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3宜良“旅游文化花街节”18日闭幕

2020年09月23日 10阅读 来源:中国昆明 2013-06-19


南盘江上赛龙舟。

为期8天的宜良2013“旅游文化花街节”6月18日落下帷幕。

“佳节逢盛世,和谐促发展”,本届“旅游文化花街节”围绕“花乡水城,宜居宜良”主题,不断丰富节会内容,融合花卉展销和评选、商品展销、龙舟大赛、“68道拐”自行车赛、文艺演出、宜良文学丛书首发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美丽宜良摄影展、2013年招商引资签约会等元素,真正体现了创新、争优、喜庆、和谐的办节思路,使宜良花街节这一传统节日常办常新,办出特色,魅力十足。  

“今年旅游文化花街节由县旅文广体局和天城集团联合承办。县旅文广体局及时邀请媒体朋友,广泛邀请旅游界、特别是实力雄厚的旅行商来宜良考察、踩线。县发改局、经贸局树立以节会友的理念,邀请重要客商来宜良开展商务旅行,沟通联络感情,洽谈重大项目,为下半年经贸洽谈打下了基础。”宜良县县长何健升说,花街节期间,宜良立足资源优势,精心推出有含金量的旅游文化活动,努力把花街节办成精彩纷呈、亮点频现的盛会。形成宣传推介旅游、挖掘展示文化的热潮,让活动充分展现宜良花乡水城的风采,放大旅游文化的效应。

  热闹非凡

   66万人“挤爆”花街  

开幕式当天,来自四面八方的7万游客涌入宜良。花街节第二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游客数一度达到了9万人。小小的县城已经爆满,到处都是人头攒动,把整个花街节推向了高潮。

整个花街节期间,每天早上9点,宜良收费站路口都会排起长队,各地牌照的汽车井然有序地驶进县城。中午时分乡鸭湖大道最热闹最堵。男女老少摩肩接踵,烈日下,连撑伞的空间都没有。“太挤了,怎么会这么多人!”抱怨声不绝于耳。“宜良花街最热闹,加上本地人有端午节逛花街买花的习惯,花街每天都拥挤不堪。”本地人秦华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挤入花街无边的“人海”中。

“每天从早10点直至次日凌晨1点为主会场片区人流量的高峰期。”宜良县委副书记陆春林介绍,据统计,本次“花街节”有66万人次到宜良观花、赏花、购花、购物,花卉展销额达200余万元,实现旅游、商贸等各项综合收入4600余万元。

在花街节现场,汇聚了很多男女老少,本地人和外地人都在忙着观花、赏花、买花。“今年的花街节比往年热闹得多,规模很大。”宜良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优越的自然、地理、交通条件和深厚的人文基础,促使形成了宜良县花卉生产的独特优势。截至上月底,宜良苗木花卉总面积达55252亩,年总产值达8亿余元。其中,鲜切花7000亩,年产量 4.2亿枝,产值0.7亿元;绿化苗木和盆花盆景48252亩,产量2.5亿盆株,产值7.3亿元。全县先后引进苗木基地建设企业21家,引进资金1.99亿元,绿化苗木及盆景盆花企业有16家,其中,1000亩以上的有5家,500亩以上的有3家,拥有300亩以上、营业额超过500万元的企业有10家,散户种植2000余户。全县绿化苗木从业人员达4万余人,苗木种植品种达500多个。

为期8天的花街节,游客们赏遍宜良百花争艳的美丽秀色,看够宜良冠绝天下的旅游景点,尝尽宜良独具风味的各色小吃。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迷上宜良、爱上宜良,幻化为创业宜良、投资宜良、建设宜良的激情与行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古城大香会大香制作。

  精彩纷呈

  别样活动扮靓节会  

本届花街节,活动内容多,涉及面广,既有以花卉为主题的传统展销、十佳三角梅评选,又有彰显地域文化的美丽宜良摄影展、宜良文学丛书首发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更有龙舟大赛、靖安哨“68道拐”自行车挑战赛等精彩体育赛事,充分体现全民参与、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

