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干2008,实现了“四个历史性突破”。拼搏2009,力求各项工作都有新突破,力争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本月上旬结束的西山区委全会、人代会和政协会,确定了今年的发展目标,描绘了西山发展的蓝图,在新的一年里,西山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力求走在全市科学发展前列。
大干2008 实现“四个历史性突破”
2008年,西山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实现了“四个历史性突破”: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预计均完成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40%和20.00%;地方财政总体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突破30亿元和10亿元大关,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30.0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9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22%和26.67%,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预计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91.31亿元,同比增长13.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7.42亿元,同比增长18.10%;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43.33元,同比实际增长10.18%;农民人均纯收入6671.98元,同比实际增长6.53%。首次被省政府评为“云南省工业十强县”,连续3年获“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称号。
实际利用外资超任务2倍
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绩。新引进项目141个,协议总投资194.45亿元,实际到位市外资金48.1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718.82万美元,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市外资金30亿元和外资2500万美元任务的160%和228%。
能耗下降全市第二
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昆明发电厂等3家污染排放较大的企业顺利关停,淘汰落后水泥产能80万吨、水泥干法中空窑生产线1条,火电2×10万千瓦,初核减排二氧化硫4881吨/年。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22.71%。在十四县市区中,西山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仅排在盘龙区之后。
河道绿化完成25万平米
全面推进滇池治理工作。开展了盘龙江、大观河、新运粮河等主要出入湖河道的综合整治,完成河道绿化24.96万平方米,新建沿河道路9391米,建成滨河湿地300亩,封堵河道污水口405个,铺设截污管1500米,拆除河道临、违建(构)筑物22.33万平方米;退田、退塘9210亩,建成湖滨林5930亩、湖滨湿地3280亩,辖区环湖生态带基本实现闭合。
“创园”3项指标超国家标准
西山区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4.3%,绿化覆盖率达46.18%,人均绿地面积达33.96平方米,三项指标均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城乡园林绿化工作全面推进,拆临拆违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种植乔木33.46万株,攀援植物18.87万株,建绿面积11.79万平方米。完成翠峰生态公园、明波立交和高峣立交区绿化景观建设及碧鸡广场绿化景观改造工程。建成小游园30个,完成93个生态停车场、34座加油站、48所城区学校建绿补绿工作,义务植树117.3万株,占年任务数的173%。
精简行政审批256项
“对原有的284项区级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精简、合并,现保留2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由原来的90项减到51项,审批时限比过去压缩了一半以上。”西山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行“阳光政务”,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全面完成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
拼搏2009
力求各项工作都有新突破
2009年是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西山区委书记柳文炜表示,现代新昆明建设进入关键时期,新的一年,西山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走率先发展之路、科学发展之路、开放发展之路、创新发展之路、和谐发展之路,力求工业发展要有新突破、都市经济发展要有新突破、城乡一体化要有新突破、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要有新突破、基础设施建设要有新突破、生态环境建设要有新突破、和谐西山建设要有新突破、党的执政能力与先进性建设要有新突破、改革创新要有新突破,力争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横向比,奋力追赶,稳中求升,在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中争先进位;纵向比,提速增量,突破发展,2009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0%;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1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35%,力争增长40%;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工业新突破 增加值突破50亿
大力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两年突破工程”,努力把海口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发展环境优,投资回报高,综合实力强的全省一流工业园区。2009年,全区要实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50亿元。
继续加大对工业园区建设的投入,年内完成土地收储2000亩,其中,工业园区、长坡片区各1000亩。进一步加快以园区道路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到位的熟地区域要占园区总面积的50%。
把招商引资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营造“三最四低”的投资环境,突出重点,择商选资,力争引进新上项目80个,引进市外到位资金50亿元,外资4000万美元。
都市经济新突破
形成5个中央商务区
以优惠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商会和企业的区域总部到我区落户,加快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的培育。年内力争引进2-3家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总部或区域性总部以及管理中心、营销中心、采购中心、研发中心落户中央商务区,力争在3年内把西山区打造成“昆明市楼宇经济先进城区”。
充分发挥西山区物流、金融、商贸、旅游和文化等产业优势,形成要素集聚明显、业态功能完善、区域特色鲜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5个中央商务区,构建一个增值率高、辐射力强、开放度大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以5个中央商务区为依托,加快推进螺蛳湾市场、前卫专业市场的升级改造,带动促进金碧、马街、福海、永昌、前卫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的发展。
结合旧城改造和城中村重建改造,将螺蛳湾片区、滇池路沿线、昆安高速两侧、马街片区打造成为昆明一流的次商务中心。集中精力推动昆安高速公路沿线商贸经济带建设,升级提档大商汇,将周边片区发展为物流中心区。
基础设施新突破
融资30亿元大干基础设施
今后3年,每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要占总预算支出的20%以上。以大项目、好项目吸引金融投资,2009年筹措建设资金30亿元,破解投融资“瓶颈”。
全面实施以道路路网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3年计划,全面推进辖区城市道路改扩建和交通微循环改造工程,两年内使西山区交通拥堵的状况明显改善。协调配合做好环湖东路、西坝路、老海埂路、安晋路、昆广铁路复线扩建、南连接线和西三环草海下穿段等重点工程建设。以打通“断头路”为突破口,完成前卫西路、昆州路、昌源路等改扩建工程。
以城中村改造项目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建设。推进昆安高速公路沿线、马街片区、永昌片区和南亚风情商业广场等城中村项目的实施,加快启动拆迁安置房建设;加快第一、二批城中村改造项目进度,新启动城中村改造5个片区。
民生改善新突破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5万个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实施“两后双百”、“三就三百”工程,积极开展各项再就业援助活动,促进失业人员、困难群体的就业,全年要新增城镇就业有效岗位1.5万个,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万人,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逐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非义务教育阶段办学;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兴办民营医院。2009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到2012年城乡社会综合保障率达到90%。严格执行各项计划生育惠民利民政策,落实奖励扶助及配套政策。
为民办10件实事 提高城市低保标准
切实为民办好以下10件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二是继续实施农村万人饮水安全建设工程;三是实施失地农民万人培训就业工程;四是继续开展千名残疾人康复、教育、帮扶行动;五是继续实施农村太阳能灯光亮化工程500盏;六是建设“一池三改”沼气池1000口,推广节能气化灶2000眼;七是实施4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八是为15所山区寄宿制学校建设沐浴室;九是实施21个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十是建设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