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寻甸谋跨越式发展 筑北部灿烂新城

2020年09月25日 10阅读 来源:中国昆明 2009-09-28

鸟瞰县城

加快昆明第三板块县域经济发展,要以壮大经济实力、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任务,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为主要途径,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壮大园区经济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重要措施,着力培育本地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全力推动北部五县跃上新台阶,实现昆明县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现代农业 盛有文 摄

农业稳步发展

产业化水平提高 

建国前,寻甸生产工具简陋,耕作方法简单,连填饱肚子的目标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其他事情根本不能顾及,矿产、土地等资源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县坚持改革、开放、搞活方针,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全面搞活,农业、农村、农民发生巨变。2008年,寻甸实现农业总产值17.5亿元,比1978年4798万元增长36倍,比1952年800万元增长219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98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795元。粮食生产稳步提高,达19.5万吨。去年烟叶税达6638万元,今年有望再创新高。花卉、蔬菜、中药材、干果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规模;现代畜牧业发展迅速,组建云南尼里拉菲奶制品公司,大力发展奶水牛养殖。建成羊街大牲畜批发、交易市场和深加工项目,加快了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发展进程,全县实现畜牧业产值8.8亿元。寻甸迈进了北部县区农业强县行列。

工业快速发展

规模不断扩大 

1952年“寻甸县人民政府电力厂”建立,填补了寻甸工业的空白,尔后相继建立的骨粉厂、农机厂等3个县办企业,拉开了寻甸工业发展的序幕。1994年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了亿元大关。迈进21世纪,寻甸抓住机遇,果断作出“工业强县”的战略决策,强势推进工业发展,通过奋发努力,寻甸被列为云南省8个特色产业园区和全省40个工业发展重点县之一,成为现代新昆明建设的“新兴重化工业和能源基地”及“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目前,寻甸特色产业园区“一园三片”格局初步形成,规划核心区面积23.2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配套熟地面积达1平方公里。且正进行园区总体规划修编,修编后园区总面积将达到100平方公里,形成“一园五片、拥仁发展”的总体格局。东川工业园区也即将落户寻甸。现在,入园发展的企业已达54家,规模以上企业19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化集团,全国500强企业的煤化集团,全国百强民营企业的南磷集团、龙蟒集团先后落户寻甸,并得很好的发展。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亿元,比1987年的2727万元增长110倍,比1952年的145万元,增长2069倍。经过发展,寻甸工业已经形成集化工、冶炼、建材、生物制药、农副产品加工为一体的多种产业。

旅游迅速崛起

发展活力显现

寻甸旅游资源独特,集自然、历史、人文为一体,内涵丰富、独具特色,潜力巨大。有碧波荡漾、水清鱼肥的“高原明珠”清水海;有引人入胜的“西南第一洞”撒米罗溶洞群;有天蓝地绿、牛羊成群的万亩草山;有山环水抱、曲径通幽的凤龙湾;有热泉涌流的“南谷温泉”;有“滇东第一佛地”的钟灵山等。火把节、花山节等色彩斑斓的民族节日以及各民族独特的建筑、丰盛的特色美食、传统的文化,形成一道道让人流连忘返的靓丽风景线。近年来,寻甸高度重视旅游资源开发,确立了以天湖岛、凤龙湾、钟灵山开发为主的生态旅游,以星河温泉为主的温泉旅游,以及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为主的红色旅游。2008年全年接待游客26.7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075万元。目前,围绕三大旅游,该县通过招商引资,加快旅游业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昆明旅游经济圈中的新亮点。

旅游活县

城市建设提速

面貌焕然一新

寻甸以规划引领,全力推进城市建设发展。目前,县城建设得到较好快发展,面貌焕然一新。以“两纵一横一场”和“河滨带公园”等为重点的市政标志建设完成,北城、南城、东城开发建设全面提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再造新城”的承诺即将实现;老城区改造不断加快,城区水、电、路、网逐步完善;四创两争工作合力推进,城市居民素质显著提高。青龙山下、牛栏江畔,一个集休闲娱乐、度假观光、生活居住于一体,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突出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正在形成,寻甸正在成为人们梦寐以求寻找的“伊甸园”。

基础设施加强

发展基础改善 

60年前,农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交通、通讯不畅,信息闭塞,经济发展落后。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以来,在各级的关心重视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引清济昆”、“引牛入滇”等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启动实施,一大批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成使用,水利化程度达到了57%,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提升;通达工程、行政村路面硬化及路基改造工程得到广泛实施,境内公路总里程2030公里,通达全县所有的行政村,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开通59条城乡公交线路,拥有公交车464辆,通乡、镇率达100%。县城内开通三条公交线路,投放公交车12辆。城乡路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通行能力大为改善;实施西部农村电网完善工程,全县农网改造覆盖面达95.4%;有线电视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邮电、通讯等事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变为了有力支撑。

社会事业发展

人民生活改善

60年前,社会事业发展几乎是空白,对广大普通百姓来说,几乎没有享受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的权利。在60年历史潮流中,尤其是改革开放的30年,社会事业发展亮点频现,保障有力。2008年,全县已设有普通中学21所,高中573个班,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54%。县、乡文化网络逐步形成,民族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糠箩箩、米箩箩》在全国文艺汇演中荣获金奖;全县城乡设置医疗卫生机构22个,病床679张,卫生技术人员610人,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医疗水平大幅提高。启动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参合人数达47万4755人,参合率达99%,累计为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2540.33万元,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表彰;就业和再就业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展现。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个地区的发展变化可以成为一个时代变迁的缩影。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寻甸在改革、探索、实践中取得了令人瞩目成就,作为昆明北部灿烂新城,谱写了壮丽的历史篇章,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的沧桑巨变,彰显了寻甸人民的勤劳智慧。

回顾和展望寻甸的发展,寻甸就如一匹黑马,发展速度令人称赞!它的发展潜力、发展活力正得到快速释放!这块充满无限生机的伊甸园,正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商的关注和好评,正蒸蒸日上一步步向前迈进。抚今思昔,倍受鼓舞;展望未来,信心满怀。寻甸正以百倍的信心,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进取的精神,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续写新的传奇与辉煌。王仪  马媛琳 马兴有(昆明日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