2013年旅游文化花街节更加突出县域自然人文生态景观的和谐因素;突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承办。本届旅游文化花街节由昆明天城屋业有限公司出资500万元精心打造;积极打造“宜人花城人人造,三角梅花处处开”的花都美境,喜迎八方来客。为穿好“花衣裳”,壮大县花——三角梅这一传统产业,宜良借助旅游文化花街节的平台,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十佳三角梅”评选活动,分别评选出盆景类“十佳三角梅”十盆,景观绿化类“十佳三角梅”十个点,并给予总金额上万元的表彰奖励,以此倡导、鼓励群众种植三角梅,把宜良打造成为三角梅“花都”,进而充实“花乡水城”的内涵。

2013年“九乡杯”首届宜良“68道拐”山地车爬坡挑战赛是花街节的系列活动之一,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268名自行车选手齐聚著名的宜良靖安哨“68道拐”,争夺“爬坡王”殊荣。上午9点,268名自行车运动员和自行车运动爱好者装备齐整,蓄势待发。随着一声发令枪响,男子组的205名选手迅速骑上赛车,向着“68道拐”山顶进发。随后,63名女子组选手也踏上征程。在相距约百米就有一个S型陡坡大弯的“68道拐”骑行,对于选手的速度和耐力都是极大的考验。最终,来自杭州、海南的何冲、胡甜甜分获男女组比赛冠军。

作为花街节的活动之一,宜良举行了《宜良文学丛书》首发仪式,超过百万字的丛书汇集了15位作家的作品,为宜良文化发展绘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宜良文学丛书》共收录了15位作家的作品,包括本土作家唐似亮的《绿色咏叹》、张维林的《龟虫记》等。全套丛书共百万多字,包括了小说、散文、诗歌及报告文学等,不仅有老中青作家的心血,也有新生代作家的力作。宜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科教兴县,打造了“一江一洞一朵花、一鸭一茶一温泉”,以九乡洞穴文化为“龙头”、以南盘江旅游文化景观长廊为“龙身”、以竹山生态文化为“龙尾”的旅游文化“一条龙”新格局。深入挖掘这些旅游资源,宜良文学创作有了更多的鲜活素材。  

  效益凸显

  8天赚了4600万元

本届花街节是一场互利共赢,聚了财气赚人气的盛会。无论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得到了充分凸显。


逛花街买花乐此不疲。

旅游文化花街节期间,共有242户花农布展439个展位,组织了 800余个品种20余万盆鲜花参加花卉展销;300家商户组织了400余个品种参加商品展销。据组委会统计,今年的花街节实现旅游、商贸等各项综合收入4600余万元,可谓赚得钵满。

值得一提的是,在花街节期间,宜良适时举行了招商引资推介会和签约仪式,均取得显著效果。共达成6个项目的投资意向,协议投资额达8.23亿元。“旅游文化花街节”作为“文化塔台,经济唱戏”的重要形式,自2005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8届,成为集花卉、旅游、文化、经贸、会展为一体的节会品牌,以花为媒、以花会友的交流平台成为宜良县招商引资工作中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在这样的日子里举行签约仪式,就是希望以花为媒、以花会友,以花街节为平台、桥梁和纽带,让众企业家感受花街文化,感受宜良和谐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交流合作。”何健升推介,宜良县旅游文化花街节作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重要形式,自2005年以来,已经成为辐射区域日益广阔的重要平台,成为增进对外经济贸易往来的重要桥梁。

本次签约的项目有6个,既有内培项目,也有外引项目,协议投资总额达8亿元。项目涉及酒类生产、矿产、建筑材料、新能源开发、商贸城、欢乐园建设等方面。由昆明市宜良西红花酒业有限公司投资,年产1200吨西红花养生系列产品生产线项目协议投资5800万元;昆明耀明资源综合利用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年产40万吨配煤中心项目协议1亿元;宜良红狮水泥有限公司投资,年产80万平方米商品混凝土生产线项目协议资金1亿元;昆明宜良百申商业中心建设项目投资1亿元;宜良县双龙风电场建设项目投资 4.5亿元;宜良乡鸭湖欢乐园项目投资1500万元。

2013年宜良县旅游文化花街节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宜良打造昆明最大的“花乡水城”和昆明东部最宜人宜居“新客厅”的决心和信心,进一步激发了全县广大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目标,宜良将顽强拼搏,奋发进取,以倍加高昂的斗志、倍加务实的作风,打造“旅游胜地、美食王国、休闲天堂”的新亮点,全面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把宜良旅游文化花街节办成永不落幕的盛会!(昆明日报 记者杨雪煌 实习生戈婕 通讯员赵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