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曲靖市食药监局通告21批次食品不合格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曲靖市人民政府门户网 2017/5/19

珠江网讯(记者 朱洪良)近期,曲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了粮食加工品、豆制品、糕点、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包括餐饮煎炸用油)、薯类食品和速冻食品6类食品的抽检工作,结果显示21批次样品抽检不合格。其中,粮食加工品、豆制品、薯类食品、速冻食品均无不合格样品;糕点不合格样品20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不合格样品1批次。

在21批次不合格样品中,17批次糕点样品铝的残留量超标,1批次糕点样品菌落总数超标,1批次糕点样品过氧化值超标,1批次糕点样品大肠菌群超标;1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包括餐饮煎炸用油)苯并[a]芘超标,主要原因是企业生产过程控制不严,食品添加剂使用不规范。

抽检不合格样品及其受检企业为:陆良县中枢街道欧莱蜜西饼店销售的椰蓉酥、原味桃酥,陆良县真正饼业店销售的蛋清饼、重油蛋糕,陆良县同乐市场同乐糕饼屋销售的荞糕,杨超(云南省罗平县板桥镇东胜广场)销售的橄榄形蛋糕,何琼粉(罗平县罗雄镇四方井菜市场)销售蛋糕,肖德丽(罗平县中山乡街上)销售的麻花,会泽马娟清真糕点店销售的黄油饼,会泽清香饼屋销售的大麦饼,会泽润华饼屋销售的荞饼,会泽果果食品综合门市销售的的酥饼,杨天辉(宣威市西城下街)销售的麻花、小蛋糕,宣威电厂龙宝鲜饼屋销售的蛋清饼,张元满(宣威市七中小菜市场)销售的糕点荞饼,陈永琼(宣威市七中小菜市场)销售的蛋清饼,陈永琼(宣威市七中小菜市场)销售的荞糕17批次糕点样品铝的残留量超标;曲靖市麒麟区新兴糕点食品厂生产的熟粉糕点(绿豆糕)样品菌落总数超标;会泽清香饼屋销售的绿豆糕样品大肠菌群超标;翠屏幼儿园(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古城街道翠屏村东外街)的煎炸用油样品苯并(α)芘含量超标。

对上述生产经营单位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曲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责成生产经营单位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对不合格产品及时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并进一步查明不合格产品的批次、数量和成因,制定整改措施。

抽检依据及检验项目

糕点 

(一)抽检依据

抽检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面包》(GB 7099-2015)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二)检验项目

1、热加工糕点(包括烘烤类糕点和油炸类糕点)抽检项目包括酸价、过氧化值、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甜蜜素、铝的残留量(以干基计)、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2、冷加工糕点(包括熟粉类糕点)抽检项目包括酸价、过氧化值、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糖精钠、安赛蜜、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煎炸用油

 (一)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GB 7102.1-2003) 的要求。

   (二)检验项目

煎炸用油检项目包括酸价(KOH)、苯并(a)芘、极性组分、羰基价。

小贴士:关于不合格项目的说明

1

铝残留量

含铝食品添加剂(比如明矾)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按标准使用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完成的中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我国日常膳食中的含铝食品对一般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不大,但对于长期食用高铝食品的消费者应予以关注。铝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为增加产品口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限量、超范围使用含铝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

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大肠菌群超标可能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而导致。  

过氧化值

过氧化值主要反映油脂是否氧化变质。随着油脂氧化,过氧化值会逐步升高,虽一般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损害,但严重时会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过氧化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产品用油已经变质,或者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不当,导致油脂酸败;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经氧化,原料储存不当,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使得终产品油脂氧化。

苯并(a)芘

苯并(a)芘是一种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是一种突变原和致癌物质,谷类食物、蔬菜、脂肪和油类是摄入苯并(a)芘”的主要膳食来源,食物加工例如烧烤、烟熏肉类或鱼类的含量亦较高。苯并(a)芘超标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生产加工过程温度控制不当或加工时间不合理所致,还有可能是原料储存不当或晾晒不当所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