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奋进晋宁续写精彩华章

2020年09月22日 10阅读 来源:中国昆明 2008-12-30

即将过去的2008,对于晋宁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晋宁的城在变、山在变、水在变,人也在变;这一年,是晋宁拼博的一年,奋起直追的一年,是实现跨越发展的一年。回头审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滇池治理、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城乡绿化等重点工作一路高歌猛进,硕果盈枝,奋进的晋宁正在续写富民强县的华彩篇章。

城乡发展方兴未艾

晋宁县把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火车头”,按照“收拢五指、形成拳头,集中力量、建设县城”的要求,积极推进县城建设,进一步推进城市扩容,完善功能配置,提升城市品位,城市建设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景象。

在城市,县城建成区城市概念规划设计工作已顺利启动;现代新昆明西、南城各7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完成标书编制工作;6月,投资3100万元的东南绕城过境道路竣工通车;12月,投资3397万元,全长19公里的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已经竣工,大大提高了县城生活污水的收集率,全面实现雨污分流,减少各种污染物对滇池的排放;金实路建设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10月17日,投资1.52亿元的县城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普照路一期、西北环路正式开工建设;蓝色经典、湖景天颐家园、磷都花园等3个重点房地产项目已初具规模;投资1385万元的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场一期工程建设已竣工,每天能“吃掉”县城生活垃圾60多吨;11月,120套廉租住房建设任务竣工后又解决了120户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12月25日,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正式启动,县医院搬迁破土动工;12月28日,五星级豪锦源大酒店奠基;天然气工程建设正在紧锣密鼓推进。    在乡镇农村,投资5010万元建设了农田水利设施582件,新建“五小”工程22件;投资4315万元完成了上六公路二期工程,打黑、益州水库工程建设;投资4865万元的二鸣公路大修工程和17条农村公路路面硬化进展顺利,柴河、大河、大春河、合作坝、龙洞冲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工作进展顺利;14个新申报的新农村建设点正在整村推进。

目前,晋宁县城区绿地总面积达146.7万平方米,绿地率由2007年的18.03%增加到25.9%,绿化覆盖率由19%增加到29.9%。通过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绿化美化,晋宁县城迅速扩容,初步形成了建设发展框架,县城在变大、变绿、变好、变美。

招商引资取得突破

今年,晋宁县强力优化软环境,重点发展硬环境,积极营造和谐、宽松的投资发展环境,树立“人人都是招商形象,个个事关晋宁发展”意识,按照“三最四低”标准,全县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的346项精简到49项,行政性事业收费从85项精简到56项,各级各部门一切为招商引资服务,一切为经济发展出力。

为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晋宁县采取“四轮驱动”的办法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一是创新机制招商。及时掌握外商新的投资热点和动向,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积极走出去,主动敲门招商、跟踪招商、“低头”求商、以情感商,跑来项目、引进资金,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二是按照产业布局,突出产业招商。以“一园五片”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核心平台、主战场,按照产业布局着力抓好磷化工、光学仪器、农特产品加工、机械制造(铸造)等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产业招商,同时拓展招商领域,鼓励和吸引外来资本、工商资本、境外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园区建设、产业发展、县域经济、滇池治理、社会事业等领域。三是实施招商引资全覆盖。推行县级领导联系项目责任制,充分发挥领组织、协调作用,一个项目一套班子,提高项目争取率和招商命中率,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全县各乡镇、各部门都要承担招商引资任务。四是推行异地招商奖惩制。推行和鼓励非工业园区所在地乡镇引进项目,各乡镇引进的项目,无论落户哪个园区,都视为该乡镇引进的项目,实行“项目统一进园,任务分别考核,税收合理分配”的原则,其产值、税收均由引进项目的乡镇享有。

良好的环境,有力的措施推动了晋宁县的招商引资工作,一批大项目、大工程纷纷落户晋宁,一些大企业纷纷到晋宁投资兴业、谋求发展。全县较好地完成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园区建设欣欣向荣

