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合肥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一张图”绘就

2020年09月09日 10阅读 来源:合肥市 2016/2/17

《合肥市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已于去年底出台。《规划》统筹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社会保障和公共安全六大领域,实现“多规合一”,在全国属首创。记者昨天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按计划,到2020年,合肥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到2030年力争达到国际城市先进水平。

【综合篇】构建四级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网络

《规划》将着力构建“省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网络,着力增强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和便利性,全面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城市服务品质。

与规划编制同步,配套建立合肥市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库。项目库主要包括6大领域、40余类设施,目前共有496个项目,总投资437亿元。

合肥按规划突出打造区级文体中心和示范性公办养老设施;每个街道、社区至少建设一个“邻里中心”;加快推动合肥市公共卫生管理中心、食品药品检验中心、残疾人托养中心、球类健身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特殊教育中心、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磨店校区、合肥历史陈列馆等一批重大公益性项目建设。

【教育篇】建设学习型城市

目标:打造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示范区,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亮点:未来五年,全市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0多所、中小学200多所,建设合肥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1座。打造社区教育中心、社区讲堂,更多市民可在家门口接受终身教育。全市还将新建合肥特教中心,推进三大开发区开设残疾儿童辅读班。

【文化篇】文化品牌“唱响”全国

目标:建设开明开放的文化高地,争创国家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亮点:滨湖新区和政务文化新区将分别建设省级和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全市还将新建市级重大文化项目17个,包括科技馆、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设施。其中,新建合肥市科技馆有望落户政务文化新区。

此外,四大城区、三大开发区、肥西县城、肥东县城、长丰北城规划各建1座区级综合文化中心,包含文化馆、图书馆、群众文化中心。

【体育篇】新建29处区级体育公园

目标:打造国家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建成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亮点:全市将新建市级场馆3座、改扩建市级场馆1座,同时引进社会资本建设专业化体育场馆4座。四大城区、三大开发区、肥西、肥东、长丰北城各建设1座区级全民健身中心;利用公园、绿地和山水等新建区级体育公园29处。

基层社区体育设施将100%覆盖。我市还鼓励社会资本介入,结合大型商业综合体、超市等设施建设健身房、多功能运动场。

【医疗篇】新建改扩建10座三级医院

目标:打造国家健康医疗服务中心,建立国际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亮点:规划新建市级公共卫生管理中心1所,区级公共卫生服务中心4所;二环以外、现状医疗资源薄弱地区适度布局大型医疗卫生机构;规划新建三级综合医院7座,改扩建3座;主城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建设4座老年护理院。

【社保篇】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目标:建立公平公正、覆盖城乡、惠及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亮点:推进省市共建老年公寓和合肥市老年公寓二期项目建设,建设区(县)级示范性公益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站也将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全市还将规划新建市级公益性公墓1座,新建、改扩建区级公益性公墓数座。

【安全篇】滨湖将建气象科技创新园

目标:建立和谐稳定、保障可靠、符合实际需求的公共安全体系。

亮点:未来五年规划新建10个区(县)级避难场地;还将建设城市消防战勤保障基地1座、市级应急疏散基地2处、地震物资储备库1座,提高城市应急救援保障能力。此外还将规划新建合肥(滨湖)气象科技创新园1座、灾害性天气监测站点60个。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