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贵安新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部署要求,切实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将基层组织建设与扫黑除恶工作结合起来,加强源头治理,做到深入融合、协同推进,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牵引下,新区社会治安持续向好,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完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新区坚持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中央督导组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作为检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试金石,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整改工作贯穿到全方位全领域。
在出台《贵安新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体方案》的基础上,新区围绕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案件、重点问题”,配套制订实施意见、工作规范、行业治理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形成1个总体方案、1个专项整治方案、多个子方案的工作模式,挂图作战、对账销号,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针对线索摸排核查质量不高的问题,实行“统一受理、集中甄别、提级核查”,建立扫黑办分流线索、公安局和其他部门共同开展摸排核查工作模式,严把核查质量关,逐条“回头看”;聚焦重点区域,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动发力,针对大学城重点区域,与省教育厅联合制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案,通过强化督查问责、充实调整工作力量、加大财政投入、加强联防联控联治、开展防范“套路贷”宣传,强化校地共建、共治、共享;聚焦重点案件,毫不手软扫黑除恶“打伞破网”,坚持“严打深挖不留祸根”,斩断利益链条,严防死灰复燃;聚焦重点行业,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坚持扫黑除恶与“治乱”同步推进,针对交通运输、市容秩序、建筑施工、渣土管理等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全覆盖集中排查整治,及时堵塞行业监管漏洞;聚焦基层治理,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基层延伸,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重边打边治边建,从根本上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聚焦专班建设,提升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坚持“专班不撤、力量不减”,各级各部门均成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充实扫黑除恶工作力量,有力推进整改工作。
新区认真开展“对黄赌毒和黑恶势力听之任之、失职失责,甚至包庇纵容、充当‘保护伞’问题”专项整治,制订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严格落实“一案三查”要求,纪检监察工委与行业监管部门同步介入,对查处的每起涉黄涉赌涉毒案件逐案过筛,坚决查处黄赌毒和黑恶势力违法犯罪背后“保护伞”“关系网”。
新区既强化“当下改”的举措,又注重形成“长久立”的机制,不断建立健全长效常治机制,进一步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新区建立纪检监察机关提前介入机制,对涉黑涉恶案件,纪检监察机关提前介入,通过组织乡镇纪委和民生监督员到案发地村组走访、与涉案嫌疑人见面等形式,发动群众检举揭发“保护伞”线索;建立“校地联动”机制,完善大学城管委会与各高校、各职能部门间“1+10+N”指挥决策联动工作机制,强化与高校联动推进社会治理;建立综合协作机制,不断加强新区政法机关、纪检机关、行业监管部门和周边政法机关之间的协作,不断健全公检法机关研判会商机制、政法机关与行业监管部门协同配合机制、政法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问题线索相互移送机制“三个机制”,并结合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行业涉黑涉恶线索发现移交、漏洞通报整改等制度,健全市场准入、监督检查、规范管理、分析研判等机制。
下一步,新区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科学研判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发展形势,准确把握当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转段特征,明确第二年向第三年转段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继续在深挖根治上下功夫,在铲除黑恶势力上下狠招,在巩固斗争上出成效,推进深挖根治向长效常治的目标转换,既坚持深挖根治不放松,又谋划长效常治,做到边扫边打、边整边建,进一步健全行业监管、乱点整治、基层治理等方面的长效机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