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的战略性思路,依托滇中交通枢纽的独有区位优势,开始渐次展开40平方公里的宏伟蓝图,全新理念和视角下的国家级功能定位,园区发展再迎新机,新一轮发展大幕已然徐徐开启……”对于打造全国一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嵩明县领导干部们满怀信心。
规划3万亩一流园区
云南嵩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在原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基础上进行规划建设的。地处嵩明县城东北部,在嵩阳镇和小街镇境内,西接县城蛇山森林公园,北至马场村,东至敦白、保旺村,南至嵩四公路,建设后将成为县城的重要部分。规划园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照优越,水源充足,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理想场所。
嵩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面积3万亩,涉及嵩阳镇龙院、新春邑、龙街,小街镇墩白、本纳克、保旺、东屯、哈前、积德9个村委会。规划区内有19个自然村、34个村民小组,4148户16707人。
嵩明县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工作,于2009年11月及时成立领导小组,2010年2月组建了云南嵩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明确了园区管委会领导,从县农业局、县国土资源局、县规划建设局、县计生局、小街镇等单位抽调11名素质高、业务强的工作人员组建了班子,园区管委会成立后,认真开展调查、规划,积极与省、市部门对接,申请建设项目,引进农业研发单位和农业龙头企业。
园区概念性规划于2010年4月16日经嵩明县规委会通过,目前已与多家国内知名规划部门洽谈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台湾大昱建筑咨询有限公司完成的概念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规模是,建设规模为3万亩,其中核心区1万亩,辐射区2万亩。按照“建园即建城”的理念,按“高起点规划、高科技支撑、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服务、高效益产出”思路,通过一定时间的建设,打造出“一个品牌、三个平台、五个基地”。即塑造一个新的农业品牌,搭建产学研平台、农业产业化经营平台、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平台,建设农产品示范、展示、培育基地,新品种、新技术创新孵化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农业科普教育休闲观光基地,农产品集散交易基地。通过打造品牌,搭建平台、建设基地,使园区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云南现代农业重要的展示、示范和引领的窗口,实现科技性、示范性、生态性、可持续性发展,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以昆曲高速、嵩待高速、新昆嵩高速为主线,将园区划分为“六区”,即中心商务区、农产品商贸中心区、仓储物流区、精深加工区、种植示范区及农耕体验区、农业研发及都市农业展示区。形成完整产业链,把云南嵩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成国家级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嵩明积极与省、市部门对接,申请建设项目,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初步确定园区农田基础设施投资为每亩5000元,计划2010年园区中低产田、地改造1.5万亩,整合3000万元,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即将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园区主干道1号路玉明路延长线园区段施工设计已进入招投标阶段,即将开工建设。
示范园区现雏形
嵩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所在地海拔高度1900—1920米,年平均降雨量987.1mm,其中5—10月降雨量872.4mm,占全年总降雨量的88.3%。年平均温度14.2℃,1月为最冷月,均温6.9℃,7月为最热月,均温19.6℃。同时,园区可用水源3091.7万立方米,有上游水库、阿革勺水库、荒秧田水库、花山水库、望乡台水库及腰子塘水库等,水源丰富。再加上园区与嵩明县城相连,地处昆曲高速公路、嵩待高速公路和昆嵩高速公路交叉口,经昆曲高速公路距昆明市区57公里,距昆明新机场约27公里,与规划中的昆明新南站约25公里左右,交通十分方便。
一系列的优势成为了园区发展的充分条件和必要因素。通过规划与建设,现代一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已经初现雏形。
