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曲靖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曲靖日报社、曲靖电视台、曲靖人民广播电台、珠江网等我市新闻媒体共同推荐评选的2013年曲靖“十大新闻事件”及“曲靖十大新闻人物”日前揭晓,这些2013年度在曲靖本土发生并经曲靖新闻媒体报道的有较大影响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透过这些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我们看到了2013年全市人民并肩作战、共创辉煌的铿锵步伐,感受了曲靖人不凡的精神风貌。
2013年曲靖十大新闻事件 1、我市“产业建设年作风转变年”活动深入开展 2013年我市全面深入开展了“产业建设年”、“作风转变年”活动,通过抓结构调整提升质量,抓项目推进强化支撑,抓现有企业盘活存量,抓招商引资扩大增量,抓园区建设做强平台,抓产城融合拓展空间,确保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新跨越、率先建小康要求落到实处,有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级各部门把产业建设和作风转变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产业抓作风、抓好作风促发展,突出重点,推进“产业建设年”和“作风转变年”活动扎实深入开展,在产业建设实践中推动作风转变,用发展实绩检验作风转变成效。
2、“四城联创”建设美丽曲靖 2013年4月7日,我市召开“四城联创”动员大会,深入推进国家园林城、卫生城、平安城、文明城创建工作,努力建设美丽曲靖。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打造珠江源大城市、建设美丽曲靖的目标,围绕创建标准,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公共服务,提高人的素质,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坚决打赢“四城联创”攻坚战,掀起了创建高潮,并力争2014年把曲靖中心城区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2015年把曲靖中心城区创建成国家园林城市,曲靖中心城区和沾益县城、马龙县城创建成全国平安城市,2017年创建成全国文明城市。
3、曲靖城区“两江治理”见成效 白石江和潇湘江是流经曲靖城区的两条主要河流。近年来,随着《曲靖市“两江”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实施,“两江”治理力度不断加大。2013年4月,曲靖中心城区“两江”治理现场推进会要求,年内“两江”全线截污,实现水体变清。麒麟区、开发区及相关部门及时启动了白石江清淤、截污干管建设,并结合截污干管工程的实施,将主要污染源引入截污干管排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提前将白石江的水变清。2013年底,“两江”流域内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
4、现代农业精品庄园工程启动实施 2013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实施现代农业精品庄园工程,加大资金、用地等扶持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庄园经济。按照“农业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庄园化、庄园经济品牌化、品牌经济市场化”的思路,2013年至2017年,重点建设50个现代农业精品庄园,其中争取省扶持20个、市级扶持20个、9个县(市、区)及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各扶持1个。把现代农业庄园建设成为高原特色农业的名片、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
5、三年300亿打通出省入滇大通道 2013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按照云南桥头堡建设对曲靖建成出省入滇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战略定位,以建设麒麟、沾益、马龙“半小时经济圈”等同城规划、共域发展为目标,以内通外联为重点,与国高网、省高网无缝对接,着力构建县县通高速、东部连黔桂、北部连川渝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构建曲靖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今后三年要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0亿元以上、五年完成投资500亿元以上,启动8条高速公路和3条铁路项目建设。目前已启动普宣高速、西桥至石林高速等项目建设。
