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五华“刚性”问责推动节水

2020年09月22日 10阅读 来源:中国昆明 2010-07-08

新闻速读 从发挥目标激励作用入手,大力推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五华区创建节水型城市实行“一岗双责”,明确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既是分管业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又是分管节水的第一责任人,牢固树立“大水务”观念,全力做好水资源、水环境这篇大文章。

节水不力严厉问责

创建节水型城市,不仅可以提高昆明节约用水水平,实现节水减排,形成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水资源的管理体系,缓解城市供用水矛盾,也是昆明市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的争创“联合国人居奖”的必备条件之一。据了解,作为联合国人居奖申报的一个必备条件,昆明必须首先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的称号。

昆明要在2012年拿到“联合国人居奖”这块金牌,就必须在2010年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的称号。为此,早在2008年,市政府就向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区政府和三个开发(度假)区、呈贡新城和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及各有关委、办、局下发了关于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单位认真组织实施。根据《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昆明围绕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的基本条件、基础管理指标和技术考核指标这三项指标,在昆明市区(包括主城四区和呈贡新城)范围内开展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活动。

只有站在高起点,才能抢占制高点。五华区水务(滇管)局局长魏嘉介绍,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各行各业,为实现“一龙节水”,五华区成立了创建节水型城市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开展。同时,五华区还将节水型城市各项考核考核指标具体明确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各责任单位一把手为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相应指标任务第一责任人。这样,做到了落实有领导,落空有问责,过程有问效,结果有评价,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互动、全民齐动的节水工作格局。

在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中,五华区按照“谁牵头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了刚性问责制度。对在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过程中行动不快、工作不力、成效不大的单位和个人,及时通报,督促整改。对顶着不办、敷衍塞责的,实行严厉追究、严肃处理、严厉问责。

“三级责任”联合封停地下井

昆明地处小江断裂带和普渡河断裂带中间,基岩中的地下承压水有一定的支撑作用,过度开采地下水容易导致基岩失去支撑,地震等灾害一旦发生,后果不堪假想。据了解,昆明是全国14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水资源严重匮乏,地下水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由于过度集中开采,部分地区超采严重,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局部地区已出现地面下沉情况,严重威胁到昆明的生态安全、地质安全。

为此,2008年,五华区就围绕市政府下达封停地下水井的目标任务,成立了五华区滇池流域地下水封停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职能部门职责和目标任务。为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作用,开展地下水井的调查,促进地下水井封停工作的顺利开展,五华区封井工作形成了区、职能部门、街道办三级责任网络。如黑林铺街道办事处负责辖区内班庄村地下水井封停、普吉街道办事处负责普吉社区小普吉居民小组、大吉普二组、林家园、王家桥村、吴家营、范家营、尹家村地下水井封停、莲华街道办事处负责核桃箐村地下水井封停,它们同时还必须配合五华区水务(滇管)局封停辖区范围内企事业单位地下水井的封停。

明确责任后,五华区按照“先供水、后封停”的原则,在对辖区内地下水井情况和自来水到位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细致宣传教育动员,使企事业单位认识到封停地下水井的意义,最后得到了企事业单位的积极配合。另外,五华区还与昆明市水务局、昆明通用水务自来水有限公司通力配合,组成联合执法调查工作组,对涉及封停的地下水用户进行逐户调查,及时掌握地下水用户的用水情况,提出自来水供水保障方案,协助用户完善内部网管改造,做到了调查、改造、封停工作同进行,大大提高了地下水井清理整顿工作效率。

截至2009年底,五华区在主城规划区范围内共封停地下水井102口,超额完成了目标责任74口的封停任务,切实保护了地下水资源。同时,五华区还建立健全了地下水井封停台账资料,做到“一井一档”,严格管理。

据了解,为杜绝违法启用已封停的地下水井,五华区还加大对已封停的地下水井巡查力度。经过多次现场检查,并没有发现偷取地下水行为。

 八单位牵头更换水龙头

城市生活用水主要用与饮用、厨用、洁厕、洗浴、洗衣等,这些用水基本上都得通过给水器具地使用来完成。用水器具成为影响用水效率地重要因素之一,使用节水型用水器具将会产生明显的节水效益。假如使用的是13升地水箱,以居民三口之家计算,天天假定使用15次,天天冲马桶用水195升,每个月就耗水5.85立方米。假如采用6升便器水箱系统(分档冲洗,大便充水量每次6升,小便充水量每次3升)同样的使用频率,每个月耗水量仅为2.25立方米,节水率为62%。在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中,节水器具普及率100%是考核的硬性技术指标之一。

魏嘉介绍,为实现辖区内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五华区除了将区住建局、城管综执局、文体局、经贸局、工商局、卫生局、教育局、质监局这八家单位纳为牵头责任单位外,还将区水务局及各街道办事处也纳入考核单位。

“现在,五华区节水器具普及率基本达到了100%。”据了解,五华区除要求新建工程项目必须使用一次性冲洗水量在6升及以下的马桶及其他节水型器具外,还对机关、学校、宾馆、饭店、文化体育设施等公共用水单位的非节水水器具进行了更换。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下一步,五华区质监、工商等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强对用水器具生产环节、销售市场的监督管理,确保生产的用水器具符合国家或相关行业标准和要求。目的是通过对市场的清理整顿,从源头禁止销售高耗水、淘汰型用水器具。

城市再生水利用率稳步提高

一池浑浊的污水,通过处理后,变成了清水,   用这些水来洗车,一年还能为公交节省10多万元的水费。据了解,昆明公交集团公交24车队的洗车用水和巴士家园的绿化用水每天使用量都在80吨左右,为了节约资源和节省生产成本,昆明公交集团总投资近百万元,建设了日处理能力为120吨的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设施。经过近4年的运行,公交巴士家园仅使用再生水一项,就可省下10余万元的水费开支。

再生水利用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优质自来水,实现优水优用,还可以大量减少污水排放,起到就近截污、片区截污的效果,同时也减轻了末端截污的压力,有效地促进滇池及其他主要水体的污染治理和保护。另外,据资料显示,将城市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到可以回用作杂用水的程度,基建投资相当于从30千米外引水,若处理到回用作高要求的工艺用水,其投资相当于从40-60千米外引水。

为此,自“一湖两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五华区就对废水不能接入城市排污管网的工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住宅小区等单位,下达了补建任务书,要求各单位配合市节水办及时开展补建工作。

截止2009年,五华区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了2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也基本达到了100%。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