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天召开的我市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会议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双过半”,其中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992.5亿元,同比增长26.4%,完成年度目标的50.8%;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预计完成3915亿元,同比增长27.4%,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0.6%。根据江苏省评估,上半年我市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930亿元,完成年进度的51.6%,较上年同期增长14.6%,累计增幅列全省第六、苏南第一。
副市长高清出席分析会。
上半年新增11家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新能源产业增幅高达72.4%
上半年,我市工业经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五大产业发展态势良好。1-6月,五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700.8亿元,增长25.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67.8%。其中,比重最大的装备制造业一直保持平稳增长,累计完成产值1359.3亿元,增长24%;新能源产业依然发展最快,增幅高达72.4%。
新增长点产出超出预期。1-6月,全市200个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完成现价产值2030.9亿元,同比新增产值532.5亿元,完成时序进度的66.2%。其中,新增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有11家,分别是:冶金企业4家、机械企业3家、新能源企业2家、新材料企业2家。
效益增长明显快于产销。1-6月,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303.7亿元,增长37.5%;实现利润215亿元,增长42.3%。利税、利润增幅预计分别比销售增幅高出10.1和14.9个百分点。
关键指标支撑有力。主要表现为一是申报销售及税金保持较高增速。7月快报显示,全市工业企业1-7月累计开票销售收入4594.6亿元,增长36.3%;应征税金73.2亿元,增长12.8%。二是进出口总额增速加快。1-6月全市进出口总额143.3亿美元,增长41.4%,其中出口96.4亿美元,增长36.5%。高新技术、纺织产品仍然是支撑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机械、化工、纺织、服装相对平稳;冶金、建材增速趋缓;电子增速逐步回落
市经信委分析,上半年,主要行业呈现出不同运行趋势,其中机械、化工、纺织、服装相对平稳,冶金、建材行业产销增速趋缓,电子行业产销增速逐步回落。
机械行业平稳增长。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柱,机械行业的增速一直保持在全市平均水平。其中,现代农用装备企业在国家补贴政策激励下,依然保持较快增长;轨道交通产业受国家高铁发展政策调整,增速受到一定影响;工程机械产业销售虽保持较高增长,但全行业增幅从4月份开始逐步回落,企业库存明显增加;输变电产业产品订单情况尚可,但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行业竞争激烈情况下,企业利润大幅下滑,市经信委预计这种情形年内不会有根本性改观。
冶金、建材行业产销增速趋缓。自去年三季度以来,产品价格一直保持高位运行,两个行业产值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市经信委预计,下半年受紧缩货币政策和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冶金、建材行业的增速将有明显回落。
纺织、服装行业产销增幅维持在相对平稳区间。今年以来,由于棉花价格大幅波动,企业不得不通过控制产量、提升产品档次、选择高利润订单、提高价格来规避经营风险;同时,棉花价格波动、人民币不断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导致不少订单流失,除少数大企业特别是产业链较全的企业外,大部分中小企业和产业链较短的企业面临无单可接,甚至不敢接单的尴尬局面。
电子行业受到光伏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双重压力,产销增速逐步回落。光伏产业在欧洲国家削减补贴、市场需求减少、产能急剧膨胀、单(多)晶硅片(电池片)价格暴跌等因素作用下,产品出货量和企业效益下降较快。市经信委分析,目前,多晶硅价格有企稳迹象,行业周期底部正在形成,随着“去库存”告一段落和各国补贴政策调整的渐趋明朗,市场需求正在恢复,供需状况将有所好转。
化工行业在需求增加、价格上扬的双重利好拉动下,产销效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