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汤志平:区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说明

2020年09月11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 20160119

1月19日上午,区长汤志平在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汤志平对《上海市黄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做说明。

“十三五”发展总体考虑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科创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也是黄浦建设世界最具影响力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重要时期。

“十三五”时期黄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上海“四个中心”、科创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总目标和“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总要求,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全面创新为发展注入新动力,以改革开放为城区释放更多活力,以严守城区安全稳定为底线,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强动力、扩开放、补短板、可持续、促公平,着力打造“四个标杆”,努力实现“四个前列”,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取得更高质量发展、群众过上更好生活,为建设经典黄浦、精品城区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时期黄浦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基本框架,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服务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核心引领区,宜商宜居宜业的精品城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核心标志区。《纲要(草案)》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主要目标和指标:一是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预期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高端服务业占区域经济的比重达80%左右,外滩金融集聚带、南外滩中央活动区和新天地中央活动区基本建成,滨江公共岸线全面贯通。二是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旧改征收户数超过2.6万户,具备改造条件的家庭能装尽装卫生设施,民生改善走在全市前列。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文化重点功能区加快建设,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四是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设计水平不断提升,历史风貌保护进一步加强,城市顽症治理取得重要进展,智慧城区基本建成,城区环境面貌更加宜人,成为上海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标杆。五是依法治理水平全面提高,率先基本建成法治政府。

“十三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着力增强城区发展动力和活力。紧紧围绕打造上海高端服务业发展标杆的要求,在优化发展六大重点产业的基础上,拓展延伸产业链,培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6+5+X”高端服务业发展体系。以加快推进张江黄浦园建设为载体,完善创新支撑体系,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发展具有黄浦特色的众创空间,建设触手可及的智慧城区,成为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阵地。

二是坚持开放发展,着力深化改革开放。主动对接自贸区改革,创新政府服务管理方式,落实投资管理制度和贸易监管制度改革,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全面推行“四张清单”标准化管理。深化拓展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区域的合作交流,加大“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力度。全力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健康发展,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三是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实现城区高水平均衡发展。推动重点功能区联动发展,在“一带两街五区”功能布局基础上,更加突出“一带”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增强功能区联动和组团式发展,打造“一带四组团”空间格局。牢固树立城市更新理念,推动旧区改造、重大项目建设和历史风貌保护同步发展。加强城市常态长效综合管理和重点区域顽症整治,严守安全底线,优化交通组织,成为上海城市管理的标杆。加强文化功能区建设,打造城区文化特色。

四是坚持绿色发展,着力优化生态宜居环境。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打造低碳绿色发展城区,建设美丽黄浦。大力推进节能低碳,深入实施低碳商业商务区、低碳创意园区、低碳居住社区“三区联动”。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丰富城区特色绿化,推动有条件的公园全天候开放,让市民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环境质量的改善。

五是坚持共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养老机构设施建设,打造在全市具有示范效应的社区养老服务合作社,健全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服务供给、经费保障等政策措施,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格局。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率先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提升市民健康和医疗服务水平。实施更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扎实推进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大力实施旧住房综合修缮、综合改水、卫生设施改造“三大工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