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风景名胜区游人如织。 石林县外宣办供图
新落成的现代商贸中心。 石林县外宣办供图
“十六大”以来,石林县委、县政府按照“创建世界一流景区,打造国际旅游胜地”的发展目标,把石林景区扩容改造和度假区开发建设作为石林旅游转型和二次创业的突破口,大力实施 “12345”旅游国际化发展战略和度假区重大项目突破工程。“十一五”期间,石林相继摘取了世界自然遗产、首批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等国家级、世界级桂冠。与此同时,七彩云南·名胜世界、上海张江、苏宁环球、石林喀斯特地质科研博物馆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石林并稳步推进。如今,俯瞰昆明东南,以喀斯特地貌著称的石林正向“国际最佳旅游胜地”的目标阔步前进。
在今年的中秋国庆黄金周,石林景区游客接待量连续四天超过2万人次,8天共接待14.3万人次,成为2012年黄金周云南省重点监测旅游景区中接待游客人数最多的景区。自石林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以来,石林的知名度再次提高,县委、政府一边充分挖掘石林品牌价值,一边努力提升服务质量。今年,石林利用当地光照充足、空气清新的优势,在金秋十月开辟了乃古石林波斯菊花海深度游,千余亩波斯菊花海如潮,吸引了许多野外休闲旅游爱好者前来探访度假。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得到游人频频赞赏,中央电视台也首次在黄金周期间直播石林旅游服务和自然风光。长假过后,石林景区依然游人如织。在不断提升景区品质的同时,石林还注重借助节日庆典推动旅游向纵深发展。在今年火把节召开的招商引资推介会上,石林成功签约30个项目,涉及旅游服务、食品加工、蔬菜种植、动漫创意、商贸物流和农产品交易等行业,协议总投资达45.5亿元。随着石林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石林逐步探索出一条旅游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扩容改造增强景观效果
为更好地保护石林世界自然遗产,打造国际最佳旅游胜地,去年以来,石林景区管理局对大小石林等主景区实施了建园80年来规模最大的全面改造提升工程,计划投入资金6亿元进行景区改造扩容。拆除了石林胜景处和小石林出口处至石林湖沿线的商铺,小石林歌舞表演场、景区老摔跤场、石林小学、景区派出所、环林路斗牛场及水池、石林鱼庄、乃古石林停车场和门票房等有碍景观效果的建筑设施共计11500平方米,生态修复景观面积12100平方米,更换和新铺植草坪13560平方米,种植苗木13270余株。景区游览面积由原来的4.1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12平方公里。随着万年灵芝、李子园箐、步哨山等一批新景点正式对中外游客开放,乃古石林景区改造开园,游客的游览时间从过去的1个半小时至3小时延长到现在的3个半小时至5小时。新景点开放后,广大中外游客在现行门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领略到更多更好的世界自然遗产风光,享受到更优更人性化的旅游服务。
2012年元旦,石林新游客接待中心、票务服务中心、导游服务中心、生态卫生间、新停车场、游客集散中心和电瓶车旅游观光运营线路等服务设施全面启用。今年5月18日,以景区新大门为主要标志的景区前区服务设施基本完成建设,投入使用。石林风景区旧貌换新颜,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游客面前。
“保护是石林景区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石林构建了资源保护四级网络,从县、乡、村、组4方面有效监察、保护环境。”石林景区管理局负责人介绍。石林还专门设立了监管部门,专门抽调人员并发动周边百姓,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管。为了保证监管到位、保护到位,风景区还设有旅游发展基金,每年投入1000万元全面推进保护力度。
项目建设促旅游升级
为合理利用景区外围的丰富资源,全面提升石林旅游度假区功能,实现石林景区游览与服务功能分离。“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按照《石林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全面加快了石林旅游度假区的项目建设步伐。
按照规划,石林旅游度假区将全部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分四个片区进行建设。其中,中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游客接待、餐饮、购物、娱乐、商务会展中心等综合服务区;北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满足高端游客的生态运动、休闲、娱乐区;西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文化产业、商贸购物、康体度假区;南区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彝族文化体验、旅游商品加工销售及旅游地产开发区。
石林经久不衰的品牌,优越的交通区位,优美的自然环境,浓郁的阿诗玛文化,吸引了众多企业家到石林投资兴业。云烟印象庄园是落户石林旅游度假区的企业之一,该项目全面实施烤烟、香原料互环间作立体新模式栽培,充分展现作物生长的多样性、立体性,让多类型的自然花香同烟叶自然香味充分融合,促进烟叶自然香味的提升,真正实现烟叶田间自然调香。
