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众志成城抗疫情】贵安新区抗“疫”一线涌现大批“父女兵”“夫妻档”“兄妹队”

2020年09月03日 10阅读 来源:贵阳晚报 2020.02.19

她是女儿,年轻美丽,作为“白衣战士”和“最美逆行者”之一,目前正在疫情主战场湖北奋战;

他是父亲,华发早生,在社区抗“疫”一线彻夜坚守,一次次简单的询问和入户排查登记下,是守护人民安全的责任心;

她是妹妹,纤瘦娇小,从大年三十到今天,一直在医院救死扶伤,并写下奔赴湖北的“请战书”,24小时待命;

他是哥哥,年轻帅气,作为基层村主任,正带着村民在抗“疫”一线守卫家园不受病毒侵蚀;

他和她是夫妻,年幼的孩子丢给父母,整个春节期间几乎都扑在各自的医务工作岗位上,相隔数百米的距离,仅在偶尔碰面时,留下疲惫的眼神和只言片语;

……

“等到疫情结束,我们再好好拥抱!”在贵安新区抗“疫”一线,他们同时选择逆行而上,扛起责任和担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彼此牵挂,互相鼓励。

相隔千里 父女同战“疫”

“爸爸,这几天很累,但是我没什么可以说的,比我苦比我累的人很多。我身体还好,只是想家了,这场疫情一结束,我一定请假回来和你们相聚一段时间。你们也要做好卫生防护,保重身体。”2月11日,湖北黄冈,在贵州省贵安新区党武镇出生、成长,现在作为广东医疗支援队一员的呼吸科护士程兴杨给家里人发了微信。

“家里人都安好。加油,我们等你胜利归来。”远在千里之外的贵州省贵安新区,程兴杨的父亲程家昌在手机上删除了“每天都给我们报个平安”“给我们发张你的照片”这样的话后,以最短的文字回复女儿。

程兴杨今年24岁,老家在贵安新区党武镇思丫村(现在因新区建设,他家安置搬迁到党武镇大坝井社区)。三年前,程兴杨以优异的成绩从武汉医科大学毕业,随后到深圳市龙岗区一家医院呼吸科工作。

程家昌告诉记者,今年是程兴杨毕业后第一次回贵安新区过年。不料碰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年初三,程兴杨先接到武汉医科大学方面请求支援的电话,随后又接到工作单位的电话。大年初四,程兴杨义无反顾地返回工作岗位,并随广东支援医疗队奔赴湖北主战场。“刚开始我们很担心,但是女儿说,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容不得她退缩。更何况,她还在武汉大学求学生活了这么些年,那里也是她的家。”程家昌说。

女儿在抗击疫情最困难的前线战斗,身为大坝井社区业主管委会秘书长的父亲程家昌,也投身于社区抗击疫情一线。

自疫情发生以来,大坝井社区通过社区总统筹、原籍村联动、网格员包保的模式,以网格为单位,协调整合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12个回迁安置村村干部及业委会全体成员、社区党员(含流动党员)等共计90余人,开展入户摸排、重点人员防控、卡点值守等工作,深入社区进行包保摸底,确保查不漏户、户不漏人,户户有人包保,在社区构筑起抵御疫情的组织防线。程家昌正是这张“社区疫情防控网”的一部分。

“我没做多少,主要是按照安排轮班到社区4个疫情排查卡点执勤,和其他人一起完成社区内住户的入户调查登记,也承担一些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帮居民购买生活物资等工作。”程家昌说,“面对疫情,我没想太多,只希望能贡献自己微小的力量。我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像程家昌家一样,贵安新区党武镇父女均投身抗疫一线的人还有很多。

党武镇下坝村村主任张建明,作为一名老党员,连日来带领村民在抗“疫”一线奋战,亲自入户调查摸排,带头执勤巡逻卡点,同时组织协调解决村民居家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张建明的女儿张妍,是省肿瘤医院的一名妇产外科护士,因为抗“疫”,大年三十就返回岗位上班,一家人都没有吃上团圆饭。张妍24小时在医院坚守岗位,随时待命。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她上交“请战书”,随时准备支援湖北。张建明对女儿说:“国家有难,你作为医务工作者,抗击疫情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需要你上前线去疫区支援,你不去的话就是罪人。”

面对疫情,贵安新区的“父女兵”,用坚守和支持共同书写了疫情防控的示范答卷。

心连着心 夫妻齐上阵

“你一定要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外出要穿厚一点,别感冒了。”李肇雄看着手机里连续加班得已经有些憔悴的爱人,相当心疼。

