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百度搜索“最牛高考班”,0.02秒之内就会搜出417万篇报道,曲靖一中更是被收录于百度百科“最牛高考班”词条,排行第一。今年,云南省理科实考分第一名花落一中,还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记录——一个班48名学生全部超过620分,成为不折不扣的热门话题。
时隔多年,今年高考全省第一名的头衔再次花落曲靖一中,众望所归。来自理科1班的学生施玥以707分的实考(裸分)成绩夺得云南省理科第一名。今年曲一中全校参考人数1024人,700分以上3人,514人上600分,超越去年200余人。进入全省50名的学生就有13人,成为全省高分段学生最多的学校。理科1班全班48名学生的分数均在620分以上,第三次创下“最牛高考班”。
曲一中“效应”再次来袭
校长:坚持有教无类追求全人教育 注重团体成绩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话对教育来说同样适用。注重团体成绩,一直是曲靖一中校长李晶非常在乎的事。
李晶在不同的采访场合都强调,曲靖一中突出的是群体优势,高中教育本身就是基础教育,学校的主张就是学生高进优出,中进高出,追求的是全人教育。“施玥的出色发挥为学校赢得了荣誉,但作为一中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更注重学生的整体性综合能力的培养。”李晶介绍,今年的理科1班的学生大多数参加过奥赛,这样的班级要考取一个很好的分数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有的学生文科稍差一点,整体分数就很难上去,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才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李晶说,曲靖一中的生源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拔尖生,还包括一部分择校生,学校一直坚持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在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因此最牛高考班也好,普通高考班也好,是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开展教育,培养出社会有用之才,做到人尽其才。
学校办校特色使学生健康发展,学生的健康发展又践行着学校的办学特色。李校长把曲靖一中的办学特色总结为十六个字:“厚重宽高”,指的是厚重的校园文化、重教学、宽视野和高追求。她说,作为一所百年老校,一中积淀了很多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公认的学风好、教风好、学风好的高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宽广的学习平台,激励全体师生追求更高的目标,除了高考外,学校还开办了国际班,每年都有一部分学生在高考前就被国外多所知名大学录取。多年来,“办公益”是曲靖一中的老师和学生共同的理念,老师专注于教学,学生认真刻苦学习,在百年校庆时,许多走出去的校友都说,在曲靖一中三年的学习时光,不仅让自己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更重要的是在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还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受益终生。
“轻松”的学生 “不轻松”的老师
进了曲一中,约等于一只脚已踏进了大学门槛。这基本是曲靖市民的共识。曲靖一中若干年来用优异的成绩证明了这个事实。成绩的背后,也是老师们的辛劳和汗水。
近几年,曲靖一中实施的“五化”教育方法即:知识系统化、方法大众化、题型模型化、答题规范化、思维策略化,在教学中成效明显。有经验的老师把有代表性的题型,归纳成学生容易接受的模式,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教育成不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这个引路人。在曲靖一中,学生基本上都轻松考上理想的大学是事实,可是老师们却并不“轻松”。尤其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高考复习阶段都会有来自四面八方的题和模拟卷,对此,一中的老师变“题海战术”为精选习题,老师们先是由自己把花样百出的题做一遍,然后从中精心创造、编写一组试卷供学生最后的冲刺阶段来练习,这也是一中学生取得最好成绩的秘密武器。
“进入高三时,为避免学生陷入“题海”太累。老师采取精选训练试题的方式,每做完一套题,学生点题,老师再进行讲解。”最牛高考班理科1班、状元施玥的班主任,80后的周炯老师这样说。
当问到做曲一中的老师是否很有压力时。周炯坦言既有压力也有动力,这种动力来自于学校传承下来的优秀教学环境,来自于学校对教师队伍的用心培养。周老师介绍说,学校一直很注重师资力量建设。在曲一中,年轻老师都会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学习锻炼,学校实施的“青蓝工程”对年青教师帮助很大,老教师不仅把教学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年青教师,还与年青教师交流新经验、新方法,共同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其次,学校会从年龄、性格、教学经验等方面综合考虑每个班级的教师配置,有利于学风、教风的培养,也能更好的团结教师,促进交流,同时,学校在教师任用、提拔上注重教学能力,很好地激发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曲靖一中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与学校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分不开的。以学校校长、数学特级教师李晶为代表的一支骨干教师群体,以独特的教学风格培育了无数栋梁之才,近年来,青年教师中涌现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教学能手,在省、市组织的课堂教学大赛中,先后有30多位中青年教师在语文、数学等学科比赛中荣获省市一等奖,各学科在国家级课堂教学竞赛中均获奖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为曲靖一中的强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状元说:我们不是死读书 校园文化很丰富
去年曲一中文科班数学考满分150分的梅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她平时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只是用方法在读书,用方法在解题。而今年的理科状元施玥也有同样说过“大家以为我们每天熬夜念书,其实不是这样的。”
那他们在学校都是怎样念书的呢。记者走访了曲靖一中,感受感受他们的学风校风。
走进曲靖一中,会立即被校园浓厚的学习氛围所吸引。每班教室门口设有班牌,展示班主任的带班理念、班级的奋斗目标、师生集体合影等。“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校训张贴在黑板上方,教室后面设有黑板报专栏,每学年举办一次美化教室评比和黑板报评比活动。施玥说,学校的学习氛围很好,这也让她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还有文学、音乐、动漫、慈善、体育、娱乐等二十余个社团,丰富的社团活动让同学们能劳逸结合,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他们以为我们每天熬夜念书,其实不是这样的”,施玥说,从高一开始,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升同学们的学科兴趣,而不是一味的记住哪一个知识点,学起来就很轻松,念书时更多的是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在一中,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不需要监管,师生的自觉性很高。”周炯老师说,基于这样的自觉性,学习氛围很浓厚,高一阶段,要提高学生对学科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高二时,加强学生的荣誉感教育,应届高考生的成绩、校内外比赛、班级成绩对比都是荣誉感教育很好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进入高三时,才真正进入高考冲刺阶段。
高一、高二从严管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三调整心态作最后冲刺,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是一中老师们的一个“法宝”。周炯老师说谈到班级管理时说,老师和学生就像朋友一样,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特别到了高三,老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作为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知道哪些可能出现问题,要早发现早解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