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撤县设区华丽转身 晋宁发展大有可观

2020年09月25日 10阅读 来源:昆明信息港 2017-07-05

2014年底,昆明对一二三板块作出新规划,逐步摆脱中心城区主要在滇池北岸和滇池东岸的状态,中心城区中心移向滇池南岸和西岸,真正形成“一湖四片”的发展格局,晋宁与主城五区形成了环滇池发展的第一板块。

2016年获国务院批准的《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明确了昆明中心城区的发展方向为“南延、北拓”,城市发展从“翠湖时代”跨入“滇池时代”,昆明正朝着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目标迈进。而按照国家的战略规划,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将在这里建成,未来的昆明将成为“中国健康之城”。

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是城市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一面镜子,也是创新引领、开放合作的一把尺子;投资潜力、价值优势是要素融合、产业发展的一块“试金石”。2012年,晋宁提出撤县设区;2016年11月24日,晋宁撤县设区获国务院批准;今年1月5日,昆明市政府下发《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撤销晋宁县设立昆明市晋宁区的通知》,至此,晋宁用5年时间实现了由县到区的华丽转身。位于滇池南岸,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晋宁,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昆明发展滇池时代的来临,使晋宁进入了主城区范围,具有了主城功能拓展区的功能,这要求晋宁主动融入主城发展,站在建设与发展的新起点。这半年来,晋宁工业加速、交通提速、城市宜居、百姓幸福,一字之变,展现新容颜、激发新动力、实现新收获。滇池南岸,崭新的晋宁正在崛起,并加速奔跑。

一字之差

“县”改“区”变化太多

晋宁“县”改“区”,一字之差,却让置身其中的晋宁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巨大的差异。

“来晋宁考察和准备投资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质量也越来越高。”晋宁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对此感触很深。外出招商洽谈项目时,以往打的招商牌是各种县域优势,现在是“国际旅游康养、古滇郑和文化名城”,“县”到“区”的细微变化,在客商看来意味着基础配套、招商政策、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晋宁也出台了支持招商的意见,涉及交通、旅游、产业等多领域,从资金、服务、配套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对其发展定位进行精准招商。

6月20日,经联合验收工作组评审,腾俊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顺利通过初验,为下一步迎接国家正式验收奠定基础。届时,经海关批准,各国特色商品都可在商品展示中心进行保税展示和销售,云南的消费者在家门口就可以购买到全球优质的商品。

而腾俊国际陆港就位于晋宁区的青山工业园内,项目紧邻泛亚铁路中线,通过自建的3条铁路专用线,与中谊村火车站无缝连接。中心建成后将全面完善陆港功能,进一步提升陆港的国际化服务业务,实现物流集成、服务集成、商贸集成三大板块的整体规模化。投入使用后,将为全省提供出口商品“境内关外”的退税便利,也为境外商品进入云南提供“进口缓缴税”政策优惠。这样将大大拉动晋宁的交通及经济发展。

如同腾俊国际陆港一样,在携手开启新征程中,按“区位择优”论,企业选择晋宁就是选择“最小的投入”“最低的成本”,终将获得“最快的发展”“最大的利润”和“最佳的效果”。世界500强企业中的百威英博(昆明)啤酒有限公司、益海嘉里昆明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和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入驻晋宁。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和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等一批中国500强企业,也在晋宁扎下了根。今年以来,晋宁区共接待前来考察的企业30余批次,其中包括日本YUMEX株式会社、万达集团、禧仟秋影业有限公司、绿地集团、英皇集团、云南城投集团、云南文投集团等。

今年一季度,晋宁区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7个,协议总额516.2亿元。签约项目涉及工业产业、文化旅游、康体养生、基础设施等。在不久前举办的“2017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晋宁区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个,总投资预计超过22亿元,项目涵盖现代物流、生物医药和轻工业。同时,晋宁区按照高于全年目标、高于去年同期的“开门红”要求,全区经济运行高开稳走、稳中有进,顺利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深厚内涵

山水相拥的历史名城

“晋宁即将是一座生态之城、山水相拥,或许之后晋宁连空气都能装瓶销售往各地。”作为昆明名副其实的后花园,晋宁区住建局负责人如此描绘晋宁未来蓝图,晋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良好的生态环境相互呼应,必将成为山水相拥的历史名城。

“看,彩鹮回到滇池了。”爱好摄影的李继明惊奇地发现,在过年期间,彩鹮现身晋宁昆阳街道的东大河湿地,这群小精灵的到来,给昆明春节增加了不少喜庆。前些年因为栖息地的减少和环境污染问题,彩鹮一度被宣布已经绝迹。而如今,人们在晋宁再次见到彩鹮美丽的身姿,同时还有稀有的灰头麦鸡出现。近年来,晋宁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恢复近两万亩的湿地,为滇池建起了一道生态屏障。随着湿地的恢复,晋宁的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各种各样的鸟类也越来越多,滇池的水质也在不断改善,环境也越来越适宜居住。

晋宁生态优势明显,具有优质的湖光山色和绝佳的湖岸线资源。晋宁处于昆明上风上水的位置,坐拥53公里滇池湖岸线及8条入湖河道,已建成近两万亩生态湖滨湿地,森林覆盖率达52%,是滇池生态圈、文化圈、旅游圈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获得“2014最美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2016、2017百佳深呼吸小城”“2016中国最美丽县城”,连续两次获得“中国避暑休闲十佳县”荣誉称号。