2001年以来,由云南省花卉示范区,完成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面积3647亩的花卉示范园区,实现了园区内场地平整、主干道、支干道、供水系统、排泄沟渠、供电系统、通讯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引进了在世界上影响较大、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荷兰安祖公司,世界500强英国太古公司,日本河野教大公司,韩国的美山、瑞仁、金兰、金花公司,台湾真善美公司,中国知名的虹之华等多家内资花卉生产企业,中国五个花卉测试站之一的国家林业局月季测试站也建在园区内。园区内形成了以韩资、日资为主的大花蕙兰生产基地,年产盆花20余万盆,种苗80万株;以荷兰安祖公司为主的红掌、凤梨生产基地,年产3400万株,畅销中国市场;以英国太古公司为主的康乃馨切花出口基地,年产4000万余支;以昆明虹之华公司为主的菊花种苗生产基地,年产菊苗5000万株,是亚洲最大的菊花种苗出口生产基地。同时,内资企业的出口创汇能力持续增长,形成了以昆明虹之华、立深新园公司为主的出口型企业。
为加快农业研发单位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在省、市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原云南省花卉示范区已引进24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设3647多亩的花卉示范园区的基础上,目前示范园区已经与市农投公司投资的昆明国际项目、深圳大型农产品交易中心、省农科院、晨农集团等企业和单位进行了洽谈。其中,市农投公司的昆明国际项目子项目工程农业技术中心项目地质勘探基本结束,项目施工前的相关报批手续紧张开展,昆明国际项目的子项目农产品产后研究中心用地213亩、深圳大型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的地上附着物情况调查工作已结束,并与县相关部门及相关村委会进行了对接,为土地征收工作作好了前期准备。省农科院项目经多次对接,目前选址已基本确定。晨农集团1000亩精品农业展示区选址已基本确定,正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24家花卉企业竞相“怒放”
为发展全省花卉产业,2000年7月26日省花卉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与嵩明县政府签订租地合同,租用小街四川碑片2564.7亩土地。2007年元月1日,为引进世界500强企业英国太古公司,园区管委会又与嵩明县政府签订二期土地租用合同,租用东干渠以下的1082.84亩,两期合计租用3647.54亩。
如今,园区共进驻24家花卉种植企业,有云南金花园艺有限公司、韩商独资的云南金兰花卉有限公司、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及台商独资昆明真善美兰业有限公司。设施大棚47万平方米,办公生活设施1.21万平方米,入园企业分别来自荷兰、英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已基本形成了以韩资、日资为主的大花卉兰生产基地,以英国太古、荷兰安祖公司为主的红掌和康乃馨生产基地和以美国博尔公司等为主的种子、种苗生产基地,其产品大部分出口。
园区通过引进国内外著名企业,影响带动国内花卉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种开发、管理模式等方面形成示范效应,园区企业与省农科院花卉所共同研发了近2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推广了太古公司、安祖公司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基质配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创新品种与新技术和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已推广到滇中昆明、玉溪、曲靖等100多家花卉生产企业和花卉合作社,大花卉兰、红掌、洋桔梗等新品种推广面积已达到8500余亩,年产盆花近400万盆180万盆,洋桔梗切花1.7亿支,新增产值1.2亿元。
走进园区,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到处都是种植花卉的大棚,大花惠兰、月季、菊花、蝴蝶兰、洋桔梗等等分门别类。在真善美花卉种植大棚里,工人们正在忙着修整花苗。新研发的大花惠兰四季常开,一盆盆的展品绚丽缤纷。台湾老板阮世雄得意地说:“这里水好空气好,非常适合养花,等到中秋节前后至年关,这些花就要进入盛花期,经济效益就会显现出来。”而在虹之华的菊花苗大棚里,10多名工人正在剪花枝,准备销售。公司总经理主理孙明琼说:“这些菊花苗都是出口日本的,每年销售近1亿支。”
依托距离昆明国际机场15分钟经济圈、昆明主城30分钟经济圈和生态环境优势,通过打造品牌,搭建平台、建设基地,使园区成为云南省现代农业重要的展示、示范和引领窗口,实现科技性、示范性、生态性、可持续性发展,嵩明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步伐铿锵有力。(昆明日报 记者 杨雪煌 陈东 通讯员 杜立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