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网讯(记者 朱洪良)8月9日,云南社科专家结束曲靖行活动,参加曲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论坛。活动期间,专家们分为4个小组,深入到罗平、陆良、富源、会泽、宣威等地展开深入调研。经过为期4天的调研,4个小组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和自身研究领域,形成了内容丰富的调查报告,并由各组推选出3名专家代表在“云南社科专家曲靖行暨曲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论坛”上逐一呈现,为曲靖加快产业发展、加速城镇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文化强市等建言献策。
论坛由省社科联主席范建华主持。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张红萍,曲靖市委副书记李云忠分别在论坛上讲话。省社科联副主席雷翁团,曲靖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和亚宁出席论坛。
【调研主题一】曲靖产业发展如何走在全省前列
【调研地点】罗平锌电股份有限公司;师宗县天高镍业项目;陆良缫丝生产线项目;陆良蔬菜示范园中枢镇片区;麒麟区小坡物流中心;一汽通用红塔公司等。
【建言献策】
产业链“拉长”的同时 还要注重“做粗”、“做紧”
“强调规划”、“重视本土资源的利用”、“高度关注产业与环保的同步协调”,几天调研下来,云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施本植总结了曲靖产业发展的几大优点和特色。
同时,施本植也对曲靖产业发展给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在强调产业多样性的同时,要突出重点、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适合曲靖的产业,不要盲目发展。
另外,施本植还指出,目前曲靖各地对“拉长”产业链非常重视,发展产供销一体化,但“拉长”的同时,也要注意“做粗”,尽量只做擅长的、有优势的,并不断地拓宽,把核心业务牢牢
把握住,而一些配套的产业,则可以交付给其他地区和企业来做。同时,还要注重“做紧”产业链,“各环节之间联系不紧密,这条链子就可能会断掉!”施本植建议,要加大各个环节间的协调,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以“绿色”为抓手 拉动农业提质增效
“目前,农业经济获得了持续发展,但农民增收难度增加,急需通过农业的提质增效来实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郑宝华指出,2012年,曲靖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油料总产量、肉类总产量、烤烟产量都排在十六个州市的第一位,但农村居民收入仅排在第四位,“曲靖农业发展到了重要的转折点,而提质增效的总抓手,就是绿色农业!”
发展绿色农业,曲靖有着显著的优势,郑宝华指出,目前曲靖各县市几乎都有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一定的产业基础,比如罗平的油菜、小黄姜,陆良的蚕桑,富源的生猪、蓝莓,沾益的万寿菊等等,其次,昆曲高速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带的建设,也将推动曲靖农业实现全面转型。
结合当前优势,郑宝华给出了曲靖发展绿色农业的几点建议:以品牌创建和提升来带动农业产业化的优化升级;以大力发展轻工业为切入点,通过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调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拓宽农业与第三产业的良性互动。
发展工业的同时,加大“2.5产业”扶持力度
“几天调研下来,看到曲靖各地都在提‘产业兴县、产业兴市’,而不仅仅是‘工业兴县、工业兴市’,这让我很高兴!”云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施本植说,曲靖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同时也有发展其他产业的能力,比如罗平,就围绕现代农业,设计了很多不错的产业。
高原特色农业之外,施本植特别强调,服务业也应当成为曲靖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施本植指出,服务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就目前而言,曲靖的现代服务业产值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其中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也就是介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2.5产业,是尤为缺乏的。为此,施本植建议曲靖市通过设立服务业专项基金、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探索并实施“营改增”之后服务业优惠政策等,加快服务业、特别是2.5产业的发展。
【调研主题二】曲靖如何加速城镇化进程
【调研地点】马龙长坡岭工业上山试点项目;富源县营上镇小集镇建设;富源县竹园镇新农村建设;沾益县旧城改造;曲靖火车站片区旧城改造项目等。
【建言献策】
城镇山上应巧于利用地形 避免大开大挖
“各县区对城镇上山都较为关注,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云南城市科学研究所所长孙平建议,在实施城镇上山的过程中,要注重地质灾害的防治,加强对林业植被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同时,孙平特别强调,“城镇上山不是平山造地!”规划应巧于利用地形,尽可能减少对山地地形的大开大挖,应当在原有地形基础上,创造出山地城镇的特色和美丽。
旧城改造≠推翻重建 有质量的保护最可取
“富源县出台了《旧城改造实施意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配套建设’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曲靖火车站改建项目,通过政策的落实和资金的引入,在政府未花一分钱的情况下,反而增收5000多万元!”
连日来通过对各县区旧城改造的调研,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李晖看到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在此基础上,李晖提出,“将来旧城不一定要改造,而是要更新!不一定要推翻重建,而是要有质量的保护!”从物质层面更新走向综合更新,从专项更新走向区域整体更新。在这一过程中,她还建议,应当建立有效的城市更新管理模式,补充完善城市更新的法规体系。
【调研主题三】曲靖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调研地点】会泽大桥乡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国投曲靖电厂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情况;沾益大坡海峰湿地;曲靖市众一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
【建言献策】
珠江源等生态保护项目 应积极争取生态补偿
“曲靖生态保护有成效,水土流失治理有特色!”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所长欧晓昆指出,曲靖在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实现了山清水秀!”
通过4天来的调研,欧晓昆特别指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曲靖应该积极通过国家和区域合作,争取不同层面的生态补偿!以“一滴三源”,即珠江源、长江上游、红河上游为例,源头的特点就确定了它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欧晓昆呼吁专家学者和各级政府部门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相关生态补偿、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
此外,欧晓昆还建议:应当积极开展主体功能区划工作,划定生态红线,认清资源红利,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和支撑;同时可根据区域自然和社会发展特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农业旅游等。
【调研主题四】曲靖如何建设文化强市
【调研地点】马龙三国历史文化城项目;宣威市板桥镇龙津村文化活动场所;珠江源风景区;富源多乐军事文化体验区;爨龙颜碑等。
【建言献策】
以人为本,强化公共服务均等性
“调研过程中,有很多亮点、很多感动!”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炎滔滔不绝:曲靖市政府投2千万、引发和撬动了全市投入20亿元建公共文化设施;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没覆盖到的情况下,师宗和陆良分别形成了168个和140个农民演出个体户,他们走村串寨,为广大农民“精神上解闷”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经济上解困”……
成效显著的同时,李炎也指出,在调研过程中看到,很多乡镇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一个乡镇文化站、一个乡村图书馆展开的,而且绝大多数的文化活动都是提供给中老年人的,设施简单、服务人群有限。
为此,李炎建议,在基本完成中心城市、县区大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应该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转向乡镇、社区;以现代文化服务设施和内容为主体的新型城镇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转向以广大乡村和社区为基础,体现地方特色,与广大乡村人民的生产生活为基础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