7月2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率考察组到晋宁区考察大健康产业,大湾片区优美的生态环境深深吸引了考察团。大湾片区位于上蒜镇大湾山,东至牛恋立交,南至环湖南路、滇池南岸,北至滇池湖畔,距离昆明老城区40公里、昆明长水国际机场55公里、昆明南站30公里、滇池航运晋宁区东大河湿地码头3公里。晋宁预计规划用地面积为3321亩(可拓展用地面积8000亩),依托晋宁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滇池壮阔的景观环境资源等,可以将大湾片区打造成为一个集大健康产业、生态旅游、休闲运动、旅游度假、环境人文教育为一体的健康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

“十三口古井在晋宁的发现,将逐渐揭开古滇人的生活。”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级研究员蒋志龙介绍,近日,随着云南省考古研究所在晋宁区上蒜镇金砂村上西河遗址乙区发掘出的13眼古井,以及多所房屋基址、动植物遗存的“现身”,古滇人的吃穿住行一点一点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晋宁还是滇国故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战国至唐代均为云南中枢,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晋宁便是这个文化中枢的核心点。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引用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等事例,表示当代发展仍需要发扬郑和精神。晋宁是郑和故里,郑和生于斯、长于斯。调子会、秧佬鼓、独龙舞、圣贤画、乌铜走银、特色剪纸、竹编鸟笼等民俗风情也凸显着晋宁民俗文化的底蕴。古滇文化、郑和文化、宗教文化和民间民族民俗文化交相辉映。

雨后的6月,位于晋宁宝峰的张良玫瑰园绚烂夺目。粉色玫瑰花在路边娇艳蔷薇的簇拥下迎风绽放,村民在花丛间忙着采摘可供提炼精油的鲜花。晋宁作为全球三大温带鲜切花生产地之一,鲜切花和单一品种玫瑰种植面积均居全省第一;晋宁还是云南省主要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和全省重要的优质奶源基地,这些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非常稀缺。晋宁自然资源丰厚,是世界四大磷都之一,居中国“三阳磷矿”(昆阳、开阳、襄阳)之首。

晋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之地。晋宁的大书画家担当和尚,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杰出代表;晋宁的文献学家方树梅,对云南历史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郑和从小就在孕育了古滇文明的滇池边长大,可以说,宽阔的滇池水面激发了郑和的航海梦,良好的人文环境造就了郑和的探索精神。此外,晋宁强化干部任用导向,选拔任用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干部,这是一支经受过严峻考验、锐意进取的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正能量进一步凝聚。

立体交通

便利交通缩短时空距离

住在晋宁晋城镇的张扬,随时关注着昆明地铁9号线二期工程的进度,“地铁开通后从家里到昆明,只需要30多分钟”。晋宁逐步发展的立体交通,将给当地居民和前来发展和投资的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晋宁处于滇中城市圈的核心腹地,随着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加快发展,地处昆明南大门、作为“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重要节点的晋宁,愈发四通八达。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晋宁迎来了更为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其区位及交通优势越来越引人瞩目。

铁路方面,泛亚铁路(东线、中线)经过晋宁,昆阳支线、东南环线、昆玉铁路“三铁”工程的建设使晋宁融入环滇池铁路圈,并成为昆明由此向南通往东南亚的商贸之门。

近日,被喻为最美环湖路的新环湖南路成了滇池边上的一景,瞬间红透了昆明市民的“朋友圈”。“这可能是昆明最美的路了,晋宁人真有福。”市民李女士说,她是个跑步爱好者,在朋友圈看到这条路后,专门驾车从昆明前来体验。

全长11.783公里的环湖南路提升改造工程,起于晋宁区太史村,止于高海高速终点,设计时速为每小时40公里,还贴心地设计了黑色的“机动车区域”和红色的“非机动车区域”,更有可以步行停留的观景台。改造后的环湖路犹如珠线将滇池、荷塘、湿地等天然绿肺,老塘嘴、虎山、弯子塆等自然风光,晋宁区的太史村、甸心村、下方古城等滇池边传统渔村连珠串起,使晋宁最传统的渔村文化延伸发展,也使环湖路成了最温润的自然景观。在高速公路与快速路系统方面,2008年昆曼大通道贯通,使晋宁率先融入东南亚经济圈。安晋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连接规划昆嵩高速共同构建昆明大都市东南环线,让晋宁从昆明市南部交通末端成为云南省联系滇西北和滇南的重要交通节点。环湖南路建成后,环滇快速系统全线贯通,使得晋宁与环滇城镇融为一体。

轨道交通方面,昆明轨道交通规划中,已规划确定了一条从主城到昆阳的城市轨道快线。这条线从呈贡大学城至晋宁。建成后,将形成环滇池区域内连接现代新昆明东城、南城、西城、北城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而晋宁境内就规划有4到5个重要的站点。

“滇池不再是在岸边观赏美景,从昆明到晋宁将可以坐船。”晋宁区交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滇池航运有望迎来新景象。晋宁水运交通方面,根据《昆明综合交通运输总规划(2011-2020)》研究成果,未来滇池流域晋宁境内将建立昆阳东大河湿地码头、郑和故里码头、滇海古渡大码头三个码头,将从水面上连接起昆明的海埂和官渡。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也让晋宁的区位从“卫星城”变为“都市核心区”,晋宁按照昆明中心城区标准,全面启动道路交通接驳,开始实施“水陆空”立体交通建设等工程,打通晋宁乃至昆明交通发展的末梢神经。

半年来,晋宁紧紧抓住“撤县设区”这一重大机遇,从产业、基础设施、城市配套等多个层面与昆明一体化发展,突出比较优势,主动承担主城健康、旅游、文化、生活配套等产业外溢发展,成为都市扩展新的功能板块,在助推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晋宁城市功能的完善、布局的优化、产业的提升和品牌的增值,努力服务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实现晋宁撤县设区后的首个华丽转身。(昆明日报  记者江雨珂 通讯员段正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