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从“明星企业”到“幸福社区”

2020年09月09日 10阅读 来源:马鞍山市 2019/5/23

曾经,这里是一家省属“明星企业”——安徽省东关水泥厂,企业最兴旺的时候拥有职工家属万余人。企业家属区配套齐全,日子红火。说起企业当初的辉煌,至今还有老职工津津乐道。“东关”牌水泥曾获部优质产品、省著名商标、省免检产品、省名牌产品等诸多殊荣。附近年轻人都以进厂工作为荣。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2007年,企业改制,人员分流,和很多地方一样,这个以退休人员为主的职工家属区渐渐没落,笑声少了,叹息多了。
??现如今,这里的面貌又焕然一新,老国企家属区变身成住有所居、医有保障、娱有去处的新社区——龙宝社区。从“明星企业”到“幸福社区”,大家和谐安乐,守望相助,厚实的民生新账本,让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取代了曾经的失落和彷徨。
??“龙宝社区只是一个缩影。”含山县林头镇镇长马恒生表示,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居住环境,为原国企家属区居民解决后顾之忧,同时通过社区等平台与原国有企业家属区的居民保持良好互动,做到“分离不抛离”,让政府省心、让居民放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供一业”改造改出新生活

日前,记者走进含山县林头镇龙宝社区,只见一群工人正在整修小区道路,坑洼不平的道路重新拓宽铺平。“利用省属企业‘三供一业’改造政策,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实施住宅楼维修以及电气、给排水工程、道路、地下管网建设等基础设施改造。”社区党总支书记石光平告诉记者。
??作为东关水泥厂的老员工,石光平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这里的家属楼很多都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生活设施年久失修,居民生活多有不便,但现在通过改造,楼道外墙整洁,小区道路平整。“虽然企业不在了,但是政府以社区为抓手,为家属区的居民们改善了生活基础设施。”石光平说道。
??石光平给记者算了一笔投入账,安徽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龙宝社区签署物业分离移交实施协议,共投资1138.9万元实施基础设施改造。此外,省国控集团公司同林头镇人民政府签订龙宝社区水改造协议,投资1200万元,重建水厂和地下管网,彻底解决社区居民饮用水问题,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这些实实在在的投入,换来了龙宝社区的旧貌变新颜。

家门口就有一流医疗康养设施

走出家属楼区域,沿着一段水泥路,向左前行约60米就来到了康达医院。
??“作为原东关水泥厂医院改制而成的医院,这里的病人基本都是原来厂里的职工。”院长韩有武一边说,一边勘察正在建设的免疫接种中心。“龙宝社区毕竟离县城还有一段距离,医疗设施的完善为这里的居民免去了奔波之苦,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看病。”
??韩有武指着医院右侧的一栋三层建筑告诉记者,那是医院开办的社会养老机构——含山县康达老年护理中心。“内设80张床位,具备了现代化的养老服务水平,受到居民欢迎,这种医养结合,在含山所有社区中尚属首例。”韩有武的言语中透露着自豪。??
??对社区老年居民来说,生活并不孤单。“根据龙宝社区居民老龄化的特点,我们积极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各项活动。”石光平介绍说,社区共有注册志愿者400人,经常会带上礼物来到康达护理中心,看望慰问护理中心的老人,和他们交流谈心。社区内停水,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水;天气寒冷,志愿者主动到低保户家中,检查线路,宣传防火知识。“志愿服务渗透到社区方方面面,及时解决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难题。”

文化活动中心歌飞扬舞翩跹

离开医院,向东走一段距离,就来到了社区的居民文化活动中心。活动中心设有阅览室、健身房、乒乓球室、多功能活动厅等。“有了这样一个活动中心,我们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正在电脑室里上网的王若芳老人,是活动中心的常客,和厂里的“老伙伴”聊聊天,上上网,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在活动中心的大房间里,记者见到几位正在练习舞蹈的老人。她们都是林头镇龙宝社区爱心艺术团的成员,目前有成员20多人。这些原东关水泥厂艺术团的退休职工,自学自导,自排自演,不仅获得了多个市、县奖项,而且经常开展慰问演出,如今已成为含山县独树一帜的乡贤文化品牌。

“企业改制后的一段时间,中青年员工外派工作,留下的是清一色的老年群体,大家普遍感到彷徨和孤独。”石光平介绍说,政府投资建设一系列文化娱乐设施,让这些企业的老员工们重新找到了精神家园,也重新找回了幸福生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