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全域旅游成效凸显

2020年09月03日 10阅读 来源:贵阳晚报 2019.01.16

景色靓丽引游人 红利释放助增收

——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全域旅游成效凸显

岁末年初,贵安新区旅游产业统计数据出炉:2018年新区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同比增长25%;将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约27%。沉甸甸数据的背后,是新区高质量发展全域旅游的累累硕果。

2018年冬至刚过,寒气四溢。在贵安新区云漫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里,保洁员李如丽和陈小燕在温暖的休息室里拉起了家常。三年前,家住高峰镇麻郎村的李如丽和陈小燕,因为工作原因,收入微薄,家里十分困难。在麻郎村村支两委的推荐下,两人来到云漫湖做保洁员。如今,她们每人一年的收入已超过三万元,远远高过以前的收入。“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买东西也不再像之前那么心疼钱了。”李如丽说。

2017年8月,云漫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被评为贵安新区旅游扶贫示范点,全力帮助困难群众就业,截至目前共带动周边村寨的250余名村民就业。现园区内共有员工300余名,其中80%都是景区周边村寨的村民。云漫湖森哒星生态公园综合部负责人刘瑞兰告诉记者,除了招工时优先考虑周边村民外,景区还对困难群众、困境儿童采取相应帮扶措施。

新区坚持依托旅游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相关部门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落实结对帮扶责任。同时,新区精准实施信息建设,扎实做好旅游扶贫云信息录入,依托“贵安樱花季”等重大活动,增设临时工作岗位,带动群众增收。新区以长效强化扶智扶志为方向,以突出服务搭建帮扶平台为载体,紧扣乡村旅游发展、孵化创业和带动增收“三大环节”,整合项目、培训、资金等方面资源,大力开展各类培训,对各乡镇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干部、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共72人进行了培训。

“国家级新区的美景,果然名不虚传。”在月亮湖公园,记者碰到了来自安顺的张兴和家人,手机中的“乐游贵安”APP带他来到了这里。

“我是在手机里的应用推荐中下载的APP。”林敏说,在“乐游贵安”看了月亮湖的介绍后,就带着家人驾车来了这里,“风景美,设施也很完备,是个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自设立以来,新区依托大数据产业,结合贵安旅游资源,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信息系统,推进“智慧旅游”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实现精细化服务,功能包括查询、预售、导览等服务项目。

在过去一年中,新区有效推进“旅游+大数据”融合发展。以“旅游+大数据”为着力点,不断构建旅游信息化支撑体系,推动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按照省政府关于实施“万企融合”打好“数字经济”攻坚战工作部署和要求,着力推进“大数据+旅游”融合发展,完成贵澳农业科技园融合标杆项目,其他融合项目共7个,打造大数据融合标杆。

2018年11月20日,在贵安新区党武镇龙山村村口牌坊旁,新修的游客接待中心格外显眼,陆陆续续有游客进出。这个以传统四合院建筑为主体的游客接待中心,如今已是集餐饮、酒店、培训等服务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也成为了新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座标杆。

据了解,龙山村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中心自挂牌运营以来,带动周边群众20余人就业、10余户发展产业,每人年增收至少1000元。

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新区发挥旅游引领作用,拓展群众增收渠道。2018年,新区出台相关举措推动乡村旅游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开展评星定级工作,已评出四星级农家乐1家、星级农家乐经营户3家、星级客栈2家;指导贵安棕榈公司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等要求,完善云漫湖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2018年1月云漫湖国际休闲度假区成功申创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在打造文化品牌方面,新区各景点也取得了进展。其中,贵安樱花园不仅在建设发展中始终保持本土特色文化,而且进一步升级樱花园内建设道路、截排污系统、入口广场、过街系统、停车场、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项目,将区域内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本地的人文底蕴叠加,走出了一条集自然风光、农业休闲、人文突出的多位一体新型景区融合发展之路。另外,“最美贵安樱花季”摄影大赛反响热烈,共有全国各地118名摄影爱好者参加大赛,摄影作品达到1001幅,其中33幅作品被评为“优秀摄影作品”,贵安景点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扩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