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顽症往往存在共性,同时因难根治而显得颇为棘手。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找到一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法,以求城市管理的实效? 11月25日,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张江召开市容环境顽症问题现场推进会,通过实地观摩,查找问题,共商对策,推进市容环境疑难问题的破解。
城市管理顽症“大会诊”
浦东城管执法局将此次推进会比喻为一场“大会诊”。
市容环境顽症问题现场推进会的与会者涉及浦东城管系统各相关单位,包括执法局勤务监督处、综合协调处,执法局下属各大队、度假区中队、世博中队以及洋泾、金杨、沪东、浦兴、花木、高桥、金桥、东明、张江、川沙、宣桥、祝桥、惠南、南汇新城等中队。
现场会特别设置了几个环节。其一,是实地观摩。与会者踏勘了整治有成效的样板——张江园区轨道交通2号线金科路站、曙光医院以及部分道路。此外,在现场会上,城管张江中队、洋泾中队还交流了城市管理的一些经验。
此前,张江园区的市容环境一直是市民投诉的热点。借助“管镇联动”的东风,今年3月,“张江1号”百日整治正式启动。张江中队分阶段推进整治行动,重拳出击,发现一处取缔一处。中队启动夜排档全区域全覆盖整治,防止设摊、跨门经营返潮。同时,整治与固守相结合,及时发现,及时处置。通过百日整治,张江辖区的市容面貌又上了一个台阶。由此,中队也建立了管执联动的工作机制,扩大了城市管理参与度,改变以往城管执法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
洋泾中队也分享了罗山路立交桥下的设摊集聚点整治的做法。据了解,该集聚点位于洋泾、花木、金杨3个街道的交界处,一度成为市容管理的盲区和乱设摊的重灾区。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数次整治行动的收效甚微,出现了反复整、整反复的问题。
之后,中队采取了“集中整治+定点固守”模式,借势依托洋泾社区工作站网格化综合治理模式,与交警二大队四中队一起进行了多次的联合大整治行动,并在罗山路立交桥下设立岗亭,派员入驻进行固守,确保每天上午7点之后再无乱设摊现象。
自中队设立岗亭采取定点固守后,立交桥下市容环境明显改善,但每天清晨5点到7点这一时段仍是市容管理的盲区。今年,依托工作站,洋泾中队延长了工作时间,全时段管理模式,确保了没有一处乱设摊现象发生。
现场会当场“自曝其短”
现场会还首次“自曝其短”,即结合市民诉求集中的环境问题,在监督巡查的基础上,下达了第一批6个问题点位的《限期整改通知书》,涉及栖山路(居家桥路-龙居路)、莱阳路东波路、归昌路五莲路、罗山路吉运小区门口、沪南公路乐购超市门口和南汇新城镇海事海洋大学共享区。这些点位存在着人行道上无证设摊、跨门经营、物品堆放等市容环境的顽疾,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和交通安全。
《限期整改通知书》明确:即日起开展执法整治,坚决取缔市容违法行为,并于12月2日前完成整治任务。集中整治后,加强联动,整合力量,科学配频,加强巡查,日常监管中,确保目标点位6时至22时常态管控,22时至次日6时,接勤第一时间有效处置。点位整治实行属地中队长责任制,由中队长亲自负责,包案处置。
同时,相关中队要发挥属地优势,依托街镇综合管理平台,采取管理和执法、人防和物防等措施,落实复核、常态监管机制。按照整改要求,督查部门还将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并纳入对街镇中队的考核内容。
现场会上,城管金杨中队、花木中队、惠南中队分别汇报了针对问题点位的整改措施。以栖山路(居家桥路-龙居路)为例,其市容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路段内的罗山菜市场,该市场是浦东新区无序设摊整治任务中两大菜场尾巴的整治点之一。今年,罗山菜市场牵涉到市场改造,市场周边情况比较复杂,乱设摊、跨门经营等现象屡禁不绝,给综合治理带来一定困难。
金杨中队汇报了整治方案:开展持续的执法整治,坚决取缔该路段内的无序设摊行为;优化勤务模式,加大执法巡查频次,巩固执法整治效果;采取固守与巡查相结合的方式,严防回潮反弹。
金杨中队还将结合“小队自查、中队督察”的方式,对栖山路执法整治实效进行有效监管,通过责任小队每天自查情况及中队每天督察情况进行总结,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日常显现难以处理的问题、反复出现难以根治的问题进行研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