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并结合当前反腐倡廉的新形势,报告文学作家程继隆先生创作了反腐倡廉读物《廉政语录100句》。该书近日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在党风廉政建设已上升到“事关执政党地位的巩固与否”和“事关党和国家的存亡”之高度的今天,为温故而知今,《廉政语录100句》把中国历史上诸多为官者清廉、正直、拒贿的箴言语录汇成100句,并辅以解读和评点,阐述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党员党性修养等重要问题。期望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提醒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时时保持清醒头脑,处处以最高标准来对照、检查和约束自己,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附: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序言
文摘
社长总编荐书
作者简介:
程继隆 1956年生,满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报告文学作家、社会学学者,出版著作40多部。对廉政建设、党建理论有较深理论功底。著有《从政提醒——党员干部值得记取的100句廉政箴言》、《“民企二代”继往开来》、《中国宏观社会学》等。
内容简介:
书中辑录100句中国古代先贤廉政语录,成文100篇。每篇包括篇名、原文、释文和解读,阐述古人修身、廉政思想,深入挖掘古代先贤关于做人、做事及治国等方面的经验,并结合当前党中央关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党员党性修养等重要问题进行精彩论述。本书紧密结合传统国学文化及当下社会焦点,实为党员领导干部案头必备,反腐倡廉最佳读本。
序言:
古代清官廉吏 今日为官典范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数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了无数清官廉吏。根据考证,我国的廉政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只有依靠集体力量共同劳动才能维持生存,因而,在原始社会氏族内部财产公有,平均分配,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和剥削,也没有国家与法律,人们的社会地位平等。氏族和部落首领是通过原始民主制选举而产生的,他们没有什么特权和君主独尊的“家天下”等腐败意识,相反,原始社会氏族和部落首领的公仆意识是相当强烈的。他们不仅广泛地听取民众的意见,而且常常以廉政的语言去诲人律己,并以此来保持和弘扬原始社会的廉政之风。
据历史文献记载,最早萌发自省自律的廉政语录,可以追溯到黄帝、尧、舜、禹时期。此后,不断有后世的帝王与臣僚效仿黄帝、尧、舜、禹,他们以自省自律的思想和语言约束自己,从而保持了社会的清廉和国家的稳固。由此可见,古代廉政语录,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内涵深刻,打动人心,曾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为官者为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古代清官廉吏的行为,后代为官者应当效仿,古代廉政语录,后代为官者应当学习。
文摘:
官商关系“淡如水”
——读“君子之交淡若水”有感
考证:
【时间】上古时代
【作者】庄子
【出处】《庄子·山木》
【原典】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释义】君子之间的交情淡得像水一样,小人之间得交往甜得像甜酒一样。
评点:
庄子的这条语录,关键是一个“淡”字,这是把“君子”之间的交情,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用了一个每个人都有的现实的物质可感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和感情。水之淡自然是与茶与酒的对比了。是说君子之间的交往重感情而不重世俗的金钱物质。其引申意义是这种交往,可以像流水一样川流不息。
因君子有高尚的情操,所以他们的交情淡的像水一样。这里的“淡若水”不是说君子之间的感情淡的像水一样,而是指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含任何功利之心,他们的交往纯属友谊,却长久而亲切。小人之间的交往,包含着浓重的功利之心,他们把友谊建立在相互利用的基础上,表面看起来“甘若醴”,如果对方满足不了功利的需求时,很容易断绝,他们之间存在的只是利益。所以与人交往,要找君子,不要找小人。
官商之间,不是不可以“交朋友”,但必须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绝不可勾肩搭背,绝不可小人言利,更不可权钱交易。像官员享乐、老板出钱那样的事,早已不是一点过从甚密,实质上就是一种变相的贿赂。有的“老板”说,不怕官员不好接近,就怕官员没有爱好,就是看中了某些官员“爱好广泛”,俗如桑拿、K房,“雅”如古玩、名表等,投其所好,一一拿下。这究竟是“老板”把官员“拉下了水”,还是官员在敲老板的竹杠?总之是官商你中有我,权钱互通有无。
习近平总书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围绕权力的陷阱太多。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公务人员和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
社长总编荐书:
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 何元龙
《廉政语录100句》
作者:程继隆
定价:35.00
读史传典籍,我们每每为那些刚直不阿、廉洁奉公的清官击节慨叹。他们身处脂膏不自润,清正廉洁,体恤百姓。他们为表志向、警醒自身而作的诗、文、辞等语录,字字珠玑,流传千古。言为心声,这些箴言语录,或骈或散,或长或短,可以说是其人格魅力的写照,同时也警醒和勉励世人:“乌纱头上有青天”、“举头三尺有神明”、“官清民自安”,时时遵守天理、道德和良知!
清官廉吏们的廉政大智慧,可以为当今廉政建设提供思想借鉴。如何做人做事,如何从政为官,才能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百姓。廉政之道是党员领导干部掌权、用权的重要原则,直接影响着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在党风廉政建设已上升到“事关执政党地位的巩固与否”和“事关党和国家的存亡”之高度的今天,为温故而知今,《廉政语录100句》把中国历史上诸多为官者清廉、正直、拒贿的箴言语录汇成100句,并辅以解读和评点,阐述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党员党性修养等重要问题。期望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提醒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时时保持清醒头脑,处处以最高标准来对照、检查和约束自己,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做官先做人,从政德为先。做人之本,从政之基,从反腐倡廉最佳学习读本《廉政语录100句》开始。全书寓教于文、寓教于理,既可作教科书来“自省自警”,亦可作国学文化读本来“开卷有益”,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清白为官、坦荡做人有着良好的教育意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