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贵阳市市长、贵安新区管委会主任陈晏结合会议精神和贵阳市、贵安新区实际,带来了关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发展数字经济及新基建等热点建议,《财经界》就其中重要内容对陈晏代表进行了专访。
谈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努力打造政务服务最优城市
近年来,贵阳市紧紧围绕打造政务服务最优城市的目标,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坚持高标准要求、加快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和国内其他城市先进做法,通过全面推进简政放权、减税降费、市场监管、政务服务,着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中国企业营商环境(案例)十佳城市”荣誉称号。
更值一提的是,依托大数据优势,贵阳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模式在2018年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2019年5月又因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映较好,再次获得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
2020年2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支持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按下了贵阳市、贵安新区融合发展的“快进键”。贵阳市、贵安新区将围绕构建均等便利的公共服务体系,按照“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就近能办”的要求,积极推进贵阳市、贵安新区政务服务事项标准统一、数据支持统一、通办窗口统一、业务协同统一,逐步推动实现政务服务一体化,并逐步统一贵阳市、贵安新区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标准,加快实现贵阳市、贵安新区政务服务融合发展、营商环境一体打造。
当前,中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受疫情影响严重,不少企业面临生存危机,贵阳市、贵安新区因地制宜、因业施策,采取系列措施“保市场主体”,稳定经济基本盘。
截至5月18日,贵阳市累计兑现各项政策扶持资金超过1.22亿元,受理企业缓交电费涉及金额约2.68亿元;累计办理新增贷款1.95亿元、续贷860万元、以新还旧贷款901万元;社会保险费缓缴累计申请企业3602户,缓缴金额8.4亿元,减免社会保险费16.55亿元,失业保险稳岗返还8400万元,惠及企业4054户, 累计支出就业补助资金突破5000万元。
谈数字经济
加快打造“中国数谷”
2020年,我们将以贵阳市、贵安新区融合发展为契机,整合资源、创新模式,优势叠加、聚合发展,坚定不移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推动“四个强化”、做实“四个融合”,进一步做强做优数字经济,奋力实现“六大突破”,加快打造“中国数谷”,为贵州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在推进工业智能化改造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深入实施“千企改造”和“万企融合”行动,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谋划实施一批工业大数据项目。今年我们将实施50个以上工业企业内网改造,组织20个以上重点服务商构建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比例超过85%。
二是在深化农业产销智慧对接方面实现重大突破。结合推进产销对接助推农村产业革命行动计划,按照统一采购、统一加工、统一配送、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质量要求健全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建好用好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依托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等电商资源畅通“黔货”出山渠道,实现产和销更加精准的对接,今年力争贵阳市一级批发市场省内农产品供给率达到75%以上。
三是在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今年,贵阳市、贵安新区将把5G、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新产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贵安新区今年将在建成苹果iCloud数据中心、华为数据中心、腾讯数据中心二期的基础上,再开工建设一批国际级、国家级数据中心,力争3至5年数据中心服务器达到400万台,建成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数据中心聚集区。
四是在发展数据融合新业态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今年重点是积极培育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链,加快推进腾讯、浪潮、优必选等重点企业项目建设。同时,我们将尽快制定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推动传统产业在与大数据融合发展中找到转型升级的路子,积极培育和壮大疫情期间催生的远程教育、线上消费、无接触配送、智能化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此外,贵阳还要在壮大大数据龙头企业和强化数字化治理两个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贵阳市始终把大数据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经过近年来的持续深耕,积累了经验,培育了产业,促进了创新,尝到了发展大数据的甜头,也更加坚定发展大数据的信心。特别是疫情期间,数字经济逆势而上,一季度全市电信业务总量增速为46.9%,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为8.7%。同时,催生带火的网络购物、生鲜电商、在线教育、远程问诊、远程办公等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为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找到了新的契合点,充分展现出数字经济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已经成为充满合作机遇、引领行业发展的国际性盛会,成为共商发展大计、共用最新成果的世界级平台。鉴于国际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决定暂不举办2020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但将参考借鉴国内其他大型会展活动举办经验,计划从2020年5月至9月,以“我们的数博会、数博思想库、数博不落幕、数谷在线”为主线,开展“永不落幕的数博会——2020全球传播行动”系列区域性活动,总体按照“一会议、一发布、系列推介活动”进行安排,敬请大家关注参与。
谈新基建
抓住机遇培育新动能
新基建一端连接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另一端连接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既是对冲当前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拉动投资、提振经济的当务之急,也是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的长远之计。
中央对新基建的安排部署,为我们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加快推进新基建布局,加速新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将以贵阳贵安融合发展为契机,在四个方面推进新基建。
一是统筹推进顶层设计。着眼构建黔中经济体量大能级城市圈,在产城融合发展中坚持新基建与传统基建一体谋划、协同推进,加快开展新基建涉及的基础设施、项目储备、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研究分析,精心做好新基建顶层设计,抓紧编制“十四五”新基建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贵阳市、贵安新区新基建规划布局。
二是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围绕贵阳市、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和两地融合发展需要,加快谋划实施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和标志性强的新基建重大项目,加快建立新基建项目库,抓好项目招商引资和开工建设。
三是坚持建用并重原则。新基建,建是基础、用是关键。我们将以新基建赋能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数字化升级改造,不断集聚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产业企业,助力远程办公、智慧医疗、在线教育、生鲜电商等新消费业态壮大,推动新基建与传统基建、传统行业、传统消费的深度融合,培育更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四是持续优化政策环境。我们将密切跟踪国家、省关于新基建相关政策,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先行”的原则,加快研究制定支持和推动新基建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开基建投资领域的市场准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制定行业规则、设施标准、产业规划布局等,推进市场有序运行。通过优化产业政策和投资环境,为民营企业参与新基建投资拓展渠道、消除限制,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投资新基建的积极性,形成政策与新基建互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