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平寨村荷花塘游玩。
鸟瞰平寨村。
实施苹果林项目,亩产值超一万元;聚集农户闲置房屋,实施民宿旅游项目;发展乡村旅游综合体,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近年来,平寨村一路转观念、聚资源、增人气,充分利用自身地理优势、文化优势,从传统种养殖产业转型发展高品质乡村旅游。如今,平寨村已形成集康养避暑、休闲度假、民族文化、农旅观光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业态,并先后获得“中国最美村镇”“全国美丽宜居村寨”“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称号。
转观念 激发农旅结合潜能
曾经的平寨村,以种植玉米为主,每亩产值580元左右。“种玉米挣不了钱,但是不种玉米又能干什么呢?”村民说,守着几亩土地,来回折腾玉米、红薯等传统作物,越种越穷,可又没有好办法。
“现在已经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了!”平寨村党支部书记张卫敏说,经村支两委商量后,村里决定把土地、人力、资金等资源聚集起来“抱团”闯市场。
2018年,平寨村推出乡村经济提升计划,把玉米等低效传统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减下来,集合村民的土地资源,然后因地制宜,精心种植苹果、毛豆、折耳根等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作物,其中,苹果林是重点项目之一。
农户出土地,专业种植公司出技术,合作社负责市场运营,很快,平寨村通过“合作社+农户+企业”的形式,将苹果林运作起来。经过两年发展,近3万株苹果树发育成熟。
这段时间,苹果进入采摘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购买。
“这里的苹果可不仅仅用来卖的。”张卫敏介绍,苹果都是“高钙苹果”,采用绿色种植方式,完全不用农药,摘下来直接就可以吃。苹果林项目从一开始就为乡村旅游埋好了伏笔。苹果林开放后,游客可以直接进入苹果林自行采摘苹果,入园前会给游客发采摘工具,出园时游客将采摘的苹果带到销售点称斤购买。“这种有参与感的旅游体验,对游客来说更有吸引力。”
如今的平寨村,不再仅靠卖农产品赚钱,而是转换观念,依靠特有的乡村旅游体验去赚钱。在盛果期,苹果林每亩产值超过一万元。
聚资源 延续文化传承魅力
平寨村是典型的布依族村寨,辖平寨、龟山、破塘、克酬、磨界、新寨和旧寨七个村寨。从高空俯瞰,七个村寨犹如一幅北斗七星图。
“土地资源可以聚集,我们‘北斗七寨’的房屋资源同样也可以聚集。”张卫敏介绍,从2017年起,平寨村就将“北斗七寨”农户闲置的房屋资源不断聚集起来,实施民宿旅游项目。村里统一将村民的房子打造成了具有布依文化特色的黔北民居。同时,通过水、电、路、房等的改造,将农家乐、客栈、刺绣坊等嵌入其中。
进入寨门,就能看见平寨村大型民族文化广场中央的“布依神鼓”,还有广场上的牌坊、楼阁、铜鼓等,都极具布依特色。继续往寨里走,青瓦、白灰墙,穿斗、花窗、青砖柱,清丽而雅致。许多房屋前都有一小块院子,形成颇有乡村风味的“微田园”。村民们充分利用“微田园”,种植花草、瓜果、蔬菜,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为一体。不少游客都称赞这才是充满乡愁气息的田园。
在不久前的布依族“六月六”传统节日上,游客与村民围坐在一起,品尝农家美食、共话美好生活,随后又在山歌对唱、拦门酒、长桌宴、竹竿舞、打糍粑、推豆花等活动中,着实体验了一把民俗文化的魅力。张卫敏说:“很多游客来玩了几天都不想走,这可不仅仅是靠生态环境、农业体验就能做到的,说明村里的风情和文化已经能够深深打动游客了。”
增人气 促进旅游多元发展
为了让游客有更加多元化的旅游体验,平寨村在村口荷塘内修建了多个垂钓亭,挖通了水上河道,增设游船观光采莲项目。
此外,平寨村还于2019年打造了北斗七寨度假村,度假村内20余个单层套房,每一个都独立成间,并且配有小阳台、落地窗,而窗外就是一片荷花池,充满世外桃源般的诗情画意。同时,在客房周边还修建有休闲凉亭、观景栈道、餐厅等配套休闲设施。现在,每到周末,北斗七寨度假村总是游客如织,套房经常“一房难求”。
与北斗七寨度假村相邻的,是今年新建的“北斗湾水上乐园”。水上乐园整体采用露天设计,建有游泳池、儿童戏水池、滑梯、充气水上城堡等。“这里太好玩了,门票20元一个人,我们5个人玩了一下午。”一位游客说。
“目前,北斗湾水上乐园项目一期工程已经投入使用了,占地约4000平方米,二期还有3000余平方米正在建设中。”张卫敏说,多元化的娱乐方式不仅能留住游客、提高收入,还能增加就业机会。目前,仅度假村和水上乐园项目就为村里提供了近40个就业岗位。
如今,平寨村已成为集住宿、康养、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2019年,平寨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3000余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