6、全市43万人“农转城” 2013年,我市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步伐,累计办理“农转城”转户43万多人。已办理“农转城”转户的居民均保留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房所有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收益分配权,继续享有高考加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高原农牧民子女学生生活补助、农村居民大中专生生活补助等惠农政策。为转户居民提供保障性住房1171套,办理养老保险5.23万人,医保4.97万人。符合条件的“农转城”居民全部纳入了城市低保范围,解决了“农转城”子女3.65万人的就学问题,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89万个。 7、会泽晋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13年5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会泽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泽县历史悠久,古城传统格局和风貌保存完整。1995年会泽古城被列为云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会泽县相继成立了名城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出台了《会泽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实施细则》。委托云南省城市规划综合服务部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会泽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总体规划》和《会泽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古城细划为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及外围环境保护区等区域,分步量财实施保护开发和有效管理。 8、罗平入选“中国最美风景县云南10佳” 2013年4月19日,由云南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云南省委外宣办、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承办的“寻找中国最美风景县”走进云南活动评选揭晓,罗平县等10个县(区)获得“中国最美风景县云南10佳”称号。 “寻找中国最美风景县”走进云南活动共经历了五个阶段的评选,罗平县凭借自然景观的观赏价值、地貌特征典型、生态保护良好、民族文化浓郁、名特优产品等多项标准,最终夺得了“中国最美风景县云南10佳”称号。同时,我市宣威市可渡村、师宗县黑尔村、罗平县腊者村等村寨入选“云南30佳最具魅力村寨”。
9、2013年高考再创佳绩 今年是云南省实施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二届高考,全市高考成绩优异,又获大面积丰收,上线率、本科率、高分段人数等多项指标再创新高。全市普通高考上线总数45272人,上线率达99.93%,占全省上线总人数的22.2%。其中本科上线32084人,占全省本科上线的23.7%。全市文理科600分以上749人,600分以上考生大幅增长,占全省3326人的22.5%,比去年的17.8%提高了4.7个百分点。曲靖一中6人进入全省前10名,全年级19个班有14个班本科率达100%。理科1班54人全部上600分,第二次创“最牛高考班”。
10、“云南最大地沟油案”在曲宣判 2013年8月16日,被称为“云南省最大地沟油案”、被公安部列为督办案件的云南丰瑞油脂有限公司、云南丰瑞粮油工业产业有限公司及赵建国等15名被告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案,在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 2002年至2012年3月,两公司从四川、江苏、山东、天津等地及王卫杰、张绍忠、张家容等9人购进猪肉或鱼肉的加工废弃物加工的非食品原料共计2.89万余吨,先后在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凉亭村的丰瑞油脂公司、位于昆明市嵩明县杨林工业园区华狮路交界处的丰瑞粮油公司生产成“吉象”牌食用猪油销售到大理、丽江、红河等地。 2013年曲靖十大新闻人物
1、“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谢楚
担任希望学校校长17年来,累计办班264个,为高等院校输送新生10434人,为各行各业培养急需人才844人。他节俭办学,为国家节省教育经费5千余万元。17年来,他从自己微薄的收人中累计拿出上万元资助贫困学生;他,就是原县级曲靖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现市关工委麒麟希望学校校长谢楚老师。 1994年1月,退休后的谢楚老师接过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任。从1957年至今,56年时间里,谢楚老师从未离开过他钟爱的教育工作。他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全国老科协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最美乡村教师”会泽七子
刘顺跃、陈仕华、幸金正、蒋正阳、刘玉良、周凤慧、程谨,七名80后大学毕业生,不约而同选择到会泽县纸厂乡龙家村小学执教,扎根山村教育。这所乡村小学位于海拔两千多米的山崖上,学校一共有127个孩子,8名教师。小学通往乡里的乡村公路路况极差,为了方便学生和村民出行,让孩子们不再满身泥水地来上学,刘顺跃等7名教师自发地利用课余时间平整道路,用他们的热情和坚韧在孩子们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 2013年9月9日,在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上,会泽七子获得了“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
3、云南道德模范段数芬
