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上海的百余家博物馆围绕“讲中国好故事,让文物活起来”这一主题,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浦东的17座博物馆有11座免费开放,并推出10余项精彩活动。而在未来几年,随着浦东博物馆版图的加速扩容,文博观展将成为越来越多浦东人的文化休闲选择。
文博活动丰富多彩
今天免费开放的11座浦东博物馆,除了上海黄炎培故居、上海张闻天故居、上海吴昌硕纪念馆、浦东新区南汇博物馆等常年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还有上海震旦博物馆、上海东方地质科普馆等特色鲜明、平日需要收取几十元门票的博物馆。还有部分博物馆将免费观展时段延长到了晚上。“博物馆之夜”活动,今晚将在高桥历史文化陈列馆、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举行,这些场馆将延时开放至晚上9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将免费日从5月18日一天,延长到了6月17日,推出“免费月”活动。
5月18日前后,浦东各文化场馆还将举行10余项文博活动。在展览活动方面,5月18日当天,“中国梦境金玉满堂”金银、翡翠、玉石工艺大展与蒙医药文化展览,将分别在南汇博物馆与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开幕。5月19日至23日,上海吴昌硕纪念馆将举行“上海·别府友好交流五人书画展”,展览将集聚来自日本别府的艺术家西村骏一与荒金大琳,以及中国艺术家吴超、梁进青、吴越的书法、中国画、油画等作品。
而在观众互动活动方面,5月18日至5月20日,震旦博物馆将举办“我眼中的震旦博物馆”照片和文字感受征集活动;在5月19日的“白领之夜:博物馆幕后面面谈”活动中,震旦博物馆馆长赖素铃将从幕后走向台前,与观众分享展览背后的故事和博物馆工作者的日常。历道证券博物馆则将发挥行业优势,在今天举行投资者教育活动,向到访的观众与投资者介绍证券知识。上海东方地质科普馆则将在今天安排地震科普讲座与地震模拟体验活动,向市民传播防灾减灾的知识。
浦东将迎博物馆发展高潮
免费入馆观展、徜徉文博世界……博物馆日活动已受到越来越多浦东人的欢迎。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浦东依然供不应需。记者从新区文保所获悉,未来几年,浦东还将迎来一波博物馆发展高潮,并进一步优化全市文化空间布局。
上海市文物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末,上海共有博物馆125座,其中96座免费开放,相当于每20万市民拥有1座博物馆。记者从浦东新区文保所获悉,浦东现有17座博物馆,包括文物系统所属博物馆4座,它们分别是张闻天故居、黄炎培故居、南汇博物馆、上海吴昌硕纪念馆;行业博物馆6座,以上海科技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震旦博物馆为代表;非国有博物馆7座,以上海观复博物馆、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上海东方地质科普馆为代表。
回顾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浦东的博物馆事业从无到有,经历了较快发展,具有“展馆高度集中、类型丰富多样”等特征。
从资产分类上来说,浦东的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多,展陈质量也令人称道。今年年初正式开馆的中国最高博物馆——上海观复博物馆,开创了国内博物馆开展金器专题陈列的先河;而以中国古器物为特色的上海震旦博物馆,在6000平方米的展厅内,陈列着佛教造像、玉器、陶瓷器及画像石刻等门类的数千件展品……有特色的展品,丰富的教育活动,都令参观者流连忘返。
从地域分布上看,被誉为“东方曼哈顿”的陆家嘴金融城,这片面积仅1.7平方公里的区域,成为浦东博物馆最集中的区域。“身处”陆家嘴金融楼宇的上海震旦博物馆、上海观复博物馆、历道证券博物馆,“牵手”陆家嘴中心绿地里的百年老宅——上海吴昌硕纪念馆,共同助推“文化陆家嘴”的氛围营造,为约50万金融城白领就近提供艺术欣赏与文化休闲空间。
然而,放眼全市,浦东的免费博物馆数量、浦东人均博物馆拥有量,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地理分布上,浦东博物馆集中于黄浦江沿江区域,而广袤的郊区腹地、尤其是南片地区,博物馆数量仍然不足。近年来随着浦东郊区的加速发展以及人口导入,文博观展正成为浦东人文化需求的重要增长点。
令人期待的是,“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大力推进“两轴一廊、双核多点”城市文化新格局的建设,博物馆体系建设就是其中重要一环。位列“双核”之一的浦东花木地区文化核心功能区,即将新建上海博物馆东馆。而在远郊,落户南汇新城镇的上海天文馆已于去年开建,建成后它将是全球最大天文馆。两座博物馆都将在2020年前落成,届时将进一步优化浦东的博物馆空间布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