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五华区600亿投资城中村改造

2020年09月25日 10阅读 来源:中国昆明 2010-03-17

核心提示  五华区城中村改造工作自2008年2月启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涉及的8个街道办事处、五华科技产业园开发投资公司、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25家前期合作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依靠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2010年作为五华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攻坚之年,更关键的是自加压力,乘势而上,把城中村改造真正当成头等大事来抓,把城中村改造这个难点变成城市建设的亮点和经济发展的热点。

昨天下午,一向被五华区视作城中村改造“风向标”的城中村改造工作会隆重召开。五华区城中村改造工作自2008年2月启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涉及的8个街道办事处、25家前期合作企业等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共有25片30个村签订了前期合作协议,累计协议投资总金额约600亿元。作为此次会议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共13家单位和10名“岗位之星”,因2009年推进工作突出在会上获得表彰。市政协主席、市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副组长田云翔参加会议并为先进单位和个人颁奖。

五华区列入5年改造计划的城中村共计51个,其中主城建成区内有46个城中村,计划外新增城中村5个(黑林铺西村、沙沟尾新村、自卫大村、自卫小村和核桃箐村)。总人口约11.5万余人,总占地面积约8600亩,总建筑面积约655万平方米。按地理位置划分,一环路以内有城中村4个,一环至二环路之间有城中村12个,二环至三环路之间有城中村20个,三环路以外有城中村15个。五华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要在规定时间完成如此繁重的工作,没有一套有效的创新机制和举措,将难以想象。

据了解,五华区从2008年2月启动城中村改造工作以来,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尤其是率先在全市实行的由区委、区政府领导挂帅督办调研的“三人协调领导小组”以及实行的“村长”责任制,都是这一系列机制创新工作中的亮点,正因为首先有了这样的保障机制化,以及组织网络化、工作制度化、宣传培训多元化及社会保障人本化的“五化”措施,由于各项举措得力,使五华区2009年城中村改造工作在全市城中村工作评比中,与盘龙区并列全市第一,城中村改造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记者在会议上获悉,2009年,五华区城中村改造工作在招商引资、专项规划方案编制、实质性拆迁、回迁房建设、土地交易以及维稳和安全生产等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尤其在招商引资工作方面,截至目前,共有25片30个村签订了前期合作协议,累计协议投资总金额约600亿元。并吸引了像保利地产、红星美凯龙等一批有实力的知名企业参与到五华区城中村改造工作中来。而像莲华、黑林铺街道办事处等13家单位,以及来自街道、拆迁公司、参与企业的10名工作成效突出的“岗位之星”,也分别受到表彰。

相关负责人表示,2010年五华区的任务目标是,目前已经签订项目前期合作协议的22个村全面进入实质性拆迁;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回迁安置房竣工交房,确保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回迁安置房部分封顶断水,同时力争17个村开工建设回迁安置房并达到相应工程进度等。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强力推进,扎实工作,打好城中村改造的攻坚战,把城中村改造这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办实、办好,为昆明市的城市化进程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田云翔在肯定五华区在过去两年中所取得的成绩和贡献后,着重提出,希望五华区在深层次理顺速度、效益以及资源使用三者的关系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速度和工程建设,确保村民按期回迁。

2009年

改造工作势头良好、富有成效

记者从五华区相关部门了解到,五华区在2009年城中村改造工作中呈现出势头良好,成效突出的局面,在由市城改办进行的工作考核中,五华区城中村改造工作与盘龙区并列全市第一;在2009年昆明市城中村改造拼搏之星评比中,五华区三人协调领导小组、区城改办副主任付军和莲华街道办事处沙沟埂村村长胡森榜上有名。而直接从参与城中村改造的各街道办事处筹建办、前期开发企业、拆迁(拆除)公司工作人员候选人中评选出10名“岗位之星”的评选活动,更是激励了许多参与城中村改造的全体工作人员,在全区和全市营造出了良好的城中村改造氛围,

2009年10月,一场别开生面的“五华区城中村改造知识竞赛”紧锣密鼓地展开,这个由街道办、社区、开发商、拆迁公司共同参与并组成的26支队伍,就城中村改造的专项知识进行激烈竞赛。据了解,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昆明市和五华区相关城中村改造的政策、工作流程、创新机制等知识通过竞赛的方式来检验大家对城中村改造工作了解程度,的确是一种新形式,为五华区城中村改造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也掀起一个新的改造工作高潮。既是全市首创,也是五华区在城中村改造进入攻坚克难阶段的奋力冲刺。

