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崇明创城看变化:道路畅通了,买菜舒心了,生活环境更美了

2020年09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崇明

创城以来,每个崇明人都能切身体会到身边实实在在的变化,社区环境更加干净整洁,路边车辆停放井然有序,菜场买菜舒心放心,道路交通畅通无阻……城区面貌在蝶变的同时,居民的文明素养也在悄然提升。

社区生活更加美好

“对于创城,居民的态度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改变。从开始理解了到真正支持了最后主动参与进来了。”家住城内小港社区的居民钱秀芬说。70岁的钱秀芬退休前做了几十年的居委干部,如今又以社区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创城工作中。她说,在之前几十年的居委工作中,也参与过历年来多次小区环境大整治工作,但从没有哪次像如今的创城一样,自上而下高度重视,居民认同感和参与度如此之高。

小港社区内既有小区也有城中村,还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背街小巷,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曾经,墙壁上盖满了小广告,楼道里堆着个各色杂物,公共绿化带成了居民的私人“小菜园”,甚至还有居民运来整车的泥土,铺在小弄堂两侧的水泥地上种起了蔬菜。“除了逐户上门做工作,做好宣传发动外,首先要做的就是我们带头干。”小港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薛丽说。于是,每天从早到晚都能见到居委干部带头整治小区环境的身影。“薛书记你黑了,瘦了。”居民们看到薛丽总忍不住“直言不讳”。

当然,下苦功之外,有时也得使巧劲,小港社区就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让小区志愿者每人都负责一个包干区域,还推出了在职党员积分制,对参与小区环境整治活动的党员进行评比和奖励,提高大家伙的积极性。再比如,辖区里有几百辆废旧自行车,平时扔在那没有用,但一旦想要清理就成了居民口中的“宝贝”,动不得。为此,居委会与结对共建单位合作,推出了实物兑换废旧自行车的活动,用一袋大米让居民们“乖乖”交出了自行车。

乱堆物、乱停车的现象消失了,小区绿化带恢复生机了,墙面洁白一新了,邻里之间的氛围更融洽了……“看到生活环境变好了,大家参与创城的积极性就更高了。现在人都想着长寿,环境好可是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条件。”79岁的社区居民陈彦博说。钱秀芬也说,她堂姐的女儿以前不太愿意回崇明家里,觉得环境脏乱差,但现在几乎每周都会回来。“我们拿着手机拍,把小区的变化都直播给她看,她看到以后欢喜得不得了。”

买菜体验大提升

小区内的小环境变好了,小区外的大环境更是变化大。小学老师王欣来崇明工作生活十年,如今仍旧对刚来崇明时的买菜难现象印象深刻。她形容以前去菜市场买菜,那得需要一点“武林高手”的功夫。

地上有一堆堆的菜叶果皮,还有一滩滩的脏水,下雨天情况尤甚,要是没有“凌波微步”不一会就把漂亮鞋子弄脏了,还因为摊主占道经营,摊位与摊位间的间隔很小,这时候就不得不使出“缩骨功”了。当然,这些烦恼都抵不上开着车兴冲冲来买菜,转悠半小时没有车位的苦恼。

创城工作启动以来,崇明对各大菜场进行了硬件设施的改造大升级,并优化摊位布局,杜绝占道经营。每月,区创城办还组织监管部门、市民巡访团,对全区53家集贸市场进行督查、测评,通过专业手段和老百姓的直观感受,每年度评出12-16家“市民最满意的集贸市场”,通过各大媒体平台公示。对不达标的,则要求限期整改。几轮下来,测评分数、市民的满意度普遍提高。

菜场硬件提升了,软件同样在提升。在城内天峰菜场,每个摊位都安装了电子屏,向顾客公开菜品、菜价等信息。摊主亮证上岗,营业执照、健康证、食品流通许可证,全部在电子屏上显示。“还能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追溯,清楚地知道在哪个摊位买的,肉又是来自哪家厂商,这样的买菜体验实在太棒了。”王欣说道。有关部门还会每天进行抽样检测,涉及农药残留、瘦肉精等指标,以及是否有注水肉等,检测结果及时公示在市场醒目位置,如有不符合标准的产品,立即下架。

人人都是创城参与者

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市民的文明素养也随之提升。王欣说,有一种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慢慢建立,生活环境那么好,我们怎么能给崇明创城抹黑呢,自然也就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文明素养。

城内八一路北门路口是人流密集地,骄阳下,行人在穿马路时都会在路口等候红灯变绿,随后再迈步穿越横道线。在路口智能语音系统的提醒下,一些在路口外等候的市民也会自觉退回人行道上。看不到随意穿马路的现象。

曾经八一路商业街附近还是乱停车现象的重灾区,近年来,通过严格而合理的非机动车静态交通管理措施,非机动车乱停放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一眼望去,商业街上热闹有序。崇明交警大队的民警告诉记者,交警部门加强对行人乱穿马路等行为的管理,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加强非机动车静态交通管理,减少非机动车乱停放现象。几年前,通过电子警察抓拍到的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和非机动车乱停放每天都有几十起,而现在每天这两个数据加起来还是个位数。

崇明瀛洲公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是市民休闲出游的好去处,每天早晚都有许多市民在此散步、健身。虽然人流量很大,但园内秩序井然。近年来,公园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契机,从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文明引导等方面入手,充分调动景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游客等多方力量参与,共同构建文明旅游秩序和风尚,使游客每一次出行都能“风景入眼,文明入心”,使瀛洲公园真正成为家门口的好公园。“环境越来越好,心情越来越舒畅,看到地上有水瓶和垃圾也会随手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常年在此打拳健身的刘老伯说道。

在崇明,人人都是创城参与者,人人都有创城主人翁意识,正在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丁沈凯)

来源:上海崇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