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黄山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9月底结束的黄山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将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筑绿色产业体系,以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和争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目标,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培育绿色文明风尚,努力走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之路。
保护生态 执行最严格管理制度
今年以来,黄山市以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为目标,以实施新一轮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抓手,进一步加大保护和治理力度,围绕水源地建设与保护、工业和旅游业点源污染治理、河道综合治理、城镇生活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与建设、监测能力提升等方面,重点抓好10个全覆盖、10个强力推进。
“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新安江发源于黄山市休宁县境内,为钱塘江正源,是安徽省内仅次于长江、淮河的第三大水系,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重要的战略水源地,也是华东地区最坚实的生态安全屏障。
黄山市健全完善了新安江水质动态监管体系,实施皖浙两省月度联合监测、10个国省控监测断面(点位)月度监测,对17个主要支流、8个重点城镇入河排放口、7个区县交界断面等进行季度监测;新安江流域68个乡镇全面建立了“组收集、村集中、乡镇处置”的垃圾处理体系,建立农村垃圾督查通报机制;16支打捞队常态化开展工作,并定期清理600多条支流,新安江水质继续保持优良。据悉,黄山市为保护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执行的是最严格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管理制度。
推行农药集中配送 保护生态环境
2015年,为加强农业投入品源头监管,减少和控制农药源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新安江水质优良,黄山市开始推行农药集中配送。这是黄山市保护生态环境的又一“得意”之举。
目前,黄山市已经建立统一的农药集中配送体系(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统一回收与处置、统一财政补贴)。
据黄山市农业委员会总农艺师汪琪介绍,黄山市特色农副产品众多,近年来该市主打茶叶出口,年出口量在4万吨左右,主要销往欧盟、非洲。而出口的农产品要在国际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就要真正做到绿色无公害。推行农药集中配送既提高农副产品质量,又保护了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减轻新安江水质保护的压力,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质,促进农村增收。
垃圾兑换超市 保护生态有新招
10个矿泉水瓶可兑换一包黄酒或1支牙刷;一纸杯烟蒂可兑换一瓶黄酒或酱油;2纸杯烟蒂或60个香烟盒或20个农药瓶能兑换一包碘盐。在黄山休宁县流口镇,有这样一个超市名叫“垃圾兑换超市” ,是当地政府在环保和扶贫项目上的一个尝试。
村民于凤琴赶了10公里山路送来了一麻袋的除草剂袋、农药瓶,她说:“上山干活时,看到这些瓶子、袋子就顺手捡起来了,因为它们对土壤、水体都有污染。以前没有这个兑换站,有的乡亲习惯性放在一个旧桶里收集,不让残留的化学药品流失,但也有人随手就扔掉。”
流口镇流口村垃圾兑换超市,是流域内将生态保护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一次创新和探索,让“环保从身边做起”这一口号成为农村群众的自觉行动。
黄山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把黄山建设得更美丽,让‘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成为黄山城乡最鲜明的标识符;把黄山建设得更富裕,朝着‘成为全国最富的地方’目标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把黄山建设得更文明,树立起‘梦幻黄山、礼仪徽州’崭新形象。”
未来5年,黄山将更美丽更富裕更文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