“你也是,要把口罩戴好,注意休息,有好身体才能把工作干好。”李晓敏说。

李肇雄和李晓敏是贵安新区党武镇卫生院的一对“90后”夫妻。作为不同岗位的医务工作人员,护士李晓敏从大年初二开始,就在贵安收费站卡点执勤,为进出的司乘人员监测体温,处理突发情况。而她的丈夫李肇雄则是坚守在卫生院工作岗位上,救助病人。

贵安收费站卡点和党武镇卫生院,相距不到3公里,但在疫情面前,李肇雄和李晓敏很难见面。

“这段时间,李晓敏一执勤就是24小时,李肇雄也是经常加班,他们俩是卫生院唯一的双职工家庭。两名年轻人对工作都很认真负责,现在他们顾不上自己的小家庭,年幼的小孩都是丢给家里老人照顾。”党武镇卫生院院长黄汉旗说。

2月14日中午,记者随着党武镇慰问抗击疫情一线医务人员的队伍在党武镇茅草村见到李晓敏时,她刚刚结束24小时的值守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李晓敏不好意思地说,还没有怎么梳洗打扮,正准备睡觉。“肇雄还在单位上班,他如果晚上能早点回家,我们还能聊上两句。如果他加班晚了,我们就只能在清早见上一面,然后就各自奔赴岗位。这几天是特殊时期,我们很多时候靠着手机联络下,想起来,仿佛又回到了恋爱时的样子。”李晓敏说,“我们是年轻人,工作累点不要紧,但感觉对不起孩子和老人。不过我相信,我们很快就能迎来胜利的曙光。到时候,一定多陪陪他们。”

丈夫是警察,在前线值守战斗,测体温、轮班巡逻,妻子是社区工作人员,在后方逐户排查、普及防控知识、消毒杀菌;丈夫是记者,深入一线采访,策划撰写关于疫情的新闻报道及新媒体作品,妻子是护士,在医院救死扶伤连续工作……在贵安新区,像李肇雄和李晓敏这样“舍小家,为大家”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夫妻战士”还有很多。不同岗位、相同使命,“夫妻战士”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不懈努力,凝聚成抗“疫”必胜的强大力量。

肩并着肩 兄妹谱战曲

“你们兄妹俩一定要注意安全!”这是一位老父亲对子女最牵挂的叮嘱。

当前,程兴华和妹妹程兴丽各自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父亲老程和老伴在家纵使有千万个担心,但没有一句阻拦,老俩口说,“你们放心地去忙工作吧,家里我们会照顾好的。”

程兴华是哥哥,年轻帅气,作为党武镇思丫村村主任,正带着村民在抗击疫情一线持续奋战,保卫家园不受病毒侵蚀。程兴华以身作则,冲锋在前,组织了以村支两委干部、党员、青年自愿者、退役军人、现役军人为主的10多人的防控队伍,结合本村实际,全面扎实开展防控工作。

在程兴华的带领下,思丫村全村积极做好抗“疫”工作,对本村有外地旅居史的返乡人员严格执行居家隔离,确定专人24小时无条件提供生活用品;组建专门消毒队伍,对全村所有超市、道路、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为群众宣传防控知识……“另外,我还负责帮助村民购买生活物资。”程兴华说。

纤瘦娇小的程兴丽和哥哥一样,也在抗“疫”一线奋战。她从大年三十到现在,一直在花溪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上班。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程兴丽已经写下了奔赴湖北的“请战书”,24小时待命。

“比平常要累点,一方面,医院抽调人支援其他抗击疫情的岗位,值班人员少了。一方面,只要有人来,我们都要完成量体温、仔细询问登记等工作。如果病人有拉肚子这样的状况,那就更紧张一些。另外,我们还要给病患送口罩、打开水等等。这段时间,我们还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对自身的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强,每次上下岗都要进行消毒、清洗等。”程兴丽说。

谈起支援湖北的同事,程兴丽眼眶含泪:“我们医院有好几个已经奔赴湖北鄂州支援的同事,她们才是真的辛苦,光上岗前就要花2个小时完成穿防护服等程序,有时候忙得连上厕所都没有时间。她们也在微信里说,‘不害怕是骗人的,在疫情和病毒面前,谁都会害怕,但既然选择了这一行,穿上了这身白大褂,即使再危险,我们也得上,也得往前冲。’”程兴丽说,“平时工作中,其实我们也都每时每刻在和病毒打交道。作为一名护士,在这场战争中,我没有退缩的理由和借口。所以,我也下定决心,如果有需要,我愿意去最危险最困难的地方,贡献我的力量。”

“我爸妈其实是挺担心我们的,他们每天在家也都在关注疫情的相关新闻,知道危险性,但从来没有一句阻拦的话。我爸是一名老党员了,他经常对我和妹妹说,能用所学帮到社会是一件光荣的事情。”程兴华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