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凯洒村第一书记王明芳: 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 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2020年09月03日 10阅读 来源:贵阳晚报 2020.08.06

王明芳(左二)和村支两委成员在入户走访。

8月5日,马场镇凯洒村致富带头人张陈华一大早来到自己创办的合作社后,立即组织人员运送食品。

“要不是得到王明芳的帮助,合作社可能撑不到现在。”张陈华说,在疫情防控期间,公司资金链断裂,一度陷入困境,是王明芳协调来约40万元资金,公司才渡过难关。

王明芳是贵安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支队副支队长,2018年5月,他被选派到凯洒村担任同步小康驻村第一书记。两年多来,王明芳带领村支两委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紧紧抓住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稳步实施6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500多万元

目前,小寨组、新庄组、水井坡组完成广场建设,毛栗组、新庄组、大元组修建了机耕道,井坡组、毛栗组、小寨组建成水环保污水处理设施,且全村实现路灯照明,总投资500多万元。

夯实基础设施 筑牢脱贫根基

凯洒村辖小寨、水井、毛栗、大元、新庄一组、新庄二组六个村寨,有259户95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4户259人,属于二类贫困村。

要致富,先修路。王明芳担任凯洒村第一书记后,首先带领村支两委全力夯实全村基础设施建设,筑牢脱贫根基。

“凯洒村距离马场镇政府所在地较近,相对而言,进村道路较为通畅完好。因此,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机耕道、污水处理、广场、道路扩宽等村内重要工程建设上。”王明芳说,目前,小寨组、新庄组、水井坡组完成广场建设,毛栗组、新庄组、大元组修建了机耕道,井坡组、毛栗组、小寨组建成水环保污水处理设施,且全村实现路灯照明,总投资500多万元。

“通过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方便了群众的生活生产,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王明芳说,修建机耕道后,村民可以使用三轮车、农机等机械设备进行运输和耕种,提高了耕作效率;修了广场,群众业余生活丰富了;污水处理项目可以保护红枫湖水源资源,也为村民今后发展农家乐等产业奠定了环保基础。

激发内生动力 发展特色产业

凯洒村位于红枫湖水源地上游,产业发展对环保要求较高。针对这一情况,王明芳带领村支两委因地制宜,按照环保要求成立种植、养殖合作社,争取上级部门11万元作为村产业发展基金,并将66户贫困户纳入,成为合作社的股东。

蔬菜和烤烟是凯洒村重点发展的产业。为解决灌溉问题,王明芳协调来10万元帮扶资金购买灌溉设备。

在凯洒村,有想法、有思路的致富带头人不少。对此,王明芳带领村支两委进行了全方位帮扶,代办执照、跑项目、帮管理、出点子等,全力助推相关项目落地。

“目前,全村5个合作社和1家信息公司通过发展产业,激发了村民内生发展动力,不仅起到了示范作用,而且提供了就业岗位,上百村民受益。”王明芳说,下一步,凯洒村将有序推进乡村旅游建设,按照“一带一路一村一乐”规划,即一片莲藕种植带、一路荷花观、一村规划农家民宿、一个苗族文化表演乐,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解决民生问题 提升群众幸福感

7月22日,在王明芳的带领下,凯洒村开展了一场主题为“为民做实事”的活动。

此次活动主要是清理一条泥面入户路,长约700米,路的尽头是空巢老人杨树环家。老人既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又是低保户,独自一人生活,由于腿脚不便,无法清理路上的荒草。当天,该村村支两委成员、驻村干部、协同作战队队员、党员、小组长等30余人分头行动、很快清理完道路上的荒草和垃圾。

类似的事件常在凯洒村上演。大元组与松林村发生土地纠纷、大元组村民的房屋有安全隐患、两口子感情不和需调解……作为凯洒村第一书记,群众遇到问题,王明芳全力帮忙协调化解。“群众的事情无小事,实实在在解决群众的问题和困难,不仅可以提升群众满意度,而且可以避免矛盾升级恶化。”王明芳说。

2019年,凯洒村全部脱贫出列。今年上半年,该村利用窗口期进一步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接下来,我们还将集中解决好‘五小问题’,即小矛盾、小问题、小情绪、小纠纷和小诉求,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王明芳说。

王明芳的认真负责,得到了村民以及上级的认可。在7月1日举行的贵阳市2020年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上,他被评为“贵阳市脱贫攻坚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