随着五华区创新机制和新举措的不断出台,一个个令人惊喜的成绩在艰难推进中不断增强着所有工作人员的信心。招商引资方面,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5片30个村签订了前期合作协议,累计协议投资总金额约600亿元。一批像保利地产、红星美凯龙等有实力的知名企业参与到区城中村改造工作中来。

专项规划方案编制工作方面,目前共编制完成并上报26个村的专项规划方案,其中14个村的专项规划方案通过市规委会审批。同时,7个村(昭宗大村、昭宗小村、河底村、依禄村、岗头村、黑林铺村、后所村)因无规划指导意见,未能编制专项规划方案;2个村(蔡家村、豹子头村)因道路拓改无法编制专项规划方案。

实质性拆迁工作方面,五华区共启动了前所村、龙院和上峰村、苏家塘村、上庄村、下马村、黑林铺西村、右营一期、棕树营村、北仓村、尚家营村、沙沟尾新村、沙沟埂和莲园村、赵家堆和李家堆村等13片16个村的实质性拆迁,为年度启动14个村实质性拆迁目标任务的114%。累计拆除各类建(构)筑物面积277.35万平方米,其中,城中村改造项目拆除147.75万平方米,道路拓建拆除城中村103万平方米,河道整治拆除城中村26.6万平方米。

回迁房建设方面,有前所村、龙院、上峰村、上庄村、苏家塘村等4片5个村进入回迁房建设阶段,为年度2个以上村回迁安置房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目标任务的250%。

项目实际投资方面,五华区共完成城中村项目投资65.2亿元,为年度目标任务的260%。其中,城中村改造项目投资38.3亿元,道路扩建涉及城中村投资23.7亿元,河道整治涉及城中村投资3.2亿元。

土地交易方面,前所村(一期)、上庄村(一期)两个改造项目土地分别以4.1915亿、7.0229亿成功交易,实现土地收益金1812.44万元。

尤其在维稳和安全生产工作方面,五华区加倍注重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加强拆迁、建设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充分发挥公安、综治、信访、街道、村(居)民小组的作用,对各改造项目可能出现的信访问题充分了解,在实施改造前超前排查热点难点问题,在实施改造中,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对出现的信访问题,区城改办主动牵头,协调各相关部门做好信访处理工作,与相关办事处和职能部门共同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和政策引导,及时掌握各种社情动态。使充满尖锐矛盾的城中村改造工作全年未出现大规模群体性上访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

2010年

乘势而上,全力攻坚2010

据了解,2010年是全市各项工作的攻坚之年,也是五年城中村改造工作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之年。五华区为此设定新目标:千方百计督促企业加快实施,强化时间观念、效率意识,促进度、保质量,让回迁居民早日住上放心房、舒心房。确保今年7、8月两个村回迁房交钥匙入住。更关键的是,把城中村改造作为带动全市房地产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实现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建设推动的核心作用,确保城中村改造任务的完成。

记者从五华区城改办了解到,五华区2010年城中村改造主要目标任务是:签订项目前期合作协议的黑林铺村、后所村、大河埂村等19片22个村要全面进入实质性拆迁;前所村、上庄村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回迁安置房竣工交房;苏家塘村、龙院和上峰村(一期)等2片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回迁安置房部分封顶断水。同时力争北仓村、下马村等15片17个村开工建设回迁安置房并达到相应工程进度;完成苏家塘村、龙院等4片5村的土地公开交易;更力争推进2至3个片区的旧城改造,做到改造一处,建成一个新的功能带、经济带、文化带和景观带。

为此,五华区委书记杨皕要求,为了攻坚2010,冲刺十二五,确保五华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扎实推进,必须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助推产业升级、加大制度创新力度、落实工作责任、巩固基础工作、加快回迁房建设进度、建立督察考核机制、维护社会稳定九大方面,不遗余力地努力工作,将城中村改造这项惠及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做好、做扎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强力推进,打好城中村改造的攻坚战,把这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办实、办好,为昆明市的城市化进程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昆明日报 记者贾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