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西山区在上周挂牌成立了海口新区外,宜良县、五华区等昆明八县市区,也获得了昆明市委常委会认可,随后将陆续成立新区。事实上,对新区的建设,宜良县早在数年前就开始了“探路”行动,并启动相应的一系列规划建设。
半城花香 半城湖水
2006年,在现代新昆明建设进程中,宜良开始了该县东城新区的开发建设。按当初规划,东城新区位于宜良县城东南方向,北以昆石公路为界,东临南盘江,南至城区最南端,西以起春路、宜竹公路为界,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到2020年,人口规模达8—10万。从功能上说,该区是作为宜良新的城市核心功能区,以文化产业和旅游地产开发为主,融合行政办公、居住、商业和金融等产业的“花乡水城”。
“花乡水城,是宜良的城市发展定位。”宜良县一名干部说,宜良水资源丰富,种花历史有800多年,由此成就了“万家花园”、“花街节”等地地方品牌。而近年的南盘江综合整治工作等,也为花乡水城的城市定位注入活力。
按照这样的定位,宜良县快速推进城市项目建设,先后启动了汇东路、东城大道、书苑路、纬一路、客运站、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万人体育场馆、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千亩人工湖、乡鸭湖等项目也快速推进。
经过数年的努力,当初的新区规划已初具雏形。
占地1万余平方米的玉泉广场,位于昆石公路宜良收费站口,是宜良的窗口。2008年,宜良为提升城市品位,给沿线居住群众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专项投资2100万元对广场周边道路、景观等行综合整治和打造,建成了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玉泉广场,成为当地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于去年开工建设的“乡鸭湖”,则是宜良县近10年来引进的最大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预计投资15亿人民币,分4期在5年内完成。该项位于宜良县东城区南盘江两岸,项目包括花卉特色街、烤鸭美食街、花卉主题公园、人工湖、河道改造、商业娱乐中心、商住区建设、市政道路及公共配套设施,整个建设周期5年,工程将于2014年全部竣工。目前,乡鸭湖项目正如火如荼,入口的两幢火车造型建筑也出具雏形。而总投资125亿元的千亩人工湖湿地,也正在加紧建设,计划在5年后建成。
不完全统计显示,从2003年至2010年,宜良县先后投资超过2亿元新建和改造城市设施,这些市政设施项目的先后竣工,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也有效提升了宜良的城市品位,为即将“上路”的昆明东城新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县城”到“都市”的转身
“此番,昆明市委决定把宜良建成建昆明东部新区,是宜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宜良一名干部说,建昆明东部新区,宜良具有很多优势。从区位来讲,宜良是昆明通往滇东南的交通要道,昆河铁路、南昆铁路、昆石公路等穿境而过,是云南通向沿海和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而且在新昆明建设的4个辅城中,宜良人口最多、人气最旺、发展潜力巨大。
但更重要是,经过长期发展,宜良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综合交通体系、城市空间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社会事业综合体系,基本具备了建设昆明东部新区的发展条件。
面对机遇和优势,宜良把自己放在全市、全省、全国的大坐标中去审视和考量,决议大境界、大手笔,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谋划昆明东部新区发展道路,实现从传统县城到现代城市思维的根本转变。
宜良县提出,建设昆明东部新区的总体发展思路是:“争科学发展之先,建昆明东部新区;创和谐社会之优,造宜良花乡水城”。按照“123456”发展思路,以跨越式发展为发展模式,以打造花乡水城和实现富民强县为发展目标,以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为发展基调,以工业突破、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城市开发为发展重点,以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科教兴县、环境立县为发展战略,以着眼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商贸旅游现代化、县域城镇化、发展民生化、环境生态化为发展主线,着力打造实力东城、活力东城、宜居东城、品质东城、生态东城、和谐东城,切实把宜良建设成为集高端产业、厚重文化、精致空间、优质环境、清新生态、品质生活于一体的昆明东部新区,把昆明东部新区建设成为“城在花中卧、水在城中流”的“花乡水城”,建设成为立足昆明、辐射云南、面向全国乃至南亚、东南亚的“旅游胜地、美食王国、休闲天堂”。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