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大事】 1月8日 昆明公交城市巴士有限责任公司与昆明市第二汽车运输公司汽车四队正式签订兼并协议,公交城市巴士公司全员接收安置市二运司四车队职工,并承担四车队原有债权债务。
2月28日 昆明市组织工作现场会议在宜良狗街镇化鱼社区召开,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派昆明督导组,市委组织部和各县区组织部领导80余人参加,会议采取实地调研、现场观摩、农村生活体验、集中开会的方式进行。
3月2日 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耿建山一行在省民政厅副厅长熊梅陪同下,调研宜良撤县设市区划调整工作。
3月8日 云南师范大学与宜良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教育、培训、科研、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培植与发展、民族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全面促进宜良教育、科技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3月13日 宜良县2013年度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通过由市扶贫办、市财政局组成的市级验收组验收,考核评分为95分。
4月 滇王食品有限公司成为家乐福公司“滇王甘栗”供货商。滇王甘栗”在全国近50家连锁超市销售后,又正式与沃尔玛公司签订供货合同,滇王食品有限公司成为宜良县首家获得沃尔玛全国供货商资格的企业。“滇王甘栗”将通过沃尔玛公司销售体系在全国412家沃尔玛超市和13家山姆会员店连锁销售。
4月4日 民政部授予宜良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荣誉称号,成为全省首家荣获国家3A级称号的婚姻登记处。
4月22-23日 云南省广播电视“村村通”考核验收组对昆明市“十二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行考核验收,宜良县代表市级迎接省检并通过验收。
4月25日 老挝青年团代表团一行59人,到宜良县参观团县委建设工作。
5月12日 宜良县公安局PTU反恐处突机动警务单元正式上岗开展工作。PTU反恐处突武器及保障装备配备齐全,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主要承担值班备勤、反恐防暴、应急处突、安保警卫、维稳处置和对县城区人员密集地及中小学等重点部位进行全天候常态化巡逻防范。
5月16日 宜良县工业园区兴源科技企业孵化器被市科技局认定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宜良县科技孵化器零的突破。
5月29日 水利部、省水利厅、市水务局检查组一行10人到阳宗海一级抽水站、江头村桥闸、永丰桥闸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资金使用检查。
5月30日-6月8日 宜良县举办 2014年“旅游文化花街节”,开展花卉展销、首届产品展销、龙舟大赛、靖安哨68道拐自行车赛、文艺大舞台、昆明市中小学生自行车赛、招商引资签约仪式、乡土苗木交易会等活动。
6月8日 省长李纪恒,常务副省长李江等省级领导参加在宜良县举行的全省重点项目6月集中开工暨昆明东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开工仪式。开工的项目共有263个,总投资1700亿元,包括基础设施类、社会事业类、产业发展类项目。
6月13日 省审计厅厅长刘明,市长李文荣在匡远街道办事处为全省审计系统第一个乡镇街道审计机构—匡远镇街道办审计中心成立揭牌。
6月20日 宜良县召开《宜良县志》(1978-2008)评审会。县领导、县(市)区志办领导和在宜离退休县级老领导对县志稿进行讨论并提出意见建议。县志办按审稿会提出的修改意见建议进行修改完善,于12月3日召开《宜良县志》(1978-2008)终审会议。
6月27日 20时至28日8时 宜良县大范围强降雨,县城区降雨量达145毫米,各乡镇平均降雨量为59.5毫米。县城区不同程度积水;道路塌方6处,公路冲毁3处,其中320国道清水沟段被泥沙阻断;全县578户农户房屋进水,19户房屋倒塌;竹山密枝棵村泥石流滑坡约500立方;匡远街道办七星木渣箐泥石流滑坡约5立方米,致2户受灾;东河渠倒塌31处390米;英雄沟渠倒塌25处121米,淤积54处581米;农田淹水13570亩。
9月17日 宜良县举行工商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划转移交县级签字仪式,市工商局副局长张学平代表市工商局与县长何健升签订移交协议。
9月20日 宜良县通过中国国家林业局产业联合会的现场考察、评审和公示,成为国内首个“中国花卉苗木之城”。
10月23日 省爱卫办委托市爱卫办对宜良县匡远街道万户庄村、北古城南北村、新街村,竹山小羊寨村,九乡兑冲新村,狗街化鱼村、上高古马村、下三角营村,马街中甸村、阿本村、小蒋所村、阿东山村等13个云南省卫生村进行考核验收。
