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阜阳积极把握全球化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实现了开放型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阜阳市扎实推进开放发展,外贸进出口不断迈上新台阶,国际贸易“朋友圈”不断扩大,为阜阳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提供了重要支撑。
小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在太和县的安徽富泰发饰有限公司加工车间里,一缕缕头发,经过工人们的梳理、编织、缝纫,做成了一顶顶款式各异、新颖别致的假发。可别小看了这些假发,它们都是欧美市场上广受欢迎的时尚用品。
“今年前8个月,公司已经实现出口3000多万美元,预计全年实现出口近5000万美元。”安徽富泰发饰公司董事长刘献告诉记者,公司的发制品全部出口,其中美国市场占比80%左右,其余产品出口到欧洲、非洲等地区。
刘献出生于太和县人发制造业的起源地马集乡,最初随着乡亲们走街串巷收购毛发,为外地企业提供原料。2005年,他联合其他股东创建富泰发饰,加入了当地人发产业国际化的潮流。第二年,富泰发饰实现出口额1000多万美元。
“那时候还主要是半成品,客户收购后要进行再加工。我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现在已经能够生产欧美市场的高端发套。”刘献告诉记者,近年来企业加大创意设计、精深加工研发,生产的发套产品在欧美高端发制品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从国内收购人发已经满足不了企业生产需求,现在企业开始从印度进口原材料。今年前8个月,该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4600多万美元,其中进口原料1000多万美元。
素有“黑色黄金”之称的人发产业,是太和县一大特色产业。从农民走村串户收购人发开始,该县人发产业逐渐走向国际市场。太和发制品基地被商务部认定为第三批发制品行业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被省商务厅认定为首批安徽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从简单的原材料贸易,到接轨国际市场的终端消费品,再到从外国进口原料生产时尚产品,富泰发饰在国际市场上向“微笑曲线”两端迈进,见证了阜阳市对外贸易发展的光辉历程。
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
回望70年前,阜阳的外贸几乎为零。1952年,阜阳畜产支公司成立,进出口贸易开始起步,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初级农副产品。直到改革开放后,随着产业的蓬勃发展、开放平台的搭建,阜阳市外贸进出口才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阜阳市围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依托地处中原、承东接西的区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便捷交通,搭上中欧班列、开通铁海联运,一大批阜阳制造的优质产品漂洋出海。
随着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阜阳市出口额从1978年的4354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78.6亿元,与阜阳市建立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也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不到10个增加到170多个。今年前8个月,阜阳市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稳外贸政策落地见效,阜阳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9.56亿美元,同比增长21%,增幅居全省前列。
“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取得了重大进展,2018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3.8亿美元,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近500家,开放领域持续拓展,合作方式不断创新,阜阳全面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阜阳海关关长张道环介绍。
高新技术产品大步“走出去”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阜阳企业实力不断壮大,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加速涌现,更为外贸持续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尤其是生物医药、机械电子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踏步迈向国际市场。
金秋时节,安徽贝克联合制药有限公司的制药车间内,薄荷等几种天然中药材经过一系列复杂工序,最终被制成了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抗艾滋病新药。
依托抗病毒药物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太和县的安徽贝克联合制药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抗艾滋病药物——拉米夫定,不仅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改变了过去为欧美企业做代工的局面。
“拉米夫定作为安徽贝克的一个主打产品,价格比较实惠,药效比较显著,在印度比较受欢迎,印度人民对中国生产的产品比较信赖。”印度市场驻企业产品质量监管员普拉萨德·特里克高度评价贝克的产品。
经过多年科技攻关,贝克制药实现了从中间体合成到出口成品的升级。“我们每年8%-10%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企业研发团队有160多个人,确保每年都有新的产品投向市场。”贝克联合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伟介绍,目前,企业的产品近20种,涵盖治疗艾滋病、乙肝、结核类疾病的抗病毒药。
从以往出口农副产品,到如今生命科学、机电等产品走出国门,阜阳外贸结构不断优化。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实现同比增长22.53%,高于全市8.4个百分点。其中,开乐汽车、风劲霸机电等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0%以上,杂环化合物等生命科学类产品出口超千万美元。
“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阜阳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降到了36%,机电、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现快速增长,远高于全市平均增幅。”阜阳海关综合业务科科长丁玮分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阜阳市又将实现“高铁全覆盖、融入长三角”。把握新定位、抢抓新机遇的阜阳,正在更加开放的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