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嘉定、奉贤、闵行、松江等区调整区域性出租汽车运价结构之后,浦东也将迎来首次调整,即在车价中加入超运距加价和夜间加价。11月20日,浦东召开听证会,认真听取乘客代表、区人大代表、出租汽车驾驶员代表、企业经营者代表等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记者从区建交委了解到,目前浦东区域性出租汽车行业实行许可经营、政府定价、公司化管理,营运范围为本市外环以外区域(跨区域只能送客,返程时在外区不能载客)。全区现有区域性出租汽车经营资质的企业有2家,分别为上海浦东海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上海益流客运有限公司。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浦东共有区域性出租汽车833辆,驾驶员有1564人,全区平均每辆出租车配置驾驶员1.76人。上海上咨会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对浦东新区2家出租汽车企业的成本监审报告显示:2014年2家出租汽车企业平均营业收入每车每月5730元,平均营业成本每车每月6277元,扣除营业外收支和税金后,平均净利润每车每月亏204元。驾驶员人均月收入未扣除社保前为4781元,扣除社保后驾驶员人均月收入4480元。
浦东现行区域性出租汽车运价结构与调整前的市域出租汽车运价相比,除起租费低2元外,主要是没有超运距加价和夜间加价;与其他区县区域性出租汽车比较,也缺少超运距加价和夜间加价。
近年来,随着原南汇地区导入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众日常出行活动的区域和时间不断拓展。由于缺少超运距加价和夜间加价,影响了驾驶员长距离业务和夜间营运的积极性,导致拒载现象时有发生,降低了行业服务质量。
同时,企业社保缴费基数增加、车辆保险费用等刚性成本不断上升。2014年,两家企业每车平均净利润为负204元。另外,驾驶员从业吸引力逐年下降,浦东两家区域性出租公司存在驾驶员招收难、现有驾驶员流失严重的情况,每年驾驶员缺口约为20%左右。
今年10月8日起,本市市域出租汽车运价实施调整,大部分具有区域性出租汽车管理职能的区县已经或正在陆续调整运价结构,区域性出租汽车从11月15日起,已全部取消每车次1元“燃油附加费”。按照“结构优化、增幅适度、服务提升”的原则,浦东将调整区域性出租汽车运价结构及运价,调价的具体项目涉及起租费、超起租里程运价和低速等候费,同时增加超运距加价和夜间加价。通过调整完善新区出租汽车运价结构和适当提高运价,既有利于稳定驾驶员队伍,提高行业服务质量,也有利于满足公众的个性化出行需求。
此次调整方案共有两个。方案一:起租费由11元/3公里调整为12元/3公里,超起租里程运价由2.4元/公里调整为2.5元/公里。增加运价加价部分:载客运距超过10公里(不含10公里),超过部分按超起租里程单价加价30%,当日23时(含23时)至次日5时(不含5时)时段内,起租费、超起租里程运价上浮20%。低速等候费由每5分钟计收1公里超起租里程单价调整为每4分钟计收1公里超起租里程单价。
方案二:起租费由11元/3公里调整为12元/3公里,超起租里程运价由2.4元/公里调整为2.5元/公里。增加运价加价部分:载客运距超过10公里(不含10公里),超过部分按超起租里程单价加价40%,当日23时(含23时)至次日5时(不含5时)时段内,起租费、超起租里程运价上浮30%。低速等候费由每5分钟计收1公里超起租里程单价调整为每4分钟计收1公里超起租里程单价。
听证会上,24名听证会参加人围绕出租汽车运价结构调整的两套方案热议。听证会参加人对调整出租汽车运价结构均表示赞同,认为适当调整运价结构,有利于提高出租汽车驾驶员收入、福利待遇及职业吸引力,减轻企业的亏损经营压力,同时也会缓解消费者长距离及夜间打车难的问题。大多数听证参加人赞同采用方案一,认为浦东首次新增运价加价,增幅不宜过大,应与其他区县保持一致。许多听证人还就加强行业监管,提升企业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等方面提出了积极建议。
根据《关于调整浦东新区区域性出租汽车运价结构的方案》,本次运价调整所产生的营运增收将主要用于提高驾驶员收入,剩余部分用于企业消化逐年增长的社会保险、车辆保险等刚性支出,以及定期调换三元催化尾气净化装置等环保新增支出和提高驾驶员奖励方面的支出。
区建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出租汽车运价结构调整,要做到三个兼顾:一是兼顾消费者、驾驶员和出租汽车行业发展之间的平衡;二是兼顾浦东新区与其他区县之间的平衡;三是兼顾浦东区域性出租汽车运价结构调整之前、现在及以后发展空间之间的平衡。
该人士还透露,浦东在区域性运价结构调整后,将在切实保障驾驶员合法权益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出租汽车行业的监管力度,通过对驾驶员和企业考核奖惩等措施,督促企业改进服务质量,努力做到出租汽车行业在营运行为、规范服务、车容车貌、仪容仪表、文明举止等方面进一步提高。
据悉,听证会后,浦东有关部门将采纳合理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浦东区域性出租汽车运价结构调整方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