11月12日 九乡风景区获昆明市名牌产品殊荣。
是月 宜良二中姚辅民,县农业局廖国宏,县卫生局瞿泸获第八批“昆明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
12月25日 贵州省副省长慕德贵一行到宜良县调研宜良工业园区低丘缓坡建设试点工作。
【区划人口】2014年,宜良县设2个街道办事处(含已托管的汤池街道办事处)和4镇2乡,下辖88个居民委员会和50个村民委员会,906个自然村。土地面积1913.53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14.21万户,43.1万人(其中,汤池街道办事处2.11万户,5.7万人),比上年增加1584人,增长0.37%,常住人口43.2万人。非农业人口11.64万人。主要少数民族人口4.16万人,占9.6%,其中,彝族3.01万人、回族5377人、苗族260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32‰,城镇化率40.4%。
【经济综述】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166.25亿元,比上年增7.0%,其中,第一产业44.25亿元,比上年增5.3%;第二产业50.17亿元,比上年增12.7%;第三产业71.83亿元,比上年增3.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6.6∶30.2∶43.2。人均GDP达38618元,比上年增6.4%。非公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的48.5%。
【农、水、牧、渔、林】201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29亿元,比上年增5.2%(可比价),增加值44.25亿元,比上年增5.3%(可比价)。粮食播种面积35890公顷,比上年增0.1%,粮食总产17.82万吨,比上年减0.4%,其中,水稻3.92万吨,比上年减21.9%;包谷10.11万吨,比上年增7%;小麦1.18万吨,比上年增47.6%;蚕豆0.87万吨,比上年减5.1%。全县烤烟种植面积7.94万亩,收购烟叶20.3万担,1.03万吨,比上年减14.1%,烟农收入2.87亿元。蔬菜产量41.23万吨,比上年增6.3%。花卉种植面积4194公顷,比上年减9.7%。水果产量8921.7吨,比上年增1.4%。全年投资3.09亿元完成农田水利建设5630件和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海马箐水库建设完成投资2.56亿元;大平滩水库建设完成投资6914.45万元,因地质因素调整设计于6月停工;完成水毁修复工程71件,水库除险加固11座,坝塘堰闸新修维护23处,新修防渗渠87.1千米,新建水窖7654件,新增蓄水能力69.8万立方米,农开项目3件,蔬菜基地建设1件;清淤沟渠817.4千米,疏浚河道95.2千米,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2.94万亩,新增除涝面积2.9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平方千米。投资2024.1万元,解决6个乡镇38个村委会92村3.5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人饮安全达标率88.7%。年末在册管理各型拖拉机2953台,小型微耕机增加1480台,全年发放农机购置补贴188.2万元;全年拖拉机驾驶培训228人,在册拖拉机驾驶人员达2639人;全年机耕机耙面积33.22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9.6%。
年末生猪存栏30.6万头,比上年增0.7%,生猪出栏65.26万头,比上年增1.6%;大牲畜存栏7.11万头,比上年减3.5%;大牲畜出栏2.08万头,比上年减3.1%;羊存栏11.04万只,比上年减2.5%,羊出栏7.22万只,比上年增3%。出栏商品鸭1871万只,比上年减0.8%;奶牛存栏1.67万头,比上年减2.1%;牛奶产量4.45万吨,比上年减2.8%。肉类总产量10.2万吨,比上年增1.4%。水产品产量0.32万吨,比上年减37.2%;禽蛋产量0.57万吨,比上年减3.7%。
通过城乡园林绿化第一个“三年计划”的实施,全县绿化总量不断增加,品质不断提高,“花乡水城?宜居宜良”凸现。全年完成绿化造林9.7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17万亩,公路及面山补植补造1.4万亩,新增造林2.34万亩(经济果林1万亩),退耕还林1.36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0.47万亩。义务植树102.37万株,村庄重点绿化17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9.84%,县城绿地绿化率44.76%。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