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阜阳市完成生产总值1143.1亿元,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72.4亿元,政府和居民的钱袋子都更鼓了……10月24日,阜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统计局副局长王景在会上通报了前三季度阜阳市经济运行成绩单。
“总体来看,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不断优化,新兴动能加快成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王景表示,这为全年预期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市完成GDP超1100亿元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14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6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490.2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463.3亿元,增长10.9%。
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4.4亿元,同比增长3.9%,增幅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全省第三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72.4亿元,同比增长10.2%,增幅比全省高1.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涉及的36个大类行业中,15个行业增速超过全市平均增速;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295.2亿元,同比增长41.7%。实现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101.9亿元,同比增长38.0%,增幅均居全省首位。
“总体来看,重点产业贡献突出,两新产业发展迅速,企业效益明显增强。”王景介绍,这是阜阳市深入实施“双轮驱动”和五大专项行动的成果。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178.2亿元,同比增长25.1%,增幅比全省高15.1个百分点,持续27个月居全省首位。
民间投资持续活跃,占了全部投资的50.4%。公共设施投资补短板成效明显,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24.4亿,增长33.1%,高于全部投资增速8.0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高位运行,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前三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69.8亿元,同比增长45.2%,增幅高于全省24.3个百分点。9月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58.7万平方米,比上月末减少1.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9.1%,其中住宅下降42.6%。
消费“马车”跑得更快
王景介绍,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7.4亿元,同比增长11.9%。
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20.0亿元,增长12.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97.4亿元,增长11.7%。餐饮收入、商品零售依然是大头。
前三季度,进出口贸易总额7.9亿美元,同比下降10.1%;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0.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6.9亿美元,下降11.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2.2个百分点。
政府钱袋子越来越鼓
随着各种经济指标的持续上扬,政府钱袋子也越来越充实。“前三季度,全市财政收入213.0亿元,同比增长23.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0.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王景介绍。
财政支出中,民生类支出366.3亿元,占全市财政支出的86.8%,较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节能环保等方面支出呈现增长态势。
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476.9亿元,同比增长14.7%。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983.3亿元,同比增长33.1%。
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全省第3
前三季度,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10元,同比增长9.5%,增幅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33元,增长8.4%,增幅比全省高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82元,增长9.6%,增幅比全省高0.7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超过了城镇的1.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43,比上年同期缩小0.02个基点。”王景介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