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宜良旅游:池中金鳞待化龙

2020年09月23日 10阅读 来源:中国昆明 2013-06-06

作为云南乃至全国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宜良旅游资源丰富,各类特色景区景点星罗棋布,风情万种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精品,吸引着八方游客。近几年来,宜良县委、县政府认真组织实施“旅游活县”战略,紧紧围绕建设“旅游胜地、美食王国、休闲天堂”和打造“花乡水城”、昆明东部“新客厅”的奋斗目标,提升旅游行业服务水平,着力构建以九乡洞穴文化为“龙头”,以南盘江旅游文化景观长廊为“龙身”,以竹山生态文化为“龙尾”的旅游文化一条龙新格局。全县旅游文化产业从思路到布局、举措和成效都有了新转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优势勾勒旅游一条龙

宜良县旅游和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局长张绍云说,近几年宜良提出了“大九乡”的旅游概念。“龙头”发展不再局限于洞,而定位为辐射带动周边,使之建设成为集旅游休闲、康体度假、民俗风情、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小镇。措施包括激活九乡民俗风情美食街,以建设九乡旅游小镇为目标,打造以体验民俗风情、美食购物为特色的民俗风情美食街;构建九乡大旅游圈,结合柴石滩明月湖景区开发,分别对三脚洞景区、大沙坝景区、阿路龙景区、马蹄峡景区、马蹄湾景区进行统一规划、招商引资,开发洞穴探险、沿河漂流、游船探幽、野外攀崖、峡谷野营等特色旅游项目,形成“游在洞中,赏在空中,玩在水上,购在集镇,乐在山庄”的特色旅游线路,把九乡打造成为“昆明——九乡——石林”旅游线上的“黄金三角”区,独具特色的洞穴文化旅游精品区。

南盘江旅游文化长廊作为“龙身”,将充分发挥南盘江旅游文化长廊的核心辐射作用,以发展生态文化、温泉养生文化、花卉文化、节庆文化、美食文化、茶禅文化为重点,加强旅游与生态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产业和城市建设的融合,重点打造南盘江旅游文化长廊项目、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红色旅游文化项目、温泉养生项目、节庆文化项目和茶禅文化项目。

竹山镇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富有传奇色彩的四月初八总山神庙会,有风景宜人的仙子洞景观,有穿境而过的南盘江、巴江,还有老蒿地酒、云参、香椿等地方特产。这将成为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打造以竹山为核心的南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区的重要元素。摆好竹山生态文化这条“龙尾”将是宜良旅游文化发展的点睛之笔。重点在于推进狗街小哨特色生态旅游,办好每年一届的小哨“干巴菌节”,以当地最具特色的干巴菌为营销平台,举办对歌、斗牛、摔跤、跳舞、耍火把等系列活动,提升宜良生态旅游的品位和档次。

 山水文化内涵日渐丰腴

“一江一洞一朵花、一鸭一茶一温泉”,宜良的旅游资源离不开“山水人文”四个字。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过程中,宜良敏锐地提出要做好“水文章”、念好“山字经”、穿好“花衣裳”、充实“文内涵”。

作好“水文章”。按照南盘江环江“四步曲”思路设计,环江开发将首先规划建设设计投资5亿元的10个异国风情园项目。同时,充分利用地热水资源,着力推进以温泉养生效应为主体,以休闲度假、文化创意、美食餐饮为支撑的两大项目建设,力争狗街世源温泉度假村项目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北羊街龙栖谷旅游文化创意园项目下半年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星级酒店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乡鸭湖五星级酒店、SPA温泉及影院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土地收储,通过招拍挂取得40亩土地,剩余38亩预计今年6月取得使用权,规划设计正在完善中;加快良成五星级酒店项目推进,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酒店建设。

念好“山字经”。则是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建设以森林养生、休闲度假为主题的“五林苑”项目,即“冬林苑、南林苑、稀林苑、白林苑、钟林苑”。冬林苑以狗街东山片区的冬樱花、冬桃园为基地,建设以冬天采摘冬桃、观赏宜良坝子风光为特色的生态山庄;南林苑建成以山珍品尝为特色的度假山庄;稀林苑建成以观赏珍稀林木为主题的休闲山庄;白林苑建成依托万亩小白龙森林公园为主题的养生山庄;钟林苑依托法明寺塔,建成在城区听“法明晓钟”的文化山庄。同时打造靖安哨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做好《靖安哨文化生态旅游总体规划》编制,推出“68道拐”、古驿道、白云庵“靖安古茶”等特色景点,引进旅游餐饮、度假山庄等配套服务项目,将靖安哨与岩泉寺风景区、小白龙国家森林公园整合发展。

“山字经”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宜良已制定出台全县精品生态旅游观光线路打造标准,在各乡镇分别打造一条生态旅游观光线路。积极研究制定连接县域内外的交通路网体系:启动宜良绕城大道(小江公路建设)工作;争取促进长水机场—宜良—石林高速公路建设;规划打通宜良至大叠水景区道路,使之形成宜良石林南部环线;规划新修狗街——澄江,竹山——华宁二级公路,联通宜良—玉溪各重点景区道路,逐步形成通畅、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穿好“花衣裳”。就是充分利用宜良县苗木花卉的传统种植优势和适宜气候,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积极寻找旅游文化产业与苗木花卉产业的结合点,做足“吃住行游购娱”各个旅游要素保障,补充产业链条,推动商旅一体化发展。

充实“文内涵”。宜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优势,将红色旅游文化、温泉养生文化、民族民俗文化、节庆文化、茶禅文化、农耕文化等众多文化元素融入核心景区建设,以文化创意提升旅游价值,以旅游带动实现文化价值,不断丰富宜良地方特色文化的内涵。近年来,宜良已经成功申报“宜良县旅游文化花街节”入选中国品牌节庆榜,荣获“中国最佳民俗风情旅游节庆”称号,节会收录入《中国节会大全》一书。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将宜良申报为“亚洲金旅奖——最具发展潜力县”相关事宜。

现在的宜良已拥有一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九乡风景区和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小白龙森林公园,3个旅游景区景点岩泉风景区、苗王谷风景区和小哨省级旅游特色村,11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43家乡村旅游接待点……新老旅游项目结合的宜良已是池中金鳞,点额便化龙。(昆明日报 记者田潇波 莫衍邹腊 通讯员邱小坤)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