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昨日发布台风后首个高温黄色预警,而暑期公众对于上海科技馆的热情也在持续“升温”。据馆方的最新统计数据,自6月30日客流量发生井喷式上升至今,位于浦东的上海科技馆共接待游客36.6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2.5%,其中团队游客7.8万人次,散客28.8万人次。“多而不乱”的背后得益于馆方推出的一系列贴心“微服务”,借助互联网技术,暑期大客流也能从容应对。
电影票可提前7天网购
去上海科技馆看场科普电影,是不少人规划行程时必不可少的“打卡”项目之一。以往,馆方采取的是现场售票的方式,馆内的3个售票点常常排起长龙,有人即便排到了,可能心仪的电影刚刚售罄。这样的情况,如今在馆内已大有改观。
上海科技馆目前有巨幕、球幕、四维和太空四大影院,成人儿童均需购票观影。上海科技馆信息中心副主任吴国瑛介绍,去年9月底,馆方先在巨幕、球幕影院试点了网上售票服务,今年4月又推广至其它两个影院。为方便观众,网售电影票的预售期为7天(含当天),电影开场前30分钟停止网售,未使用的电影票可在开场前25分钟网上退票。
记者用手机体验了一回网上购票服务,打开上海科技馆的官方微信号,轻点下方菜单栏最右边的“微服务”板块,找到“在线购票”并点击,之后就会出现“订购门票”和“订购电影票”两个选项。由于7月30日(周一)是闭馆日,记者能清楚浏览到7月24日(周三)至7月29日(周日)四大影院每天的排片安排及票价,并可通过微信支付购票。支付成功后,会获得一个二维码,届时在四个影院外摆设的蓝色取票机上扫描一下二维码,即可取票观影。
据悉,进入暑期以来,四大影院共网售电影票30121张,占销售量的42%。馆方提醒,四维、太空影院位于馆内,因此观看电影还需同时购买好上海科技馆门票参观券,检票入馆后观看。
热门体验项目当天秒杀
“食物的旅行”和“地震历险”,是上海科技馆最热门的两大体验项目。在现场预约制的时代,有黄牛甚至将一张免费预约券卖出300元的高价。今年春节期间,这两个热门体验项目的预约服务也被搬至微信上,黄牛不再有机可乘,预约也变得更加便捷安全了。
“食物的旅行”项目位于科技馆三楼的“人与健康”展区,于去年国庆刚完成更新改造。“地震历险”项目则位于一楼“地壳探秘展区”下层,因为电视剧《欢乐颂》而一炮走红。由于两个项目的体验需求太热,馆方曾采取现场领券预约制,想体验的观众进馆后一路小跑,安全上也存在一定隐患,领票处排起几十米“长龙”,排队时也无法参观其他展区。今年赶在春节开发上线的微信网约让这个难题迎刃而解。
吴国瑛告诉记者,如今每个开馆日的8:30,观众可通过科技馆官微“微服务”版块的“展项预约”领票,这意味着,你即便是在家里或地铁上,也可以拼手速抢票,但记得要提前完成用户注册。据悉,“地震历险”每天16场、每场45人;“食物的旅行”每天20场、每场60人。考虑到能让更多观众参与体验,一个微信账号一天只能预约一个展项的一个场次,限约三人,成人儿童均须预约。
四国外语网站全新亮相
今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上海科技馆包含英语、法语、日语和韩语四个版本的外语网站正式上线。几个月过去,外语网站已成为外籍人士了解上海科技馆的重要渠道。
记者浏览发现,新版的上海科技馆外语网站以服务信息和新闻资讯为主,四个语言版本的具体内容还有细微差异。数据显示,5月18日至今,外语网站的浏览量累计达4992人次,暑期的浏览人次有明显上升。7月10日至23日浏览四个版本外语网站的用户共来自30个国家,浏览量从多到少依次为英语版、法语版、日语版和韩语版。其中,浏览英语版网站的用户中,IP地址在中国的占54.27%、在美国的占8.23%、在新加坡5.64%、法国5.18%。
此外,今年暑期期间馆方还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暑期教育服务活动,包括上海科普大讲坛、“未来科学+”暑期科学营、安捷伦科学实验室、STEM科技馆奇妙日等。昨日开营的“趣玩编程”暑期夏令营上,20名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通过iPAD的编程软件,让同一款机器人跳起了舞。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