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读 2009年底,昆明市公布的招商引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显示:官渡区保持在昆明第一板块的领先优势,从实际到位资金到实际利用外资均位居全市前列。攻坚之年,官渡区再次发力——昆明螺蛳湾商贸城二期建设如火如荼,大润发商业广场项目开工;船舶重工落户空港经济区,……官渡区招商引资开门见喜,正汇聚越来越多的名牌企业。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其中,螺蛳湾商贸城二期的落地开工,无论是建设速度还是项目规模,都彰显了官渡区重服务、求创新的招商魅力。
注重服务安商事无巨细
在螺蛳湾商贸城,投资58亿元的一期市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总用地860.1亩,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已有15000多个商户入驻,涉及服装、针织品、饰品、文体用品等26个业态数万种商品,约有70000人在一期市场就业。到2010年3月,每天人流量已超过15万人次。目前,二期市场已于2009年10月28日开工建设,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打桩和基础已完成,计划2010年6月10日结顶,11月底交付使用,12月16日正式营业。目前,招商工作已全面展开,计划有15000个商户进驻经营,有10万人就业。二期主体商贸城将形成国际数码文化城、旅游购物中心、酒店用品城、国际风尚中心、海外国家馆、厂家直销中心、名品商店街等多元商业形态。与一期市场融为一体,初步实现“打造泛东南亚第一商贸圈”的发展战略目标。
商业贸易的繁荣,带来了大量复杂繁琐的工作。为了做好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的管理服务,努力把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打造成立足昆明,辐射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地区的国际性商贸物流中心。今年初,官渡区从各个职能部门抽调人员,专门设立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管理委员会。
从成立之初,管委会就将服务管理作为工作的中心,始终致力于以高效、优质的服务。在管委会的指导下,区属相关职能部门实行驻场办公,开设窗口,为广大商户提供一条龙服务系统;同时成立专门的服务监督咨询中心,设立公安派出所。对于进场的经营户,管委会优先选择各项政策中最惠条件予以实施,最大限度地扶持照顾广大经营户。
在螺蛳湾商贸城,从一期市场走到其他项目工地,最远的有几公里。即使是在一期市场里,从一头逛到另一头就有近1公里的路程。管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说,每天走几公里下来,腿都走粗了,但看到服务对象露出笑容,自己心里甜滋滋的。
交通堵塞,管委会帮助协调交警部门及时疏通;宣传推介,管委会牵头协调,打响螺蛳湾商贸城品牌;入驻的工商、国税、地税、城管、行业协会,管委会进行统一部署、协调管理。管委会的工作人员说:“从抽调到管委会,解决商户纠纷、维护交通治安、宣传政策法规、推介企业项目,我们全部工作人员都成了多面手。”
为做好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二期及后续建设项目的服务、保障工作,官渡区专门成立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区领导亲自盯项目,区工商、税务、公安、交通、消防、安检等职能部门与投资建设方进行对口工作,定期对建设及招商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通报,及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我们不仅要吸引企业进来,更要以积极、诚信的态度来面对他们的任何一个问题,践行每一项承诺。通过贴心的服务,创造高效率、高质量的良好投资环境,让企业真正能‘落地生财’。这是我们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态度,也是我们对待所有落地企业的一贯作风。”官渡区某负责人的一番话,揭示了攻坚之年,做好服务仍然是官渡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
解放思想广开渠道引资
区划调整后的官渡区,是新昆明建设的“中心区”,按照现代新昆明‘一湖四片’、‘一湖四环’的城市规划目标,官渡区既是主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连接主城和东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全区招商引资最具竞争力的独特区位优势。同时,区内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航空、铁路、客运中心直通世界、国内、省内各地;区内将形成以“四横(东连结线、320国道、新昆洛路、广福路)四纵(机场高速、东绕城线、昆洛高速、环湖公路东段)为骨架,区间、乡村道路贯穿其间,四通八达,城乡一体的道路网络,这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然而优越的区位优势并没有束缚住全区招商引资的动力,全区干部职工彻底抛弃“外出招商劳神费力,不如守株待兔以逸待劳”的思想。全区解放思想,挖掘潜力、力求突破。
在充分研究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全区招商引资时总会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详细了解外国、外地某一行业、企业的发展状况或需求,不但要把本地区的区域特点、优惠政策、资源优势推介给人家,还要侧重把本地区某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介绍给人家,力求双方在产业和产品上实现对接。如是商贸类项目,就向客商推介连接昆明主城和呈贡新城的连接带;如是工业类的项目,就推介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的官渡工业园区。
区级相关负责人表示,招商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投资商远道而来投资兴业是为了谋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需要许多必要条件,投资地具有良好的区域优势、热情的服务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产业衔接、集聚效应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整合效益。因此,要创新理念,站在投资商的角度考虑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将准备工作做得深一些细一些,才能留住客商。
制度创新招商人人参与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攻坚之年,软硬环境都过关的官渡的招商引资工作一路“飘红”。攻坚之年,全区加大创新各项机制,形成人人明确任务,个个抓招商跑项目的浓厚招商氛围。
据了解,2008年,官渡区成了13个招商局、41个招商分局实行捆绑式招商。捆绑式招商有导致吃“大锅饭”的弊端,如有的单位并没有完成招商任务,但由于其所在的招商局年终总任务已完成,也就不再追究其责任。从2009年起,官渡区打破了“大锅饭”,并组建了68个招商分局,把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分解到各责任单位。今年,官渡区围绕招商引资“百日竞赛”系列活动,形成了由区都市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招商分局分头招商,组织部门统一考核的一套招商引资工作体系。同时,继续实施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招商分局。各单位的主要领导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作为具体责任人,层层建立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确保圆满完成全区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同时,全区不断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今年以来,全区68个招商分局比签约的招商引资项目,比内、外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比招商引资的项目质量和产业类别。全区开展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踪督查和“回头看”,突出街道和部门特点,建立差别化考核评价机制。
“官渡区——全市招商引资的一面旗帜。”这是对官渡区招商引资工作连年名列全市前茅的写照。的确,官渡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强,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官渡经验”。(昆明日报 记者蔡钧 通讯员李伟报道)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