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宜良“十二五”开局之年谋求大发展

2020年09月22日 10阅读 来源:中国昆明 2011-02-15

核心速读 

2月12日,宜良县召开2011年工业突破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会议回顾总结了2010年全县工业突破、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的各项目标任务。“2011年全县上下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业突破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旋律,把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为建昆明东部新区、造宜良‘花乡水城’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汇聚更为丰富的资源,提供更为持久的动力。”主持宜良县委工作的副书记张之亮在大会上说。

“十一五”期间,宜良县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30.3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58.3亿元,年均增长13.9%。引进外资项目11个,实际到位外资5250.9万美元;引进市外内资项目214个,实际到位内资83.3亿元人民币;打造融资平台5个,融资31.61亿元。快速推进“一园六片”省级工业园区建设,逐步形成集聚化发展态势,2010年圆满完成市下达的内外资任务。

今年,宜良县将从八个方面强力推进工业突破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坚定不移抢抓机遇抢占先机。“争科学发展之先、建昆明东部新区,创和谐社会之优、造宜良花乡水城”是宜良“十二五”时期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全县将围绕这一目标,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站在更高平台,着眼更宽领域,充分释放潜能,张扬优势,寻求突破。

——坚定不移突破常规竞相发展。在日益加剧的区域竞争中,宜良县将全力推进工业突破、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抢抓机遇、加大投入,竞相比环境、抢客商、拉资本、争项目,科学谋划发展思路,突破常规打开局面,调动一切力量,整合一切资源,汇集一切智慧,圆满完成“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坚定不移加速工业突破。在规模总量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以工业大项目、大企业、大资本、大投入来带动县域经济大发展,外引内培、多策并举,确保年内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不少于4个、竣工2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30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6亿元。在技术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加大技改投入,大力改造提升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对自主创新型、龙头带动型、节能环保型技改项目,实行一企一策,优先加以扶持。在节能降耗上实现新突破。以产业升级减少环境污染,以循环经济降低废弃物排放,以集约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坚定不移推进园区建设。强化园区规划管理,规划一步到位,建设逐步推进,做到规划设计、建设开发、管理经营、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和环境治理全覆盖。加快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努力形成特色明显、成长性好、带动性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产业集群。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优质、高效、专业的园区管理服务机构,实现权责合一、党政合一、经济社会发展合一。加快城区企业入驻园区,做好李烧鸭食品、滇王食品、李子园牛奶、西红花酒业、盘江碳素厂、东昇冶化、石林针织、宜字玛钢等企业的搬迁入园工作。

——坚定不移狠抓招商引资。创新招商方式,在抓好敲门招商、跟踪招商、驻点招商、组团招商、会展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措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企引企、以商招商。突出招商重点,重点引进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产业链企业、知名品牌企业。实现强势招商,把大招商作为“中心之中心、要务之要务、重点之重点”,确保政策向招商倾斜、领导力量向招商集中、干部资源向招商聚集、社会力量向招商整合。严格考核和奖惩,继续实行招商引资一月一排名制度,强化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严肃问责问效,各责任单位的任务必须确保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坚定不移加快项目建设。下大气力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精心筛选、论证、包装、规划、储备一批能够促进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和增强发展后劲的大项目。千方百计推进项目落地。用好用足国家、省、市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投融资平台作用,改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实施,建立完善重大项目联系协调机制,加强全程服务和督促指导,力争早开工、早投产、早收效。

——坚定不移优化发展环境。优化政务环境,努力实现“零距离”指导、“零关系”办事、“零利益”服务和“零障碍”入驻。优化服务环境,建立“一人一企、一企一策”的服务措施,为企业提供精细化服务、保姆式服务。优化信用环境,把诚信作为立县之本、兴县之基,构建制度健全、手段完备、调控有力、治理有序、覆盖广泛的社会信用体系。优化创业环境,积极鼓励能人创企业、农民创家业、干部创事业,大张旗鼓支持创业,让想创业者敢创业、会创业者能创业、善创业者创成业。优化社会环境,深化平安宜良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努力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坚定不移强化组织领导。注重学习研究,提高综合能力,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用科学眼光、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民主决策、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改变精神面貌,转变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干”、要“领着干”、要“抓紧干”、要“真硬干”。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