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六大重点推进富民新区建设

2020年09月22日 10阅读 来源:中国昆明 2011-01-21

回顾“十一五” 务实创新 成果丰硕

数字看成绩: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5%;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7.3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3.8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6%。形成了一产特、二产兴、三产活的发展新格局。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4%,突破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6.4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8.67亿元。旅游业实现接待游客过百万、收入过亿元的“双突破”目标。

五大亮点: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完成27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房地产项目18个,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8家单位办公楼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城镇化率预计达24%,较2006年提高3.66个百分点。新建、改造县乡道路62条共548公里,通行政村路面硬化率达100%。行政村客运通车率达91%。完成10个小集镇建设项目。完成各类水利工程5703件。实施了296项新农村基础设施工程。21所标准化学校竣工投入使用。通讯网络覆盖率达94.51%。

——改革开放成效显著。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全县乡镇撤并为6个。累计完成融资5.59亿元。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全面完成。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1个,累计到位内资45.22亿元,到位外资1567万美元。

——民生得到较大改善。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6889元和5644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59.5平方米。提供有效就业岗位4927个,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2.5万人,实现转移性收入1.01亿元。4.4万人分别享有社会保障成果。  发放各类惠农补贴5541万元。建成廉租房602套。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75个。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施省、市科技项目44项,14项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放补助资金1110万元,受助学生3.3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51%,城镇居民医保覆盖率达到95%。累计创建各级文明单位216家。

——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全面落实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效能政府16项制度。县乡便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县级行政审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分别减少为15项和31项。   

盘点2010 锐意进取 成效显著

2010年,富民县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全面实现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十一五”画上了满句号。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完成24个规划编制。完成4条城市干道的大修改造。彩玉国际商业步行街、工商花园小区主体工程完工。首个高层建筑项目假日尚岛开工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新增1.11平方公里。昆武高速和轿子山旅游专线公路全线开工建设。

工业基础不断夯实。工业园区实现实体化运作。实施22个基础设施配套项目。4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8个亿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大风丫口风电场项目拉开了昆明市风能开发的序幕。

非公经济持续壮大。建立招商引资服务企业“110”工作机制。由引资向选资转变。全年签约项目62个,实际到位内资15.28亿元,外资607万美元。新开工500万元以上项目32个。中小企业达537户,实现增加值13.5亿元;非公经济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3%。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农业实现增加值6.08亿元,同比增长6%。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及抗旱应急工程3178件,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95万亩,解决2.0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14个自然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发放小额信贷扶贫资金  2500万元,扶持农户2150户。

环境保护得到加强。新增绿地面积1153.6亩,县城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40.6%、45.4%和12平方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企业“三废”排放达标率100%。万元GDP能耗下降2%。森林覆盖率55.1%。

发展成果惠及全民。永定中学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县医院迁建项目启动建设。完成7400户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发放各类创业贷款2685万元,开发就业岗位1208个。12.4万农村人口纳入新农合参保范围,1.6万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年人领取养老金。

平安创建再上台阶。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破获刑事案件284起。受理各类民间纠纷2410件,成功调解2347件。接待群众来信来访697件1860人次,办复率100%。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受理行政审批及管理服务事项4.4万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9.9%。实施督查督办398项。实现融资3.9亿元,占“十一五”融资总额的69.8%。

攻坚“十二五” 六大重点再铸辉煌

市委、市政府对北部县区发展的关注度和支持度不断加强,富民县城市定位提升为昆明都市圈北部辅城和现代新昆明的富民新区。未来的五年,将是富民县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大跨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特别是昆武高速、轿子山旅游专线的全面建设和西北绕城高速、城际铁路专线、主城轻轨的规划建设,将使富民的近郊优势、后发优势更加凸显,发展空间更为广阔。”杨相来表示,基础已经打下,全县上下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快马加鞭,未来五年,富民必将大有作为!

