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山区河道整治全市第一

2020年09月25日 10阅读 来源:中国昆明 2010-03-10

纳入市级考核的13条入滇河道已完成11条整治任务;建成湖岸线全长72公里的环湖生态带2万余亩;“四退三还一护”完成退房29.1万平方米,退人6600人,完成退房总体任务的98.9%;滇池流域污水全面截流收集处理工作全面展开。记者在西山区3月7日召开的2010年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上获悉,在市政府对2009年各区县河道整治的综合考评中,西山区总成绩为98分,名列第一。区长蔡德生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狠抓落实,继续攻坚,全面推进西山区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促进生态西山、品质西山、现代新西山建设加速发展。

11条出入湖河道完成整治

一条条河道旧貌焕新颜,往昔的脏乱差被优美的河堤生态景观所取代。过去的两年里,西山区按照“一河一策”的原则,举全区之力,攻坚克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强力推进河道治理。目前,纳入市级考核的13条主要出入湖河道已经完成了11条,并顺利通过市级四班子的实地观摩检查验收。另外2条河道也将于5月底前完成整治。

在河道整治工作中,西山共拆除沿河各类建(构)筑物68.1万平方米;埋设截污管道30.1千米;封堵污水口1608个;完成绿化155.96万平方米;贯通河道两岸道路43.8公里;清除淤泥32.3万立方米;建设湿地639.5亩。禁养工作也不断加大力度,截至去年底,河道两岸保护区范围内的3087户禽畜养殖户已全部关闭、搬迁,大大减少了出入滇池河道流域的面源污染。在大观河畔散步的居民由衷地表示:“沿河两岸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河道整治让我们对滇池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除了出入湖河道,西山区还有支流(沟渠)19条,整治工作也于去年全面启动,前期主要开展拆临、拆违、河道清淤、两岸绿化等工作。截至目前,4条支流(沟渠)已完成综合整治工作,其余支流正在加快开展相关工作。

“反租倒包”建设生态湿地

“反租倒包”是西山区在湖滨生态带建设工作中的亮点。就是租用环湖区域内居民的土地,再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企业进行苗木基地和生态湿地建设。目前已建成湖岸线全长72公里的环湖生态带2万余亩。其中:生态林1.3万亩,湖滨湿地3280亩,河口湿地542亩,湖内湿地3600亩。与此同时,西山“四退三还一护”工作已完成退房29.1万平方米,1650户,完成退房总体任务的98.9%。

为妥善安置被拆迁户,西山在大力推进拆迁工作时,通过BT的方式,同步启动苏家村、杨家村地块的安置房建设项目,现苏家村地块已完成场地平整,并已进场施工。

全面启动污水截流收集工作

如果不从源头上将各类污水收集起来,治好滇池只能是一句空话。自我市开展滇池流域污水全面收集处理工作以来,西山区为保证这项工作顺利推进,区政府及时成立了西山区滇池流域工业、生活及农业面源污水全面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力推各项工程建设的实施、检查、督促和落实。

集镇及村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已完成富善村、白鱼村、花红园村等村庄污水收集处理工作,其余村庄正在加紧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庭院雨污分流及污水处理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工作涉及364家单位(小区),日前已与4家设计单位签订了项目设计合同,现正在进行踏勘设计方案,下步即将开工建设。工业污染综合整治共涉及28家企业,已全部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要求对照标准于6月30日前自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或对现有处理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做到达标排入城市管网或处理达到相应标准才能排放。

多措并举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西山区各级相关领导对出入滇池河道整治高度重视,多次到工作现场进行调研,实行现场办公,对滇池流域综合整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确保了各项治理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河(段)长负责制”,及时明确了每条河道的“段长”及“副段长”,实行河长定期巡查制度,有效推进了入滇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各项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践行“一线工作法”,实行工作倒逼制。

为确保按时完成滇池流域综合整治工作任务,西山区专门成立筹融资专项工作机构,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积极筹措、加大投入,保障资金。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建设项目以BT模式为主,在实施中不断尝试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弥补资金缺口。发动驻区企业共同参与滇池治理,建设完成乌龙河“双拥林”、王家堆渠“记者林”、老运粮河“劳模·青年·巾帼·非公企业”纪念林、船房河“企业林”、盘龙江河长林建设等绿化带。每条绿化带的建设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带状临河景观休憩小游园及入湖口生态湿地,取得较好的社会效应。

区长蔡德生表示,今年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完成主要出入湖河道及其支流综合整治工作;继续以退人退房为基础,深入推进“四退三还一护”工作及生态带建设;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实现污水全面截流,全面推进2010年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迈上新台阶。(昆明日报  记者王仪 通讯员范丹 李雪青)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