为推动工业强县战略,晋宁县精心建设了“一园五片”  特色工业园区,以此促进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进入园区企业数量的迅速扩张,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迫在眉睫。按照“园区详规要完成、环评要通过、土地要收储、基础设施要成形、项目要落地”的总体要求,晋宁县加快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实力和档次。

去年至今年以来,晋宁县投资5511万元推进工业园区路网、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二街片区3条次干道、110千伏变电站、晋城片区7号道路、宝峰片区供水一期工程,并对四个片区电信中心机房进行了扩容改造。投资1.69亿元的二街片区主干道、生产生活用水及管网配套、生态植物园,上蒜片区主干道等工程正在抓紧建设。同时启动了二街、宝峰、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和二街磷石膏堆场及宝峰、晋城、青山片区道路前期工作。完成土地预收储5124亩,平整土地2787亩;完成了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园区区域环评、地灾矿压报告通过专家评审,基本实现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两年成形的目标。一系列配套工程的建设完成,使园区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进一步增强了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活力,从而推动了招商引资工作。

滇池治理稳步推进

晋宁县辖区内有56公里长的滇池湖岸线,8条入滇河道,滇池治理、河道整治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该县按照“堵口查污、截污导流,两岸拆临、拆违、拆迁,岸线公共空间贯通,沿岸禁养、杜绝面源污染,沿岸绿化、生态修复、恢复湿地,河床清障、清淤”的要求。经过反复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坚持推进城乡一体化,按照“湖外截污、湖内清淤、外域调水、生态修复”的思路,把项目实施与提高核心区农民生活水平相结合,坚持城乡统筹,以“政府实施”为主,“反租倒包”为辅进行生态建设,对滇池湖滨生态建设用地采取“宜租则租,宜征则征”的方式实施“两退两还”。一年来,共投入1.08亿元,全力以赴抓好“一湖两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四全”工作,大力推进滇池治理。

——下气力禁养、禁种。一年来,晋宁县积极开展滇池流域禁养、禁种工作,共投入909.75万元清理整治禁养区内畜禽53.32万头(只、羽);投入3767万元对8条入湖河道清淤保洁55.7公里,拆临拆违7572.3平方米,恢复河堤15.7公里,道路通达4.5公里,河道绿化41.6公里;投入1200万元启动了8条入湖河道两侧39个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花真工夫“两退两还”。晋宁县滇池界桩外延100米内共涉及3个乡镇、24个村委会、103个村民小组、6417户22720人、土地面积16896.84亩。一年来,该县共投入5000万元退塘、退田10752亩,退人11人、退房2935.68平方米,拆除防浪堤2051.8米,实施还湖湿地建设2572亩,推广海菜花种植218亩。全面实施农村垃圾清运、集中处理系统工程,在滇池流域各乡镇建设垃圾中转站12个,收集间1100个;启动了滇池流域10个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绿色社区(学校)创建工作。

同时,为切实保护好农民群众的利益,确保农民“两退两还”后收入不减少,生活水平不降低,还制定了对失地农民的鼓励政策,对失去100%土地的农民外出租地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按照失去土地的实际面积,给予土地租金奖励,并出台失地农民保障政策,为失地农民解除后顾之忧。

城乡绿化初见成效

晋宁县牢固树立“绿化是第一环境,第一基础设施,第一生态要素,第一景观要素”的理念,以滇池流域、城市、交通沿线为重点,大力实施城乡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工程。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由政府、部门、企业、个人联合进行生态绿化,共吸引民间资金100万元参与绿化。以滇池流域、公路两侧、城市空地、荒山荒坡和墓地四周为重点,实施植被绿化全覆盖。一年来,该县共投入6092万元,完成县城、交通沿线、滇池面山及“五采区”植被恢复3270.79亩;河道、交通道路两侧绿化植树315.93公里;完成义务植树任务104.35万株,占下达任务数的135.52%,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9.15%。初现出了“城在林中,村在绿中,人在景中”的新景象,为建设环抱市区的绿色屏障夯实了基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