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各地春季田管已全面开展
日报讯 (记者唐佳美)人勤春来早,又是一年春耕时。受到疫情的影响,春耕时节虽然没有往年大规模生产的热闹场景,但农民也没有闲着。村民以家庭为单位,分散劳作,勾勒出一幅催人奋进的春耕备耕图。
当前是春耕春管的关键时期,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时期。目前,我市各地春季田管已全面开展,据大户典型调查,清沟理墒完成占比85%,草害防除占比72.8%,拔节孕穗肥施用占比14%,纹枯病防治占比11.2%,春管工作井然有序。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各级农业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农民在做好自我防范的基础上,下到田间地头,恢复春耕生产。日前,市农业农村局印发了《关于切实抓好农村疫情防控和农业保供增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一手抓农村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随后,各地农业部门相继行动起来,针对当前田间作物长势,会商制定田管技术方案,通过农业网站、微信公众号、粮食产业联盟群等平台及时推送给农户。同时,利用微课堂、微信群提供视频、图文远程田间苗情诊断与技术指导,有效推动各项春管措施及早落实。
据最新大户典型调查数据显示,58%的种植大户目前已备足肥料,但当前正值春耕农资需求高峰期,仍有34%急需购买。受疫情影响,近期部分交通、物流、企业暂停营业,当前部分地区种子、农药等供应已经出现不足。据10日全市种情调度情况来看,全市春夏播所需的玉米、水稻种子各企业、门市均有一定量的备货,总体上玉米备货较足,水稻种子储备不足。蔬菜种子种苗备货不齐,目前省内调度保持畅通,短期市场供给问题不大。为此,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印发了《关于应急物资运输车辆通行有关政策的通知》,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当前春耕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能够进村入店,保障春耕生产有序进行。
此外,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疫情防控督查人员奔赴各乡村田间地头,在了解镇村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的同时,及时掌握农民在春耕春种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确保全市生产生活平稳有序。
如东:农技服务送到大棚田头
日报讯 (记者杨新明 徐爱银 通讯员陆亚琴 周建军)“赶紧搬肥料袋,倒进料斗里,趁天下雨之前,把肥料施下田去,省得浇水。”昨日上午,一台“洋马”中型拖拉机开进如东县城中街道六总村55组小麦田里,驾驶员於忠祥一声招呼,他的儿子从拖拉机车厢内搬来一袋袋复合肥,送到跳到肥料箱后面的父亲手里。
眼下,小麦进入拔节期,及时给小麦增加营养,可以促进小麦分蘖成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洋马”跑一趟,施肥宽度是12米,於忠祥驾驶“洋马”奔波了两个半来回,12亩麦田施肥就结束了。“现在机械化种田,可轻松了,一天施肥150亩,407亩麦子,三天就完成。”
“张局长,我家第一批播种的60多亩小麦叶子渐渐黄了,请你们到麦田里会会诊。”看到巡回农村检查疫情防控工作的城中街道农村工作局局长张勤一行路过,於忠祥赶紧把他们喊到田里。“麦苗发黄,是前几天连续严重霜冻引起冻害造成的,每亩多施5公斤复合肥,加强营养就可以了。”张勤他们跨进田里,拔起麦苗儿仔细分析后开了处方。
54岁的於忠祥是29组村民,种田老把式,2014年创办家庭农场,投资300多万元,购置农业机械、烘干中心、大米加工机械,去年,通过精细化管理,优质小麦单产440公斤,优质水稻单产超过650公斤。
於忠祥说,他在春节前,购回15吨复合肥,所以,春耕生产的肥料不用愁。目前,城中街道2.5万亩小麦已有70%的田块进行了化除和施肥,1.7万户农户春耕备耕物资基本到位,为今年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开了好头。
“葡萄闷在大棚里,补不到自然水,土壤干裂,赶紧滴灌。”13日下午,如东县掘港街道农村工作局局长、高级农艺师马爱东,接到虹桥村四季采摘园主人杜诚芩的求助电话,急匆匆跨进四季采摘园的智能大棚内,使劲地撬起板结的泥土,当即开出处方。
杜诚芩大学毕业后,回到乡村发展现代农业,流转160亩耕地,分别栽种玫瑰香葡萄、以色列大红桃、奶油草莓等,聘请的外地技术员由于防控疫情还没有上班,眼下,缺少栽培管理技术,立即想到了马爱东。
“樱桃需要充足的阳光,马上压条,压成宝塔型,最下层距离地面70厘米,第二层距离第一层60厘米,第三层与第二层间距50厘米……”在四季采摘园讲了奶油草莓春季培管技术后,来到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艳雯家庭农场,马爱东手把手向管护员刘建新传授剪枝压条技术。
“广播里讲,不如现场一教。”刘建新对大棚开讲新技术竖起大拇指。
从正月初二开始,掘港街道农村局8名农技人员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服务,联系对接20个村120多家家庭农场,第一时间把春耕生产的新技术送到大棚。
海门:农业部门科学指导企业复工复产
日报讯 (记者陈静 通讯员单媛媛)记者昨天了解到,10日起,海门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5名队员进驻常乐、悦来2个乡镇的7家规上农业生产企业指导复工复产。
驻点队员在向企业宣传复工标准、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细致摸排了解各企业复工复产的难题。经了解,企业普遍存在原材料供应、用工短缺等困难以及对复工后企业经济效益的担忧。针对上述问题,驻点队员努力协调、耐心解释、积极指导,并于12日辅导南通市颐田食品有限公司、南通市优绿蔬菜有限公司完成复工申请,同日取得所在区镇审核批准。
南通市颐田食品有限公司是专门为上海杏花楼等知名企业做配套产品的海门市农业龙头企业,主要从事粮食类、米粉类、蓉沙类的加工及预包装食品,年销量在5000吨以上。南通市优绿蔬菜有限公司是我市主营豆芽生产的农业企业,面向南通多个农贸市场供货。因当前疫情影响,大部分豆芽生产企业暂未恢复生产,目前市场供应还得不到有效保障。上述两家企业表示,将全力加紧生产,加快恢复市场供应,尽早缓解市场供需矛盾,丰富市民“菜篮子”内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