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数字传媒系,左边展板上的内容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展板上展示的是该校开展双创工作的相关内容,通过浏览展板,记者对该校的双创工作有了一定了解。
2014年,按照校企深度融合、双轮驱动,产、学、研、创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开设数字传媒系,并联合贵州泰豪易象万维数字文化有限公司,共同着力打造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易享创客空间(以下简称:易享创客空间)。
作为数字传媒系主要授课、实训点,易享创客空间根据数字传媒系的不同专业进行划分,成立了30个工作室,通过老师带领学生的形式,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施展空间。
营造“双创”氛围
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走进易享创客空间,几十名学生正在电脑前忙碌着,有的正在做着老师布置的项目,有的则在和老师探讨着,该如何修改完善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易享创客空间展示的各类展板上,详细地介绍了其开展的一些项目和取得的硕果。
原创动画短片《随风而逝》将爱、温暖、关怀等作为创作的核心元素,通过创新手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文理念相融合,使作品具有人文性、哲理性。
《AR漫画·黄帝内经》采用多种创新方式,选取原文最实用的养生之道配以漫画演绎,再结合创造力极强的新科技AR/VR技术,打造书中实体内容与虚拟复制信息相交互的多元世界。
“自成立以来,易享创客空间通过多种方式积极营造良好‘双创’氛围,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此外,易享创客空间还通过老师带领学生的方式,开展项目研究。项目成熟后,报名参加不同的赛事,大力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副院长杨波说。
截至目前,易享创客空间的创客团队已参加过第六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第十届亚洲青年动漫与数字艺术“泰豪杯”大赛等比赛。
2017年3月,由易享创客空间创客团队制作的《随风而逝》获得第34届美国迈阿密国际电影节最佳华语动画片奖;《AR漫画·黄帝内经》项目入选文化部2016动漫品牌建设和保护计划;“从江:文化与传承”专题纪录片获2017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艺术节金奖……
以上这些,只是易享创客空间项目获奖情况的一个缩影。
实施“众包”模式
提升学生“双创”能力
5月13日,一放学,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大三学生李冰洁就匆匆赶到易享创客空间,对自己参与项目的相关内容进行修改。
“来这里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我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课堂上,只能学到理论知识,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学到更多的实操技能,我们班有一半的同学都加入了易享创客空间。”李冰洁说。
据了解,作为贵州大学明德学院的一个创客集中区,易享创客空间有超过4000平方米的场地免费提供给学生创客团队使用。
按照校企深度融合、双轮驱动,产、学、研、创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在易享创客空间设有相关专业工作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工作室,在导师的带领下创新创业。
截至目前,易享创客空间聚集了30个工作室,囊括27个创业方向,有500多名学生创客加入、指导教师30多人。
“从2015年开始,易享众创空间就开始实施‘众包’模式,贵州泰豪易象万维数字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象万维)对外承接项目后,将项目进行分解,‘分包’到各相关工作室进行执行,完成后,由易象万维相关负责人进行项目汇总后,交付给客户。”杨波介绍,“众包”模式的实施,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长处,避免了学生做自己不擅长做的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据了解,截至目前,易享创客空间通过“众包”模式,已为贵州省多家单位提供了多种数字内容服务。
“我们希望通过参加比赛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为他们今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杨波介绍,下一步,该学院将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素质、创新创业能力,主要为贵州省培养“三大一先”(大数据、大文化、大健康、先进制造)应用型人才,以建设一个专业、服务一批企业、形成一个产业为办学理念,以产教融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为办学模式,充分发挥学院校企合作的办学优势,以校企合作为引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创客空间为平台,努力探索并形成学校独有的创新创业模式和制度体系。
企业故事
易象万维:打造产学研平台 培养实用型人才
5月16日,记者来到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易享创客空间时,已是晚上7点过。
只见,在影视动画综合创作区,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坐在电脑前,正专心致志地忙碌着,而在数字可视化创作区,贵州泰豪易象万维数字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象万维)常务副总、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数字传媒系老师李鹏也没闲着,正在和同事对接着项目。
