人员,工作人员还提供了专门餐饮,并提供代买水果、药品等人性化服务。这也让孙平等隔离人员在解除隔离后,对开发区隔离点的健康管理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无论是在疫情防控严峻期还是当前常态化防控阶段,开发区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和广大医护工作者勠力同心,始终坚守自己的阵地,奋斗在防疫一线和后方。他们根据国内外疫情形势变化,及时调整隔离管控办法,严格落实高中低风险地区来区人员管控措施,协助街道社区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健康管理及体温监测等工作;积极参与交通卡口防控工作,为各卡口选派医护人员,落实24小时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等工作;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规范设置预检分诊点,严格落实进入人员信息登记、健康码查验、体温检测等工作。
疫情发生后,开发区先后征召4家宾馆作为集中隔离点,为集中隔离人员提供医学观察服务。每个隔离点安排1医2护驻点,做好卫生消杀、体温检测、医学观察、心理疏导等工作。严格进行隔离人员健康筛查及心理筛查工作,保障了被隔离人员的健康权益。同时,建立线上宣传微信群,提供24小时居家、个人防控知识宣传健康咨询服务,获得了隔离人员一致好评。
“可以说,疫情发生以来,开发区政企同心、众志成城,各区域、各条线履职尽能、协同作战,涌现出很多令人感动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充分彰显了冲锋在前、奉献为荣的担当精神。”南通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局长邵平说。
注重强基固本,老百姓小病慢病“不出门”
“孩子患有湿疹的话,要注意穿棉质衣服,避免接触可能诱发湿疹的各种因素,保持皮肤清洁……”8月15日,在南通开发区社会事业局指导下,竹行街道竹韵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樊建兵,为社区年轻家长们开展一场名为《婴幼儿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讲座。
樊建兵结合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家长们介绍了湿疹、厌食、腹泻等婴幼儿常见疾病形成的原因及护理方法,讲座内容实用有效,家长们都认真聆听。讲座结束后,樊医生与家长们开展互动,为大家一一答疑解惑。通过这次讲座,家长们均表示受益匪浅,樊医生的建议让他们在育儿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除科普教育外,樊建兵还同时肩负很多重要职责。“在区里的统一指导下,我正在为社区老百姓建设健康档案,人民群众有什么头痛脑热,不用去大医院,在街道、社区层面就能够轻松调阅居民个人健康档案,了解健康状况和既往就诊情况。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可以就近接受家庭医生的指导。”据樊建兵介绍,今年以来,他已经为竹韵社区2000多名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
据社会事业局邵平局长介绍,开发区一直在有序推进基本公卫和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同时,积极开展世界家庭医生日宣传活动,邀请专家来区分享工作经验,为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和培育首席家庭医生等工作奠定基础。
目前,开发区已组建家庭医生团队28支,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平台,除对一般人群提供签约服务外,重点加强了慢性病患者、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的签约服务,累计签约9.7万人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建档12.2万份,新生儿访视、早孕建册率、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等重要指标均达国家规范的时序进度要求。
办好为民实事,当好人民群众健康“守护人”
“这个检查好,政府出钱给我们做,是对我们健康负责。”7月15日上午,南通开发区小海街道居民刘雯在做完“两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后,高兴地说。
作为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两癌”筛查可以早期掌握辖区患病情况,查找分析患病因素,探索有效防治方法,逐步建立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综合防治模式,增强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提升妇女健康水平。
为把实事做好做实,南通开发区早在4月份就制定了《开发区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筛查项目实施方案》,并积极组织各卫生服务中心的妇保、外科、B超医生30人次参加线上两癌检查项目相关技术专题培训班。同时,依托市妇幼保健院专家的技术力量,组织辖区各筛查机构工作人员进行筛查技术考核,工作人员均持合格证参与筛查工作。
目前,南通开发区“两癌”筛查工作已全面启动,正有序进行中。为确保质量和安全,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还全程开展质量控制和现场指导。
除“两癌”筛查外,今年上半年,南通开发区还启动了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提档升级、免费儿童体检、免费儿童视力筛查、居民慢性病社区诊断调查及城市癌症早诊早治等民生实事项目,下半年还将启动免费老年人体检、23价肺炎疫苗接种等工作。
“这些民生实事项目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健康的牵挂与关心,也契合‘健康开发区’建设的客观实际。”邵平表示,区社会事业局将继续前行,把各项民生实事项目做好,落到实处,织密“健康网”,让辖区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 本报记者陈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