走进庄园,满眼可见园区内烟叶生长茁壮,烤烟、香料在这里尽情吸收阳光雨露。广大游客不仅可以在这里观赏到烟草与香料的自然调和,还能了解到烟草的历史知识,观摩香水的制作流程……这只是石林旅游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如今放眼石林旅游服务区,狂欢之都、旅游散客服务中心、云林度假酒店、石林喀斯特地质科研博物馆、苏宁环球旅游、上海张江石林旅游项目、石林佳园、彝族第一村斗牛城、中核旅游度假村、七彩云南·名胜世界等一个个项目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它们已经或即将成为从世界各地赶来的游客休闲、度假、康体、娱乐、健身的理想之所。
借力民族文化谋转型
为了实现石林旅游由景区型向全域型,单一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康体、生态、科考、会展综合型旅游转变,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充分利用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项目推动园区经济发展。“申遗成功是石林转型升级的平台。”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负责人表示,赋予景点更多的文化内涵是必不可少的。
10月22日,七彩云南·名胜世界民族文化城项目开工建设。昆明诺仕达企业(集团)将投资40亿元,用3年时间,在石林旅游服务区南区建设以高星级酒店、高端会展、特色餐饮、购物中心、企业会所、水疗SPA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服务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石林旅游二次创业的新载体,展示石林形象的新名片,从根本上打破目前制约石林旅游发展的吃、住、购、娱等服务配套设施瓶颈,将原来两小时的过站游提升为石林深度游,延长游客在石林、昆明的停留时间。该项目对延伸石林旅游产业链,实现石林旅游从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科考、会展综合型旅游转型,做大做强石林旅游业,推进石林旅游二次创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2011年7月,杭州宋城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宋城石林演艺项目也正式签订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3.8亿元人民币。在石林县旅游服务区中区,这个占地110亩,能容纳4000人的阿诗玛演艺剧场、阿诗玛民俗文化体验区、文化商业综合体将石林少数民族故事带给全球的人民。上海张江、苏宁环球、狂欢之都等一批重点企业、项目相继落户石林,这些只是石林旅游项目不断推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石林县旅游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品牌效应逐步彰显。上海张江的石林彩云天地项目将依托巴江河打造国际一流的、引领石林旅游的旗舰产品,不仅拥有休闲住宿的功能,还将打造如意湾这样的民俗风情商贸休闲板块。随着一批重点旅游配套项目的建成使用,石林的旅游正逐步形成涵盖餐饮、住宿、交通、商贸、文化、娱乐的综合产业体系,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2011年,石林景区接待游客突破320万人次,全县接待游客突破400万人次。
“数字石林”提升管理水平
为全面提升石林景区的管理水平,2006年,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完成了《数字石林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并正式启动“数字石林”建设。截至2010年底,“数字石林”项目总投资已达4000余万元,项目先后被列为国家建设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全国22家试点之一,国家科技部“数字旅游服务示范工程”八家试点景区之一,省、市高新产业支持项目和石林县“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数字石林”建设完成后,将实现景区信息集中共享、资源优化配置,极大地提高景区的资源保护能力和管理水平、旅游产业的附加值和景区旅游服务质量。同时,通过景区信息化建设,可进一步延长和整合石林旅游产业链,全面促进石林景区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申遗成功后,石林的变化不可说不明显,可是要真正配得上世界自然遗产的桂冠,实现留住游客的最佳旅游地,石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黄山、丽江这些有名的旅游景点都是拥有上市公司的,他们可以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发展。而我们在投融资方面是一个瓶颈,资金不足制约了景区的进一步发展,创建上市公司非常重要。”石林管理局负责人介绍,石林将在近年内全力打造上市公司,引导景区良性发展。
当前,石林正在跟昆明长水机场对接,拟在机场开通直达石林的旅游专线,将原来两小时的过站游提升为石林深度游,延长游客在石林、昆明的停留时间。(昆明日报 通讯员黄俊 记者杨雪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