“你看,这个区域就是我们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区域,加入不同工作室的学生,每天都会利用空闲时间到这里进行技术研习与项目创作。”指着空间的实践区域,李鹏介绍道。
2014年,易象万维在贵安新区成立,作为与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数字传媒系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平台,其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大健康+文化旅游+工业(产品)设计上,进行数字艺术创作及文创项目研发。
从创立之初开始,易象万维通过采用“三段教学、三段实训、立体培养、双重考核”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等措施,多方面培养创新人才。
不仅如此,易象万维还采取“众包”模式,对外承接项目,分包到不同工作室进行制作后,再统一汇总,提交客户。
5月初,易象万维与泰豪·刺梨谷达成合作,为其设计IP形象和运营抖音号。
“和泰豪·刺梨谷达成合作后,我们将该公司IP形象设计的需求进行了分类,把平面形象设计工作分包给金灵动漫原画工作室,白泽艺术模型工作室负责建模,易创动漫工作室则负责三维动画的创意制作。”李鹏介绍,目前,该项目已进入三维动画组建阶段,预计5月底,就能交付给客户。
“公司承接的一些项目,只要工作室能够承担的,我们都会交给他们做,让他们都能参与其中。”李鹏介绍,在项目开展中,老师只是作为技术指导,目的是想让学生有更多的锻炼和学习的机会。
推行创新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模式,易象万维助推了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创新创业的发展,为社会输送了数字艺术应用型人才。
“2018年6月,根据学校统计的数据,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数字传媒系第一批毕业生就业率达90%,排名全校第一。”李鹏介绍,经过几年的发展,数字传媒系越来越受同学们青睐。从2016年开始,该系的报到率一直排名全校第一,新生报到率也从2014年的68%上升到2018年的98.3%,学生毕业后,基本都能达到企业用人标准。
“我们希望通过校企合作,打造产学研平台。通过老师带领学生创业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积累更多的经验。从我们系走出去的学生,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会更有优势。”李鹏说。
目前,易象万维产学研融合平台已逐渐搭建好,并慢慢步入正轨。
李鹏介绍,下一步,易象万维将继续对接西南市场,通过主题策划,为工作室接洽更多的业务,提供更多的订单。同时,公司还会在文创产品上发力,创作出更多适合本土文化的科技+文创产品,从服务性向原创性方向转变。
人物故事
“我们享受创业过程中的苦与乐”
“我喜欢创业的感觉,创业能让我的人生更精彩。”在象上影视艺术工作室创始人袁铭看来,年轻就应该折腾,大胆追求梦想。
2015年,袁铭进入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学习。生活中的袁铭对摄影、视频制作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2017年,在贵州大学明德学院老师的推荐下,袁铭加入了易享创客空间第七艺术工作室,跟着老师系统、正规地学习摄影技术和视频制作。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实践,袁铭的业务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为了更好地锻炼自己并实现经济上的独立,2018年8月,袁铭与4名志同道合的同学创办了象上影视艺术工作室,业务范围涉及宣传片、微电影、纪录片、MV、广告视频以及约拍、影楼写真等。
在袁铭看来,和小伙伴一起朝着同一个目标,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的人生更有意义和价值。
“工作室现在有8个人,大家分工负责文案策划推广、视效工程、达·芬奇调色、特效工程、拍摄及后期制作等工作。结合新媒体发展趋势,我们通过镜头语言制作影像产品,让客户享受优质服务。”袁铭介绍,经过大力宣传推广,工作室已与省内多家企业、党政机关、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截至目前,工作室已盈利50余万元。
在创业路上,袁铭是幸运的。他不仅得到了贵州大学明德学院的支持和帮助,还在易享创客空间获得免费的办公空间。
“创业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更需要一个踏实肯干的团队。创业是一种人生享受,我们享受创业过程中的苦与乐。”袁铭说。
纪录片《牛腿上的情歌》获“中国-东盟”影视艺术节金奖、广告《喜力啤酒》获“智慧杯”全国艺术高校美育作品大赛教师组一等奖、短片《贵州小了望塔》获“智慧杯”全国艺术高校美育作品二等奖……团队取得的成绩,更加坚定了袁铭把事业做大做强的决心。
“接下来,公司会不断拓展业务,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交流,为客户制作更多优秀的作品。”袁铭说。
【记者手记】
趁着年轻 大胆追梦
易享众创空间采访之行,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这里,有着朝气蓬勃的创业团队,创新创业氛围十分浓烈。
在这里,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创新创业,使学生创新创业更有信心和激情。
在这里,30个工作室发挥所长,为社会创造价值。
在这里,大家为了同一个理想,加油、努力。
同学们,趁着年轻,大胆追梦吧,你们都是追梦人!
记者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易享众创空间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