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网讯(记者 徐武)最近,位于马龙县大龙井村的马龙植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车厘子园内异常热闹,来自曲靖、昆明、贵州盘县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体验车厘子采摘。
在大家印象中,车厘子就是进口的大樱桃,怎么还能在马龙采摘?其实,这就是车厘子北果南移的成果,它填补了曲靖乃至云南地区车厘子规模化种植的空白。
来体验采摘的游客入园后,一边品尝一边拿出手机拼命拍照,“没想到马龙也能种出这么大的车厘子。”记者也随手摘了一颗深红色车厘子,尝了一下脆爽清甜。
要知道,这些果实是花了5年时间才种出来的。2009年,在昆明做服装、客运生意的陕西客商邢植强,得知一位熟识的农业专家前往马龙考察,并了解到马龙县自然条件优越、物候期非常适合种植车厘子,经过专家的推荐和自己的多番考察,投资两百余万元在通泉街道大龙井村发展起了车厘子种植。
“云南这边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物候期比较早,与南半球车厘子3月下市、国内大多车厘子6月上市不同,在马龙种植车厘子成熟时间可比北方早1个月左右,而早一天成熟就有早一天的优势和价格,所以通过考察,我们决定投资来马龙发展车厘子种植。 ”
想法是好的,可现实却很残酷。2009年底,第一批10多个品种的车厘子苗木刚栽下去,第二年春季,曲靖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干旱,邢植强不得不找车从几公里以外拉水保苗,可由于面积太大、树苗太多、运力有限,一些苗木还是干死了,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吃一堑长一智,邢植强再次投资,在院内打了一口近百米深的机井,才度过了连续几年的干旱。之后,在马龙县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的帮助下,邢植强又在100余亩车厘子园铺设了滴灌管道,实现了滴灌全覆盖,还采用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解决了水肥的问题,发展逐步走上正轨,在云南第一家大面积种植获得了成功。
在一系列技术问题得到解决、基础设施完善之后,2014年初,眼看当年的车厘子开花挂果情况较好,应该会有一个好收成,可一场倒春寒却造成了严重落花落果。尽管对产量有一定影响,但当年车厘子长势好,果实成熟后,玲珑剔透、味美形娇、口感颇好,深受省内外客商青睐,每公斤售价180元仍是供不应求,邢植强的车厘子就此一炮走红。
邢植强经过不断试验,已经掌握了车厘子在云南种植的适栽品种和种植的关键技术,他的表弟也看好车厘子种植的前景,来到马龙租了100余亩地,跟随邢植强种起了车厘子。宣威、昆明、贵州等地客商的也多次前来考察、学习,采购车厘子销售或是引进种植。
今年5月起,邢植强的车厘子逐渐成熟,又到了采摘旺季,每天都有省内外的游客前来体验采摘或是买回家尝鲜。为让游客在采摘之余还可以休息一下、吃顿饭,邢植强在果园里放养了不少鸡、鸭、鹅,让它们在果园里跑步、在果树下捡食一些掉落的车厘子,因此肉质特别劲道、味道更是鲜美可口,被游客称为车厘子鸡、车厘子鸭和车厘子鹅。游客到此,都会点上一只煮个火锅,配上果园内挖的野菜和种的蔬菜,喝上两盅车厘子泡酒,饭后再吃点新鲜车厘子,感觉浑身都充满了清新的能量。
尽管每人80元的入园费和每公斤车厘子160元的售价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但邢植强却一点也不担心卖不掉。“看起来价格和进口的差不多,但论口感和新鲜,我们的果子更有优势。其实贵有贵的道理,我们的果园用的都是有机肥、生物农药,果子也通过了有机认证,不仅营养价值高,吃起来更放心。此外,车厘子一年只能产一季,过季后果树的维护成本也很高,也决定了价格不会太低。”邢植强表示,随着车厘子产业在马龙的发展,车厘子产量也会增加,供需关系也会得到缓解,今后的价格也会更加亲民,将会让更多曲靖人吃上本地产的车厘子。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