段数芬,宣威市格宜镇压米茂村4组村民。她用自己9年的青春时光,让姐姐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2004年1月,姐姐段美芬遭遇车祸,导致颈椎粉碎性骨折、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损。刚上高一的段数芬便退学照顾姐姐,日夜守在姐姐身边。由于姐姐高位截瘫,段数芬便带着姐姐在昆明租房治疗。在她的鼓励和照顾下,姐姐尝试创作和学习动画制作,开设了专营电脑特技制作的网店。2013年7月,姐姐的自传体小说《生命火花》出版。段家姐妹的事迹传遍街里街坊,大家深为这对姊妹患难与共、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动。2013年,段数芬获评云南省道德模范。
4、忠于职守的检察官吕丽萍
在2012年全国开展的食品整治活动中,曲靖市公安局破获了“3•13”地沟油案件,在曲靖市检察院领导的安排下,吕丽萍带领侦查监督处及时介入了该案的侦查。 从政法院校毕业后,吕丽萍一直在罗平县检察院工作。2002年通过公开选拔,吕丽萍竞聘到曲靖市检察院侦查监督处处长一职。担任处长的11年间,吕丽萍一直坚持在办案一线。她带领侦查监督处办理各类侦查监督案件4000多件,其中不乏震惊全国的大要案件。 2013年,吕丽萍被评为曲靖市“三八红旗手”,她带的侦查监督处,多次荣获“云南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2年、2013年两次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集体三等功。
5、读MBA的农村妇女丁美桃
2012年10月,她到云南大学读MBA,毕业时她做的苦瓜酒种植和管理的论文拿到了第三名。“带出去的是问题,带回来的是经验。”沾益县龙源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丁美桃,从最初凑了500元钱带着员工上山创业开始,她靠着坚韧的毅力不断推进自己的事业。她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绿化荒山2000多亩,建起了生态农业太空种子培育基地。2000年,丁美桃在果园的大棚里培育了48个独有的瓜果品种,长在瓶子里用来泡酒的苦瓜就是她的特别创意。2008年,丁美桃建起了年产50吨苦瓜酒生产线。为了带动当地百姓致富,她将苦瓜的种植技术交给农户,带动农户种植苦瓜30余亩。
6、爱洒瞭望台的杜木贵夫妇
22年来,老杜将瞭望台监测范围内的山头地点、地形、交通及乡镇行政区划摸得滚瓜烂熟。遇到高森林火险天气,老杜整天都待在台顶,一手拿着望远镜,一手拿着对讲机,时刻监测火情。与老杜在瞭望台的时间长了,妻子李石秀也学会了火情瞭望监测。在每年的森林防火戒严期,老杜夫妇每天24小时在台顶上轮流值班。 白腊山瞭望台是罗平县森林防火瞭望台中海拔最高、工作生活条件最艰苦的瞭望台,也是监测重点林区最多、监测责任最大的瞭望台。使用初期,县林业部门派出3名工作人员轮流值守。1990年,38岁的杜木贵登上瞭望台替下了3名工作人员,这一干就是22年。
7、“美德少年”刘瑞志
在马龙县纳章中学校园里,师生们每天都会看到一幅感人的画面:一位同学背着双腿残疾的同学上课、如厕,为他送去关爱和温暖。 三年前,走进纳章中学上初中的刘瑞志发现,同班的一位同学因腿部有残疾,课间休息时,得扶着桌子一步步艰难地从三楼教室走到一楼上厕所。同学的艰难,触动了刘瑞志善良的心灵,他立即上前,背起同学走出了教室。从那一天起,这位12岁的少年,每天都坚持至少10趟,背着同学往返于宿舍、教室、厕所之间。朴实的刘瑞志凭着这份信念,坚守选择。2012年8月,他获得了云南省第二届“美德少年”荣誉。
8、“义务献血的打工者”汪志
汪志,一个打零工的下岗工人。在经历亲人因失血过多而医治无果的阵痛后,他毅然开始了无偿献血之路。2003年9月以来,他无偿献血40000多毫升,所献血量等于10个成人的总血量,是他全身血液的10倍多。如果按救助一个病人平均需要800毫升血液计算,他所献的血能救活50个病人。2005年9月,他加入到“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行列中。2008年开始,在捐献了近3年的全血后,改为捐献成分血(血小板)。汪志现居住麒麟区南宁街道麒麟社区,他每月都要到曲靖市中心血站捐献成分血。
9、“坚守阵地到白头”的张良坤
今年71岁的村民张良坤,从1986年负责修缮罗平鲁邑村中共罗盘地委指挥部、滇桂黔边纵罗盘支队司令部旧址开始,便义务管理这一革命旧址,“坚守阵地到白头”。 他曾多次到云南各地及贵州、广西等地收集革命资料,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对革命旧址、遗迹进行核实补充。为参观者义务讲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文化、发扬革命精神,并积极参与将这一革命纪念地创建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云南省村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多年来,他还累计为鲁邑小学捐资4.8万元,连续13年为农民赊销化肥,赢得了当地群众称赞。 10、“雷锋精神的当代传人”计永波
计永波,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一班长。他九年如一日地从事公益活动,先后资助帮扶了300多名贫困学生和孤儿,累计捐款捐物近20余万元,几乎捐出了他所有的津贴和工资。他先后走访了乌蒙山区、滇黔石漠化地区、滇西南边境等地50多个村寨和300多户贫困学生家庭,行程近20万公里。他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人民网、中国广播网等全国主流媒体相继报道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雷锋精神的当代传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