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教育方面,坚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新区不断加大校区改扩建投资力度,全面强化中小学软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和群体之间的差距,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实现教育政策资助全覆盖,兑现6大类教育惠民政策资金,受益学生4976人;加强教育云平台建设,构建营养餐大数据云平台,目前,新区44所中小学全面使用学生“营养餐管理系统”,实现全区公办园(校)学前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的全覆盖;继续推进贵安教育云项目建设工作,52所学校的校园光网已到校到班;完成北师大贵安附校教育云平台中心机房、直录播教室建设,已完成所有中小学校教育云平台教师和学生信息录入。如今,新区教育质量得以稳步提升,改革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病有所医 住有所居
医疗服务方面,近年来,贵安新区修建、改扩建医院,在各乡镇医院开展五室建设、信息建设、特色科室建设等,着力提升各项基础医疗硬件水平;增加医疗设备投入、引进专业医疗人才,加强对各乡镇医务工作人员培训,不断培养和壮大医疗人才队伍,着力攻克和补齐医疗人才队伍短板,全面提升新区各乡镇医院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推进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工作、远程医疗、医联体建设工作。目前,新区各乡镇卫生院心电图、远程医疗等诊疗手段都已经配备完成并启用,为新区百姓提供便捷服务,极大改善新区就医环境,让百姓病有所医,群众幸福感大大增强。
与此同时,在社会救助方面,近年来,新区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积极推进贵安新区中心敬老院升级改造工作、大力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让新区百姓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在住房保障方面,新区自设立以来,就启动安置社区建设工作,把回迁安置社区建设和安置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来抓,如今,基本完成对13个社区居民的相关安置工作,并不断完善小区医疗、社区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
今年,新区全面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全住房评定工作,评定出新区贫困户住房不属于安全住房范畴的共29户。针对住房不安全的29户贫困户,新区分类施策,确保实现安全住房基本有保障,让百姓住有所居。
主干路网基本形成
交通方面,践行要想富先修路理念。如今,贵安新区路网交通四通八达、外联内接、达村到户。这一切源于新区自设立以来,大力修建交通路网,直管区范围内已基本形成了“六横九纵”的骨架路网。贵安新区与贵阳市已形成了以贵安大道、黔中大道——甲秀南路、金清路为主的三条快速联系通道;与安顺市形成了贵安大道快速通道;与长顺县形成了西纵线——广凯大道快速通道,城市主干路网已基本形成。
目前,新区全面完成131.595公里组组通公路建设,工程建设进度100%,覆盖30户以上村民组150个辐射区域人口39553人(其中,贫困人口2348人),30户以上村民组通畅率从60%提升至100%,新区百姓安居乐业。
此外,今年,新区在全省率先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工程,让新区百姓吃上放心水,用上“小康电”。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短短几年间,贵安新区“白纸作画”,在和谐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新区百姓共享幸福生活,共同迈向更加美好新未来。
贵安亮点
●率先完成农网改造升级
近年来,贵安供电局把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到村到户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先决条件,深入、稳步实施“小康电”行动计划,全面、妥善解决制约乡村特别是边远村寨电网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
截至2019年5月底,贵安供电局斥资8690余万元,对湖潮乡、党武镇、马场镇、高峰镇的80个行政村配电设施进行高标准改造升级,新建、改造配电变压器278台,新立电杆4930根,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22.48千米,新建改造400伏及以下线路228.52千米,在全省范围内首家完成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任务。
与此同时,新区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从4年前的95.33%提高到了99.82%,电压合格率从4年前的94.25%提高到了99.36%,户均配变容量首次超过2千伏安,达到2.81千伏安,不仅在全省范围名列前茅,更为新区经济腾飞、乡村振兴、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开通“一站式”即时结算平台
近年来,为解决新区贫困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新区积极协调对接新区公积金中心、农水局等部门,以完善创新保障机制为基石,以落实各项医疗扶贫行动计划为载体,全力推进新区精准医疗扶贫工作,解决新区无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总量不足,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以及贫困人员大多在新区外地就医从而导致医疗救助不及时、住院报销比例较低等难题,成功与1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开通“一站式”即时结算平台。
截至今年上半年,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经转诊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256人次,总费用145.80万元,报销比达91.98%;基本医保补偿102.70万元,大病保险补偿4.22万元,医疗救助7.79万元,兜底补偿19.39万元,报销比达91.98%。在开展的7类13种大病专项救治基础上,又新增14个病种纳入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按要求进行动态管理。
目前,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大病专项救治对象13人,新区还积极组织专家深入基层开展大病跟踪回访活动,确保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对象应治尽治。
奋斗标兵
坚守初心
在新区的发展中幸福成长
刘萍是贵安新区湖潮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除此之外,她还担任湖潮中心完小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我们最近特别忙,学校要准备国庆的活动,还要带孩子们去彩排节目。”刘萍说。
上班10年的刘萍在湖潮小学的众多教师中,教龄不算太长,但也是亲眼看着新区设立、在新区一天天发展变化中成长起来的。
“新区设立之后,教育发展变化真的是翻天覆地,我觉得自己每天都在成长,各方面的技能都在提升。”刘萍激动地说。
刘萍告诉记者,新区设立之后,教育方面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引进了外面的学校,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学校变漂亮了,桌椅换了、黑板换了,增加了音乐室、实验室、图书室……
在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刘萍更忙碌了,不仅要完成好教学任务,还要不时参加新区组织的各类培训,同时,还要组织学生们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现在的学习机会也远比以前多,我也在不停解锁各种技能。”刘萍说,虽然现在远比以前要累,但累并快乐着,新区在快速发展,学校在日益完善中,自己也在这种发展变化中不断成长,感觉非常快乐和充实。
“以前会羡慕城里的老师有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理念,期望孩子们像城里孩子那样自信和开朗,如今我们的学校和孩子让我们骄傲自豪。”刘萍介绍,在新区的快速发展中,新区的学校越来越优质、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好,孩子们的整体精神面貌与从前大不同,朝气蓬勃、充满自信。
发展历程
●2014年10月1日,贵安新区“三纵一横”骨干路网正式全面通车。
●2014年,贵安新区首条公交线路开通。
●2015年12月30日,贵安新区第二批骨干路网正式建成通车。
●2016年,贵安新区首个安置社区启用,首批165户群众回迁星湖社区工作启动。
●2017年,贵安新区首批50台出租车投入运营。
●2017年,贵安新区顺利完成首次独立中考工作。
●2018年,贵州医科大学大学城医院(贵安新区大学城医院)通过现场评审,成为新区首家二级综合医院。
●2018年,贵安新区共计完成4个乡镇医疗卫生设施标准化建设。
●2018年,新区高峰镇王家院村入选“中国十佳小康村”。
●2018年,贵安新区全面完成131.595公里组组通公路建设,实现30户以上村民组公路通畅率100%。
●2019年5月,高峰镇卫生院新大楼正式启用。
●2019年,贵安新区顺利完成719名考生首次高考工作。
●2019年,贵安新区构建营养餐大数据云平台,44所中小学全面使用学生“营养餐管理系统”。
●2019年,新区在贵州全省范围内首家完成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任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