发展思路

牢固树立“富民、强县”两大目标,坚持走“农业特、工业新、城市靓、生态美、人民富”的全域城镇化发展道路,围绕建设“昆明都市圈北部辅城”这个中心,建设钛盐化工产业、中小企业孵化“两个基地”,推进新型工业化、高端信息化、全域城镇化“三化进程”,实施生态立县、科教兴县、产业强县、文化活县“四大战略”,打造宜居富民、养生富民、绿色富民、活力富民、创业富民“五大形象”,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和谐社会构建“六大举措”,努力实现富民科学发展大跨越。

重点一:产业支撑

巩固发展昆禄公路经济带,着力打造东部新经济带和螳螂川沿线滨河经济带,大力发展钛盐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清洁能源、环保科技、食品加工和商贸物流七大产业。打造全省重要的钛盐化工基地和新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加速发展第三产业,把富民建成面向全省的第二居所和第三空间,昆明市北部重要的物流经济区,面向滇北和川西地区的商业批发配送中心和物流信息中心。

重点二:城镇品质

构建主次分明、特色突出、功能互补、全域发展的城镇建设体系。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37%,建成区面积达9平方公里。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力争跨入全国文明县城和国家生态县行列。全县6个乡镇创建成国家生态乡镇。

重点三:投资拉动

实施项目316个。投资69.75亿元,实施工业园区34个园区基础设施项目,新增园区建成区面积2.53平方公里。形成“两纵三横”的交通路网布局。建设16座水库,完成18座水库除险加固,实施2.35万件“五小”水利工程,解决3.9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重点四:深化改革

巩固政府机构改革成果。实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引进3-5家金融机构。扶持培育1-2家上市公司。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集体林权流转。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改革,逐步将经营性领域、竞争性资产推向市场。

重点五:改善民生

实施“9+3”教育工程。改造扩建一批医疗机构。加快城乡文化和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重点六:转变职能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深入实施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效能政府16项制度,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努力打造“三最四低”的投资软环境。

谋划2011 凝心聚力 大干快上

2011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幅壮丽画卷就此铺开。今年,富民将以“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为动力,找准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强化措施,化解困难,在“十二五”跨越式发展的征程中牢牢把握主动权、抢占制高点。

发展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左右;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控制在市级下达的指标内。

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实现农业增加值6.62亿元。稳定粮烟生产,扩大蔬菜、花卉种植面积。启动农业观光示范园区建设,建成2-3个标准化农产品供应基地。实现畜牧业总产值3.9亿元。完成水利投资5000万元,完成“五小”水利工程350件,解决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设农村道路6条共122.2公里。实施10个新农村省级重点村建设。转移输出3000人,实现劳务收入900万元。

推进工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快园区格局从“三区一中心”向“一园多区”转变。园区落户企业达95户,新增亿元以上项目4个。力争实现园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26亿元以上。全力打造东部新经济带。以七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增长14%以上,占GDP的比重达54%以上。

增强第三产业发展新活力。深入挖掘和整合旅游文化资源,打好“昆明牌”。深入推进昆明乡村养生旅游试验区、小水井苗族风情生态村、九峰山、宝石洞等旅游龙头项目的开发,打造“八大精品”,启动1个投资亿元以上的乡村旅游酒店建设。大力培育现代农庄,全年实现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

构筑北部辅城建设新格局。完善辅城功能,做好县行政中心搬迁筹建工作。建设县审计局、森林公安局等业务用房。改扩建第二自来水厂,新建第三自来水厂。建成县二级客运站、垃圾处理厂。完成城区供气管网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实现行政村公交通达率达100%。力争县城建成区规模扩大1平方公里以上,城镇化率达25%以上。扎实推进“三重四集中”。扎实推进“四创两争”工作,实现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5%、建成区绿地率达46%。

增添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完成永定镇撤镇设街道办事处和5个乡撤乡设镇工作。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创办医疗机构。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年内确保到位内资15亿元、外资300万美元以上;力争到位内资17亿元、外资500万美元以上。确保完成融资3.5亿元。   

建设生态文明再有新作为。建设沼气池600口、节柴改灶1500眼,沼气综合利用面积达1万亩以上。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全力推进螳螂川富民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环境“六清六建”工作。完成雨污分流配套工程建设。巩固面山矿山关停整治成果。

推进社会进步再创新业绩。完成县一中改扩建,加快建设县示范幼儿园。完成县医院迁建主体工程。建成20个农家书屋、3个农村文体活动广场。实现新农保参保率96%以上,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综合参保率达80%以上。新建廉租房200套,完成续建498套。

着力提升政府服务新形象。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完善政府网站和热线电话功能。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建立便民服务三级联动和园区服务体系。提高从严治政能力,以廉政勤政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美好的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 富民建设北部辅城的序幕已然拉开,大干开局之年的号角已经吹响,富民将以拼争一流的创业激情,以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以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以奋力拼搏的豪迈干劲,奋力开创富民新区科学发展大跨越的新局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